文学馆 > 西蜀后宫 > 第34章 青竹姐妹赏芦花 孟昶踏足静容院

第34章 青竹姐妹赏芦花 孟昶踏足静容院


第三十四章青竹姐妹赏芦花    孟昶踏足静容院

        孟昶口中的喜讯不过是他寻了一位从天竺来的神医,据说专门医治毋青竹所患的不治之症。他原以为毋青竹听了应当是很高兴的,不想毋青竹只冷哼了一声便别过头去装睡了。孟昶只当她恼了,扳过她的身子,笑道:“你在朕眼前还使性子?”

        毋青竹一时间悲从心起,却强压住眼泪,哽咽着说:“皇上费心了,时候也不早了,您回去歇着吧。”孟昶轻轻拍了一下毋青竹的肩头,柔声说:“你也早点歇着,朕明日再来看你。”孟昶刚走了两步,毋青竹叫了声“皇上”,孟昶回头因问:“有何事?”

        毋青竹略一迟疑才说:“明日是莞美人的生辰,皇上是否可以去看看她?”

        孟昶一时之间不记得谁是莞才人了,因问:“谁是莞美人?”

        毋青竹道:“莞美人是住在静蓉院的。”

        孟昶蹙眉想了片刻,又道:“朕真是想不起来她是谁了?”听他如此一说,毋青竹心里不免替那莞美人伤心,据说当年这位莞美人也是十分得宠,据说入宫后,皇上一连数月夜夜宠幸,只是不知何故,不久就被打入冷宫,转眼八年过去了,皇上已经不记得这位美人了。昨日探视莞美人时,问她有何心愿,她说只想见见皇上。已答应了莞美人,毋青竹少不得解说了好一番,孟昶方才答应明日去看看这位可怜的莞美人。送走孟昶,毋青竹一面看着握住五皇子的手,一面想着:是谁将自己所患之症告知皇上的?整个后宫知道此事的只有绿萼、蔷薇二人,以她二人的身份,断断不是她们说与皇上的,那是谁说的?

        与此同时,紫竹院里,杨淑妃正为自己的儿女导致五皇子受伤而责备两个宫人,珍珠在一旁劝解了好一阵子,杨淑妃这才作罢,因命人替自己卸下装扮,凤儿忙上前替她宽衣,听凤儿说皇上今夜招了蔷薇侍寝,杨淑妃冷笑道:“这个小贱人,本宫倒要看看你还能得意多久?收了本宫的东西,倒不替本宫说话,亏她做得出来。”

        凤儿道:“今儿的形势蔷薇不替娘娘说话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她原就是皇后那边的人。”不知何故,杨淑妃越发觉得皇后可怕了。最近又听闻皇上对五皇子十分溺爱,还说诸位皇子、皇女之中,唯有五皇子最像自己,言下似有深意。这让淑妃的心越发慌了。后宫之中慌张的由何止淑妃一人?梅妃也是不得主意,正想着叫来如意、胭脂二人来商量个对策,却见绿萼又来了。梅妃不悦的说:“你深夜光临我芙蓉院,又有何赐教?”

        绿萼也不答言,只往榻上一坐,梅妃指着绿萼道:“你这个奴才,也太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了,本宫警告你,可别往芙蓉院来了。”

        笑道:“娘娘何必生气?今天的结果,难道对你没有好处吗?”

        梅妃铁青着脸说:“你还敢说?那大内总管又不是本宫的人,倒是越发长了皇后的士气了……”她拿眼盯了绿萼几眼,又道:“你的所作所为该不是皇后授意的吧?”

        绿萼只冷冷一笑,又说:“是与不是,都与你无关,奴婢只告诉你一声,有的时候不要聪明过头了,今日你若是不赞同白苏苏任总管之职,那最后的结局自然是不一样的。”

        梅妃因问:“此话怎将?”

        绿萼道:“娘娘到底是贵妃,您都发话了,整天围着你转的那些娘娘,还不都附和了?只要您一反对,淑妃也必定会反对,这样一来,您说说看是什么结果?如今只有挑起太后和皇后之间的矛盾,这样对您才有利,对娘娘来说,这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吧?”绿萼走后,梅妃便叫了胭脂进来,主仆二人合计到三更天才各自睡了……

        忽忽已近天明,毋青竹只觉发丝被轻轻拉扯着,她睁开眼睛一瞧,五皇子正趴在自己手背弯儿里,一双小手胡乱抓自己,毋青竹一面拿手刮五皇子的鼻子,一面说:“你这小鬼头,一醒过来就调皮了。”屋外的绿萼听到动静儿,便知道毋青竹醒了,因进来问:“娘娘怎么不多睡上一会儿?”

        毋青竹指着五皇子,笑道:“我倒想啊,可就是他不让。”

        绿萼道:“已备下盥洗之物,奴婢这就叫她们进来。”

        毋青竹一面起床,一面说:“今日是莞美人的生辰,我前些日子叫缝匠做了两套衣裳,你亲自送去……”

        绿萼道了声“是”,因见知琴取了首饰盒子来,毋青竹又说:“另加一对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并一对镀金蝴蝶簪。”

        绿萼道:“莞美人在冷宫哪里用得着?”

        毋青竹道:“保不齐明日就用着了。”说话间,毋青竹已漱洗毕,因今日要出宫,毋青竹只梳了一个半翻髻,只插一个白玉孔雀簪柄。身着白色右衽交领高腰裙,腰间系上长带,脚穿圆头绣花鞋。这身装扮与平常相去甚远,倒也别有风韵。她不禁顾镜自赏起来。这身简单的装扮,让她觉得自在、舒适,比起皇后的华服,似乎这身装扮更适合自己。用过早膳,毋青竹方才带了知琴一道出宫去了。二人出了丹凤门,知琴叫了一辆马车来,知琴一面扶她上车,一面说:“娘娘,宫里奴才们的车也比这个好,您不觉得委屈,就连奴婢看了也替您委屈。”她把知琴的头一点,又说:“你这丫头,嫌这车不好,你下车走路去。”知琴吓得连连摆手,口里说:“奴婢不敢多嘴了。”毋青竹莞尔一笑,知琴因问:“娘娘何故发笑?”毋青竹只不作答,不多时便到了毋府,知琴先下车了,车把势早放了一个矮凳子放在车前。毋青竹扶着知琴的手下了车,知琴付了车钱后,便朝门内喊:“小绫子,娘娘回来了。”毋青竹一面朝里面走,一面说:“小绫子如今不在门上当差了。”

        知琴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口里说:“奴婢真是糊涂了。”门上的几个家丁一见毋青竹回来了,齐齐下跪,口中皆大呼:“恭迎娘娘。”

        毋青竹了说了声“不必多礼”,因听说母亲和妹妹都在园子里赏花吃茶,她便往后花园去了。毋夫人见毋青竹又回来了,自是百般欢喜。毋青瑜一面向毋青竹施礼,一面说:“给娘娘请安。”毋青竹爱怜的摸了一下妹妹的头,口里说:“青瑜的个头好像长高了好些,如今越发出脱得好了,也该给她说个婆家了。”

        毋青瑜一脸娇羞的说:“姐姐,您又拿我寻开心了。”

        毋夫人哈哈一笑,口里说:“你姐姐说得很是,早点把你嫁出去,我的耳根子也就清净了。”

        闲话了一阵,毋青瑜就嚷着要毋青竹一道去看锦江上的芦花,拗不过她,毋青竹只得去了,姐妹二人雇了一艘小船,顺着锦江而下,到了三江合流处,即有一片数百亩宽的沙洲,上面长满了茂密的芦苇,成群的野鸭子在芦苇荡上飞翔觅食、筑巢栖息。漫天飞舞的芦花,与三江当中缓缓游动的船帆,与时飞时落的鸟群,与芦苇荡边捕鱼捉蟹的打鱼翁,构成了一幅美不可言的图画。一些驻留江口的文人雅士,一些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就会涌到临江吊脚楼上来赏景,而这恰恰又成了过往船只上的商人船工喜欢观赏的另一道美景。毋青竹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却不知道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于这条小船并行的是一艘画舫,韩弢双手扶着围栏,凝视着小船上的毋青竹,那眼神里写满了爱意。不知何时,华老板站在了他身旁,华老板看了毋青竹一眼,又说:“别看了,忘了她吧!”

        韩弢道:“还是商量正事要紧。”听闻孟昶大病痊愈,华老板未免生疑,普天之下恐怕没有几个人认识狼蛛,也就更不要提解狼蛛毒了。华老板颇有深意的说:“孟昶的毒怎么就解了呢?”华老板得了段思英的密令,这才派了在内廷的眼线对孟昶施毒。此事知道的人甚少,孟昶得救,他一直怀疑是韩弢所为。

        韩弢冷笑道:“你在宫内眼线众多,岂能不知孟昶是被一个八岁孩童所救,如今反倒来问我?”

        华老板冷眼看了韩弢两眼,又道:“破坏主公大计的人,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韩弢带着鄙夷的神色说:“你这是在警告我?”

        华老板把手搭在韩弢肩膀山,笑吟吟的说:“我可是为了你好。”韩弢厌恶的拨开她那双细长的手,冷冷的说:“我追随主公的时日并不比你短,这话应该是我来说更合适,不是么?”华老板却不答话了,心里暗暗想着:孟昶若是死了,蜀国必定大乱,两位皇子尚且年幼,岂能主持大局,朝中亦可以说是无人能挑大梁,满朝的文臣只会作些靡靡之音,武将大多只是赵括之流,到时候,大理国若是出兵,必定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将蜀国一举拿下。也不知是何人献了此计给段思英?此计虽有可取之处,但是献计之人却忘了,蜀国还有一个二王爷!二位皇子尚且年幼,这位二王爷极有可能代替孟昶,人人都知道这位二王爷是个文武全才,自幼熟读诸子百家之籍,孙子兵法更是运用入神,但凡是他上了战场,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的,只是此人生性寡淡,对朝廷之事也并不热心。如今大理国实力远远不及蜀国,此时时机还未到,他一直认为,孟昶必定是一个败国之君,不用人去打,这孟昶自己就亡国了。试问一个终日沉醉在温柔乡里的男人哪像一个做得长久的国君?

        江水清清,白鹤飞舞,毋青竹静静的坐在船头,任凭清凉的江水在指尖流过,偶尔她也抬头望望天空,看那朵朵的白云飘过,她是多么想看看那白云若是飞出芦苇荡后,那边又是怎样的风光?可惜她永远都看不到!因为风一吹,云就会动。夕阳落山不久,西边儿的天空还燃烧着红色的晚霞,江水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似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每当微波涌起之时,那映照在波纹上的霞光,红而亮,犹如燃烧的火焰。不知几时,天的霞光渐渐暗淡下去了,深红颜色变成了绯红,又由绯红变成浅红,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的时候,那天空忽然显得高而远了,逐渐的呈现出一种静穆的颜色,西南方向的长庚星出现了,在蓝色的天幕上闪烁着耀人的光辉。她深深的爱着秋日的美丽,尤其是那夕阳坠落的一刹那,似乎有一种无法定格这软玉温香的遗憾,无法与它近距离接触的失落,无法去刻入心里的害怕。转而凝视它渲染过的的天,一寸寸红晕,令人感到她画笔的细腻,寥寥数笔也是如此匠心独运,让人沉醉,真的让人沉醉……

        而毋青瑜早不知道溜到哪儿去了,毋青竹等了良久,正思想着下船去找妹妹,却见她带了一大堆吃食并小玩意儿回来了。待她上了船来,毋青竹笑道:“亏你还是个大家小姐,瞧瞧你这副模样,发髻也松散了,过来,姐姐替你梳头。”

        毋青竹先将妹妹的头发梳透了,再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此梳发即为垂鬟分肖髻,为古代少女发式)。

        毋青瑜笑道:“姐姐对我可真好,做了娘娘还替妹妹梳头。”毋青竹把宠溺的捏了妹妹的脸蛋一把,又说:“姐姐在家之时,你每日都缠着我帮你梳头,那时候若是姐姐不替你梳,你就只会耍性子,连饭也不吃的,母亲又哄又骗的,你也不依。”因见江上秋风瑟瑟,因要考考妹妹的学问,她便说:“近来总听母亲说你不肯读书,今儿个我倒要考考你,作诗于你来说,似乎难了一些,你只背两首些秋风的诗词与我听听。”

        毋青瑜道:“母亲其实是不大让我多读书的,还说女孩儿读再多的书,也是枉然,她倒怪我不爱读书了?”

        毋青竹道:“你别只管糊弄我,快快背来。”

        毋青瑜道:“这有何难?妹妹就背一段宋玉的九辩给姐姐听……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鴈廱廱而南游兮,□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柰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愿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我原不喜欢写秋日的诗词,只喜欢来鹄的这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毋青瑜此时还不知道,父亲正举着板子等她回去呢……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66/66176/34428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