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西蜀后宫 > 第68章 一拢青竹缀紫瑛 了无轩内藏娇娘 1

第68章 一拢青竹缀紫瑛 了无轩内藏娇娘 1


第六十八章一拢青竹缀紫瑛        了无轩内藏娇娘(1)

        纵然见惯了生死之事,可毋青竹还是怕了。第一次怕了。她第一次知道,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死。或者是因为不想在孟昶面前示弱,她就那样安静的坐在那里,一脸肃然的,其实,她的掌心一直在冒冷汗。到最后,她终于倒下去了。孟昶紧紧的抱着她,呢喃着:“别怕,朕在这里。”

        文钰的死,给宫中诸人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天姝阁外挂着的那一面人皮大鼓,是如此的触目惊心。只有毋青竹除外,她早就料到文钰有这么一天了,文钰并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女人,这一点她早就看透了。若果真是一个甘于过清净日子的人,又怎么会进宫?

        将近年关,适逢毋夫人生辰,因不是大寿,也没大操大办,不过是一家亲戚小聚。毋青竹得到太后特许后,午间方回了毋府。岂料华雨浓居然也在座。原来,华雨浓新近结识了毋父。深得毋父的赏识,本是家中小聚,也将他请来了。

        用过午膳后,二人免不了一番长谈。华雨浓虽是寻常百姓,然而对天下之势却了如指掌。位高权重的枢密使一职缺空,孟昶竟让王昭远补缺,事无大小,一以委之。国库金帛财物,任其所取,从不过问。这王昭远惠黠阴柔,自小就侍候孟昶,两人一起长大,孟昶与其亲狎也是人之常情。

        后晋为契丹灭之后,趁后汉刘知远立足未稳,孟昶也曾想趁机染指中原。但终于所将非人,大败而归,不能成事。周世宗柴荣在位时,由于孟昶上书不逊,周军伐蜀,蜀军大败,丢掉秦、成、阶、凤四块土地。情急之下,孟昶忙与南唐、东汉等周边小国联合,以谋抵御。此时地处中原的后晋、后汉、后周交替迭兴之际,各家都注力中原,无暇顾及川蜀,孟昶的外部压力减轻,据险一方,正好关起门来做皇帝,他年青时一直压抑的“打球走马”、“好房中术”的坏习惯一下子释放出来,逐渐奢侈放纵,连尿盆都嵌满珍珠宝玉作装饰,豪侈至极。

        孟昶从小未经患难,长于温柔富贵之乡,又少年即位,人生道路是很平顺的。但不同于前蜀后主王衍的荒淫误国,孟昶曾孜孜求治,努力把蜀国治理好。整顿吏治、惩治贪污的措施他都认真实行过。他设置匦函,以了解民情生态;他手订官箴,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官员管理制度。后蜀还刻儒家经典于石壁上,可说是蜀学之盛冠天下。

        此时后蜀已成为天下最富裕最发达的地方。后蜀究竟有多富呢?说起来有点骇人听闻。众所周知,晋代王恺、石崇都是当时富可敌国的人,他们之间斗富的故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然而,李昊读了王恺、石崇传,竟笑得前俯后仰,连连说:“这些人不过是穷俭乞儿,居然以此为富,可笑!可笑!”

        如果认为只是后蜀皇室达官很富有民间未必如此,那也不对。资治通鉴说,唐太宗贞观年间,“斗米不过三四钱”。而后蜀广政年间,“斗米三钱”,比贞观之治的米价还便宜。

        此时的蜀中已经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丰物阜了。城里的人们从小在安乐窝中长大,连水稻小麦都分不清,还以为竹笋和芋头都是长在林木之上的。农村的情况也毫不逊色,弦官歌吹处处可闻,酒席游宴昼夜相接。蜀中城乡一片安乐盛景,比起连年征战黎民苦不堪言的中原,真是天上人间之别。

        然而,后蜀偏安一隅,富裕却不强大是这类小国的通病。凭借天险,这里能在乱世中别开乾坤,但当中原一统之时,蜀中丰衣美食所养之士,是无力抵抗的。事实证明,华雨浓的判断是正确的,十多年后,后蜀的国运果然如此。

        其实毋青竹又何尝不知?她甚至觉得蜀国的国运是在纸醉金迷琪花瑶草的花间词韵里暗中偷换的。然而后宫不得干预朝政,每每旁敲侧击的劝解孟昶,终究没起到一点儿作用,他是听不进去的。

        :“高墙大院里的日子不好过吧?”华雨浓忽然抛过来这样一句话。不等毋青竹作答,华雨浓又道:“离开那里,你才能活下去!”毋青竹道:“我若不离开皇宫,我就要死吗?”华雨浓道:“从文钰身上你还看不出来吗?孟昶对背叛他的人,是不会客气的。”毋青竹道:“你也太小瞧人了,我是那等不知本分的人吗?”嘴上虽是这样说,可心里还是有很大的触动。文钰的死给宫里的女人们敲了一个警钟,从某一方面来说这警钟就是为毋青竹敲响的,然而她已经不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女子了,她懂得克制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她知道自己的命是和毋家上上下下一干人的命是连在一起的,她有什么不测,毋家的人也完了,尽管孟昶是很重视父亲的,可她知道现在的孟昶和从前不一样了,他的气量变得狭窄了。尽管有时候她假设自己没有进宫,那又会是什么样子?一定会比现在幸福吗?假设她效仿红拂女携李靖夜奔的话,又会有怎样的际遇?

        她知道种种的假设都不成立,可是有时候还是会这样想。想完了,她还是会做回一个端端正正的皇后。现在的她脸上几乎没什么笑容,犹如一尊木偶。母亲看了,有时候会悄悄的叹息,青瑜则会逗她开心。难道深深的宫墙已经把我变成一个怨妇了吗?她时常这样问自己。

        同时,总有另一个声音在说:这就是你的宿命!她该臣服于宿命的安排吗?不,她不是这样的人,可是又能如何呢?这些日子以来,她总是被矛盾与痛苦撕扯着,险些就体无完肤了。华雨浓是个冷酷的人,他总是把自己剖析得分毫不差,她真的很不喜欢。或许是因为骨子里的那股劲儿,她已经不能随便让人洞穿自己的心事了,这于她来说,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

        以他的神通广大,又岂能不知她和孟昶之间的不自在?前些日子里,毋青竹将梵正引荐给太后,那梵正得以在内廷自由出入,那人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很懂得察言观色,和宫娥的私交不错,想必传了不少的流言到华雨浓的耳边。

        有时候,她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曾今被称之为:“华姐姐”的人,怎么越来越陌生了?应该是从他恢复男儿身之后。正如他所言,没有他暗中相助,恐怕他真的很难在宫里呆下去。

        梅妃、淑妃二人的身子每况愈下,毋青竹原该阻止她们服食绿柳山庄的养颜汤的,可她没有。因为她的阻止只会让梅妃和淑妃更快的毙命。

        绿柳山庄的养颜汤里大约是加了类似于五石散之类的东西,人一旦沾上后,便欲罢不能。那些汤里像有无数个魔鬼,一点一点吞噬着食用者的生命。到最后,她们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更要命的是,一旦食用过一次,就再也脱离不了,必得三五日吃上一碗才可,一旦断掉,不出半月便会全身不适,直至死亡。这些都是华雨浓亲口说的,毋青竹一点儿也不怀疑,因为她还是知道华雨浓什么时候说的是实话,什么时候说的是谎话。

        也许他真的只是为了我好,毋青竹就只能这样想。梅妃和淑妃若去了,她会照顾好她们的孩子,就像照顾现在的元喆一样。她的贤德美名会因此而锦上添花。

        不觉中,他们已经聊了很久。约摸酉时的光景,崔氏进来传话:“皇上来了,说是来接娘娘的。”毋青竹很是吃惊,要知道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只第一次归宁之时,毋青竹曾以皇后的标准回过毋府。之后每次都是便衣出行,从不敢张扬。自打进宫后,孟昶便没到过毋府。见毋青竹走神了,崔氏道:“娘娘还是先出去吧。”毋青竹点了点头,一面又向方才华雨浓坐的位置看了一眼,华雨浓已经走了。

        倒是崔氏有闲心,向毋青竹道:“方才远远的见华公子在这里,只一眨眼怎么就不见了?”毋青竹道:“必是你眼花了,哪有什么华公子?就我一个人。”

        崔氏笑道:“想必是了,说起这位华公子,真是好个品貌,听说尚未娶亲……”毋青竹道:“看嫂嫂的意思,是要为华公子寻一门亲事吗?”崔氏道:“他那么个模样,一般的姑娘怎能配得上?比咱们女子还生得俊俏。说句娘娘不爱听的话,华公子若是扮成女孩儿,比娘娘还美呢。”毋青竹笑道:“很是,很是。”崔氏道:“听说娘娘和华公子有些交情,我有一事,想请娘娘向他说说,若好便罢了,若是不好,从今以后也不必提起。”未等崔氏说出口,毋青竹已料准了。

        只听崔氏道:“我娘家有一个堂妹人品俱佳,和这位华公子可说是一对璧人……”毋青竹已明白了,因笑道:“可是弄巧姑娘?”崔氏道:“正是。”崔氏乃李唐望族,如今虽说没落了,到底还有几分根基在。崔氏那位名唤弄巧的堂妹,毋青竹原是相熟的。模样儿、人品倒是很好,比毋青竹年长两岁,其胞妹纤云早已为人母,她却待字闺中,前些年,上门求亲的人家也可说是踏破了门槛,都被她一一婉拒。就连孟昶也要纳她为妃,她竟不愿意,不知她是如何拒绝的,孟昶并没有怒气,反倒说崔家的这位弄巧姑娘非一般人,后来便再也没有提起。如今上了年纪,求亲的人没有了,崔氏之伯父伯母未免心急,也不拘什么人,只要是个本分人即可。弄巧倒时常说:“世间的女子皆是在家从父,嫁后从夫,我偏不信这个理。若不然,我终生不嫁。”谁也不知她何故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来,姐妹们时常相劝,总是无济于事,久而久之,也就不劝了。就连皇帝都入不了她法眼,可上哪里找个她满意的人?

        崔氏是个心细的人,岂会不知弄巧的秉性?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66/66176/34429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