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再见,咸阳 > 第21章 表白心意

第21章 表白心意


李园主政,尽散黄歇门下宾客。赵悼襄王听闻黄歇三千门客皆往北而来,于是发榜重金求贤,又令郭开全权负责招贤之事。

        郭开在邯郸设置求贤居,专门用来收容六国门客,魏人顿弱也在其中。

        顿弱出生于魏国,年少家贫,早年游学而练就一副巧舌。其人虽巧舌如簧,但是不畏权贵,以正直善辩闻名于诸侯。

        各国士子闻赵国重金求贤纳士,遂纷纷入邯郸致仕,一时求贤居人满为患。宾客众多,一时吃穿用度便大了起来。

        起初,前来邯郸入仕的宾客饮食起居倒还合理,随着宾客人数渐增,饮食起居渐不如前,只刚好够饱腹而已。

        郭开素来大肆敛财,竟将赏金私吞大半,是以宾客连续好几日不见荤腥。郭开此人素不重贤,倒是对花言巧语之人颇有好感,因此只把招贤一事当作捞金的渠道。

        这日用饭之际,宾客见桌上又只有面食、青菜、鸡蛋,哪有一点荤腥,于是不免生出怨言:“连续十日顿顿白面青菜,赵国哪是重金求贤,分明是唬人!”

        接着邻桌的宾客也附和道:“赵国求贤之意不诚,又打着冠冕堂皇的名号,实在是欺骗吾等!”

        顿弱坐在最右角落桌子,只默默听着众人议论道:“听闻郭开素爱敛财,这赏金已被私吞大半,难怪这饮食越来越差!”

        诸宾客闻言瞬时暴躁起来,纷纷要去寻郭开理论。郭开正巧办事回来,还未来得及用上晚饭,顿弱怒问郭开:“郭开,你私吞赏金,又减免众人饮食,实是欺人太甚!”

        然后诸宾客围了上来,将郭开包围一圈,随之而来越多的质问。郭开一人难敌众口,于是唤来士卒将诸宾客强行制服,然后灰溜溜地出了求贤居。

        春平侯与郭开互为仇敌,得知郭开私吞赏金而薄待宾客,致使求贤一事功败垂成,遂报于赵王,赵偃大怒。

        春平侯出,郭开入,赵偃责问郭开:“春平侯说你私吞赏金,致使求贤一事失败告终,实在胆大妄为!”

        郭开闻言大惧,转而又花言巧语迷惑赵偃:“春平侯因昔日入秦之事而怨恨郭开,今日之事必是造谣诬陷臣。那六国士子要求诸多,稍不满意就在背后议论。臣听说,有人竟在背后议论大王不识人才、宠信佞臣!臣实在不堪忍受呐!”

        赵偃闻言瞬间大怒,下令撤回求贤榜文。不久,宾客纷纷离散。顿弱见郭开此等小人作为,感叹赵国终将灭亡,遂一路往西而入秦国。

        顿弱入秦,恰逢秦王夷嫪毐三族又谪迁太后于雍城萯阳宫。国中对秦王囚太后之事颇有非议,奈何秦王正值盛怒,因此无人敢劝。顿弱虽能言善辩,到底无人引荐,恐怕不能成事。

        秦王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勤于国事,经常处理政务到三更半夜。沈洛伊料想赵政没有这么早休息,于是便过右偏殿而来。

        沈洛伊见奏疏差不多要批阅完成,于是才敢劝赵政:“大王,休息一下吧!我做了一些大王爱吃的糕点,尝一下吧!”

        赵政伏案良久,身子确实酸痛,又见奏疏所剩无几,于是便放下手中的毛笔,说:“寡人确实有些累了,身子酸得很!”

        沈洛伊放下盘子,绕到赵政身后,轻轻地给他按摩:“我帮大王按摩一下,也许会舒服很多!”

        赵政放松下来,被盘子里新的一种糕点所吸引,好奇地问:“寡人倒不曾识得此糕点,不知可有名?”

        “这个糕点名为月饼,象征着团圆圆满之意!在我的家乡,每逢八月十五就要吃这种饼。人们一边赏月,一边吃饼,好不欢乐!”

        “今天不是八月十五,何以做了这个来?”赵政又问。

        “多年没吃了,一时想起就做了,做完第一时间就想着给大王品尝。在邯郸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是啊!那时候寡人就觉得先生好生厉害,连庖厨之技也擅长。原来,先生就是一个女子!”赵政拿起月饼咬了一口,咀嚼几下,然后放下。

        “大王小时候很爱吃甜食,如今长大了反而口味变了!”沈洛伊淡淡地笑着。

        “不仅口味会变,人的情感也会随时间转移而变化!阿母如此,寡人也是如此!”

        “大王这是何意?”

        赵政忽然拉住沈洛伊的手,一下就把她扯到身上。沈洛伊没有防备,直直地坐在了赵政腿上。她想脱离这种暧昧的姿势,却被赵政禁锢地更紧。

        沈洛伊微微偏过头,双眼不敢直视。赵政直视着她的脸,深情款款地表白:“政儿记得先生说过,当寡人遇见钟情的女子时,就懂得了爱情!如今寡人遇见了先生,才真正懂得了爱!”

        “大王……你……”沈洛伊连话也不会说了。

        “一开始,政儿对先生是敬爱之心。可是渐渐地,寡人却发现不是这样!寡人渴望能像蒙恬和蒙毅那样,直呼先生的名字,而不是被这重身份阻挡。”

        沈洛伊脸红到脖子,赵政又继续说:“寡人不喜欢先生与其他男子亲近,就算是蒙恬和蒙毅也不允许!寡人想要保护先生,就像男人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子一样。先生,这将是寡人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从今以后,寡人只会以男人之心来爱你!”

        沈洛伊心跳变得很快,身体迅速发热。面对赵政这一番告别,沈洛伊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她该怎么办?该开心还是烦恼?也许都有吧,只是她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赵政又继续说:“寡人只是把内心的话告诉先生,先生不用即刻回答!”

        说完,赵政将她放开。沈洛伊急忙起身,就要离开大殿。因为她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赵政,所以生出了逃离的想法。

        赵政却叫住了她,说:“群臣谏言寡人立后以安后宫,你怎么看?”

        沈洛伊愣了数秒,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始皇帝一直没有立后,她不敢随意提建议。

        思虑再三,还是说了一句:“别人怎么想都不重要,关键是大王的想法!”

        “寡人已经加冠亲政,按理是该确立王后!可是想到褒姒乱国,致幽王被犬戎杀死;骊姬谮杀太子申生,驱逐重耳、夷吾,使晋国五世内乱,寡人担心呐!”

        “大王怕后宫干政,招致幽王和晋国之乱吗?”

        赵政点头,又说:“寡人不欲重蹈覆辙,因此暂时不想立后!”

        原来不立后是这个原因,看来始皇帝还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沈洛伊觉得赵政不是周幽王和晋献公,而赵女和楚女也不一定就是褒姒和骊姬。

        赵政以史为鉴,可以说是十分谨慎小心了。可是沈洛伊不赞同,对赵政说:“大王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可未免太过于谨慎了!国不可无后,请大王深思!“

        赵政下定决心不立王后,所以没有改变主意。

        过了一会,赵政转了一个话题:“听闻赵偃发布求贤令,招揽六国士子,万幸被郭开搞砸,否则寡人还要亲自动手!”

        “大王求才若渴,我知道一人可堪重用,若能得其人,必定如虎添翼!”沈洛伊见赵政和没事人一样,她也不好拘泥。

        赵政突然十分感兴趣,问:“能入你眼之人,必然有过人之处。”

        “魏人顿弱,早年游学而练就一副巧舌。虽巧舌如簧,但为人刚直、不畏权贵。此人若被他国所用,那定是秦国之害!”

        “不知此人身在何处?”

        “顿弱应该已在咸阳城中,大王只需遣李斯去寻即可得见。”于是赵政决意派李斯前去请顿弱。

        第二日,廷议结束后,秦王独留李斯于殿内,说道:“寡人听闻魏人顿弱有大才,欲见一面,李斯你就替寡人跑一趟!”

        李斯一直想劝谏秦王迎回太后,听闻顿弱来到秦国,正欲荐于秦王,没想到秦王率先提了出来,心下大喜:“顿弱此人以刚直而善辩闻名,不屈于权贵,赵王不惜才,反而助了我秦国。”

        “昨夜洛伊向寡人推荐此人时,寡人犹有疑惑,今日听你之言,方知此人确有大才!”

        李斯疑道:“沈姑娘何以知顿弱此人?”

        秦王闻言也颇为疑惑,又想起往日沈洛伊种种不同世俗的想法和行为,似乎又觉得意料之中,“暂不管她从何得知,且替寡人请来!”李斯遂应声而出。

        李斯打听到顿弱自入秦以来一直住在渭南客舍,于是便直接前去寻人。

        此前,赵国颁布求贤令,顿弱有心投奔赵王,欲以自身之力效忠于赵国。没想到,赵王却宠信无才无德的郭开,驱逐六国士子,顿弱不免对赵国感到失望。听闻秦王重才,是以西向入秦。

        李斯便装前往客舍,轻扣其门,作揖而拜曰:“秦王久闻先生大才,是以特遣李斯来此恭请先生入宫一会!”顿弱也还礼,然后请李斯入内。

        顿弱不想秦王会派李斯前来邀请,心下便欲借机一试秦王的态度,于是对李斯道:“臣之义不参拜也,王若能使臣不拜,即可矣!否则,即不见也!”

        李斯道:“斯早闻先生不畏权贵,今日得见方知名副其实!然面见君王而不拜,实不合乎礼也!”

        顿弱轻笑一声:“秦王若诚心召见在下,无礼又如何呢?”李斯于是入宫将顿弱之言报于秦王。

        李斯离去,顿弱在房中徘徊良久,心下揣度秦王的反应。自古君王不论贤与不贤,皆重威严和面子,即使是三王五帝也不能避免。

        君王之威不容许侵犯,自古如是。顿弱料想,秦王必不肯答应自己的要求,是以该见不到秦王了,也不该见。

        没多久,李斯又来到顿弱住所,说:“大王已同意先生之请求,请随李斯入宫面王!”

        顿弱心下略为震惊,不想秦王竟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便决意为秦国效力。

        顿弱由李斯引入章台,秦王得以见。顿弱不行跪拜之礼,只略微躬身示意,秦王也不动怒,反而笑着使顿弱入右边首席。

        顿弱十分满意秦王的行为,于是大胆进言:“天下有其实而无其名者,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又无其实者,大王可知”

        秦王对曰:“请先生赐教!”

        顿弱又说:“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不用除草耕地,却有积粟之实,此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解冻而耕,暴背而耨,无积粟之实,此无其实而有其名者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

        秦王以为顿弱是在责备他对太后不孝,一时怒从中来。顿弱丝毫不顾及秦王的愤怒情绪,又继续说:“山东战国有六,威不掩于山东,而掩于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秦王这时知晓顿弱并非要劝谏太后之事,是以怒气稍稍减去,问道:“山东六国可兼与?”

        “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大王若肯以万金之资,臣愿东往韩、魏,策动两国执政之臣听命于大王,从而使两国臣服,然后可图天下。”

        秦王假意装穷,说:“寡人国贫,恐怕无万金之财以资先生东游韩、魏。”

        顿弱知道秦王不是轻易能被说动的人,于是又说:“天下战乱纷纷,诸侯不是合纵,就是连横。合纵,有利于楚国;连横,有利于秦国。秦一旦成为帝王,即富有天下,区区万金又有何足道!如果楚国成就了霸业,大王拥有万金又有何用?”

        秦王深以为然,于是资万金,使顿弱东游韩、魏,又北上赵、燕行反间计。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0558/10558568/92066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