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古代科举高考共建新时代 > 第4章 第四章落定

第4章 第四章落定


“李氏,你可想好了,真要将明德侄儿的一应家财捐入公中?”李村长声音苍老却洪亮道。

        此话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嗡嗡作响。

        李老太猛地像炸毛的老母鸡嚎叫。

        “孟罗娘!你这丧门星的玩意,一身丧气害我的儿生死未知,还敢私自败我李家的财,我要打死你这不要脸的”

        她满腹的咒骂疾风骤雨,随着她上下颌的张合不断吐出,堪称村妇骂街的经典展现。

        李姝紧贴着李母,感受着母亲的颤抖,心里却思绪乱飞,

        “原来我这娘名唤孟罗娘,名字可真好听”

        李母此时心中悲愤,却也明白,自古以来都是孝道大过天,更何逞如今男人也不在身边,哪能硬着跟这婆母对着来。

        但她也不是好欺负的,大伯和婆母既然打着自家的主意,那她宁可将一切都舍了,任谁也休想占到一分便宜!

        李母深吸一口气,强撑着不掉下泪来,也不理李老太的骂街,直愣愣地对着李村长道,

        “我李孟氏虽为妇道人家,身无长物,惟愿将相公的几亩薄田捐于村中充作公田,以期为相公保住他的籍贯名册。相公必会回来的,李老,求您了!”

        说罢,便是深深一礼。

        此言字字泣血,包含了一位妇人对未归夫君的一切期盼。

        众人听闻也是有些感慨。

        这李孟氏如今着实艰难,李秀才已经三年没有音讯了。听闻新朝上面大人物的意思,三年无讯者按亡者论处,一应户籍名册皆得修改。

        这也是应了新朝初立的意思,各处都轰轰烈烈的在进行人口清查。

        不过万事皆有例外。

        倘若村中有耆老愿为失踪者作保,时限能再延三年。

        其实就算李孟氏不散家财,李老村长也是准备这样干的。好歹李明德的秀才名头还能给村里减免些许税赋,能拖一年是一年。

        前朝秀才也是秀才,新朝是认的。不过得去省府学监进行认证。李明德当初迂腐天真,正是去省府学监认证后受人蛊惑才继而失踪。

        临到最后,学监认证的初等学堂毕业证书倒是来了,相应的各项免赋公文也到了,人却杳无音讯了。

        这都是个什么事。

        还未等李老村长回应,李母又面色含霜的对大伯娘道,“倘若你胆敢阻我,仔细思量思量,一旦我夫君的名册一应勾销,每年减免的赋税可就得你们自行承担了!”

        李母接着一气呵成地怒道,“凡是多动动脑子,为我如今这破落家中的这些许浮财,可是真的值得?!”

        李老太不发疯了。

        众人也微微有些愣神。

        是了,如果没了李秀才的庇护,曾经的田税减免可都得自己用真金白银来填,更何逞还有徭役,各处都在大兴建设,服徭役那可是要命的事。

        其实前朝对秀才公哪有这么多的优待,只是如今新朝初立,朝廷为了褒奖主动前往省府学监进行认证的读书人,所以才有这等好事。

        呵呵,若是李秀才的户籍都不存在了,那一切曾经享有的便宜也就无从谈起了。

        到底值不值得,李大伯其实心里有些想法。

        若是真按原先的安排,李孟氏赶紧改嫁,赔钱的丫头跟着滚蛋也好,留在家中再换份彩礼也罢,他都是稳赚不赔,大不了再给村长一些好处,也拖个三年,不给那个自幼读书上进的弟弟下葬便是了。

        可谁想李孟氏这个贱人,竟当众来这么一出,可恨!

        田地充作公田肯定是回不来了,可那座青砖瓦房,他怎么也不会便宜一个外人的。

        李大伯正盘算着,又听李母继续道,“至于相公留下的这栋青砖瓦房,”

        众人伸长了耳朵——李大伯站在院中只恨不得将李母的嘴巴拿团破布立即塞住,免得又说些了不得的话来。

        “妾身已向县学政申请,预备将其作为村中孩童蒙学之所,也算是为村中略尽些绵薄之力了。”

        轰!

        人群喊声再次炸响,围观一干人等都不敢置信。

        这好好的青砖瓦房说捐就捐啦?

        还进学学个屁,多好的青砖房!

        嘿,李老太那还不得气死。

        正想着,人们就已见着李家老大的媳妇怒气冲冲的挽起袖子直冲冲的对着李孟氏而去,那架势竟是想跟李孟氏分个你死我活。

        李家大伯也是目光阴冷的望着李姝娘俩,拳头已经攥上。李老太更是操起院子里的一截木枝,那架势恨不得将李孟氏活活打死。

        李姝见势一把将李母推开,心里也是慌的很,只觉得要完蛋。

        要命啊咋整?

        李姝已不迟疑,既然你们都吃了好处,关键时刻就要发挥作用护上我们一护吧,嘴上已是不住地大喊。

        “村长爷爷,我娘这事可是在县里学政府里备案了的!村长爷爷,里正爷爷!”身子更是灵活的朝着村长,里正那边直奔而去。

        李母被李姝救的也是一个趔趄,但好歹是避开了李家大伯娘的巴掌,也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她突然好恨。

        恨那个几年杳无音讯的夫君,恨这个翻脸无情的婆家,更恨自己。

        好吧,既然非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逼我们娘俩,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无非是个鱼死网破罢了!李孟氏心里发狠,想着藏在院子的那个后手,眼底已经是一片寒芒。

        闹哄哄的一片——李母养的几只鸭子也适时过来凑热闹,此起彼伏的嘎嘎嘎。

        “住手!我孟家的人还没死光!你李家的也别太过分!”

        最终随着孟老娘一声大喝,大伯娘方恨恨的停了手。

        李母的娘家,孟氏男丁众多,孟老娘说话自然很有分量。

        李家大伯听罢也能憋屈的强惹着气,神志总算是有些回复。但仍是紧紧攥着拳头,面色赤红。

        李老太不愿丢掉好不容易扯来木枝子,又是干嚎起来,“你们孟家过分了!这种破财的媳妇我们家要不起,我儿孝敬给我的钱财啊!我儿的青砖房啊,我的青砖房!!!”

        喊罢,竟是气急攻心昏了过去。

        老太这么一倒,今日的诸多算计也就成空了,来的时候轰轰烈烈,将村长里正都请来以便作为见证,结果却是这般。

        倒是正好省了李老村长和邱里正的口舌。

        毕竟李母今日的诸多举动看样子是在官府那边算是过明路了,她真要在村中出了个好歹,他们两个也会有些麻烦。

        至于李孟氏那个叫李姝的孩子,倒是有几分急智,可惜是个女娃娃咯。

        却说孟家那头。原本李家和孟家这次一同前来围逼李母是有约定在前,若是李孟氏这次能乖乖回孟家,李家事后自会给孟家奉上二十两的谢礼。

        二十两可不是什么小数目,稍微加个添头起个独门的小院子都是够的了,要不是冲着这银子,孟老娘哪里情愿跟着李家逼自己的亲闺女。

        更何况,孟老娘其实打心底的也认为,李秀才这已经失踪几年,李姝又是个女娃子,可不就是绝户了。

        绝户了的女人呀,就应该认命,该是婆家的就应该留给婆家,自己好好归家再嫁才是出路啊。

        而原先那头的亲家——李老太和其大儿子事后也能白得一栋宅子、田地、若干家财,怎么算都是赚了的。

        两家都得便宜,多好。

        说来说去,还不是财帛动人心,不外如是。

        但一码归一码,李家闹到最后,竟是一起上阵想当着孟老娘的面朝她亲闺女动手,那却是万万不能的,若不出声喝止,村里人还不得以为他们孟家多好欺负,将来娶亲嫁女还不得愁破脑袋?

        李老村长站在院门口,看着人群渐渐散了。

        啧,乱糟糟。

        李家的一番算计终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让全村人都看了笑话,且将来李家哥儿,姐儿的婚事怕也是会有些艰难了。

        就这一会热闹的功夫,日暮的余晖逐渐湮灭,清冷的夜色半掩半遮地铺上了小村的各处。

        各家袅袅炊烟依旧不急不缓的升起,散开,映照着半黑的天空。

        也许对看热闹的人们来说,这只是无趣生活中一项小小的谈资。但对李姝母女而言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现在,她们,大概是赢了吧。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8415/98415466/92482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