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综穿]公主难当 > 第69章 我给二凤当公主11

第69章 我给二凤当公主11


实际上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真的觉得蝗灾是天人感应的结果,  但是明面上,大家都情愿这么说,因为这样能甩锅。汉武帝之前出了什么天灾人祸只要罢相就可以,  之后有什么问题,  就要轮到皇帝下罪己诏。这会儿听到李世民说是发现了大量的虫卵,  所有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不开眼,提什么罪己诏的话,  而是开始琢磨起来,  用粮食换虫卵的事情是否可行了。

        按照正常规律,  蝗虫出现怎么着都得是四五月份的事情了,因此,这就给朝廷带来了很大的缓冲,  也就是说,  起码还有小半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北方如今其实也是一年两熟,或者是两年三熟,种的主要是宿麦和粟米,像是这会儿,  地里面就种着宿麦,  也就是冬小麦,但是在整个冬天,  宿麦都不会如何生长,  因此,  只要小心一些,  还是可以从麦地里面将虫卵翻出来的。而且,若是虫卵不处理掉,来年麦子就算是长出来了,也是被蝗虫吞吃干净的结果,  所以,还不如朝廷就当下一季没有收获,借着换虫卵的这事赈济一下百姓呢!这段时间里头,也正好可以从含嘉仓运输足够的粮食过来。

        李世民跟一帮心腹大臣将这事商议好了之后,还得再拿到朝堂上说一遍,结果立马就有一帮人跳了出来,说什么蝗灾是蝗神降下的灾难,应该祭祀蝗神,不该捕杀虫卵之类的。这里头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蠢,还有一部分人完全就是坏。因为战乱的缘故,中原损失了大量人口,因此朝廷手里也有了大量的土地可以用于分配,李渊或许还耳根子软,好糊弄,李世民却是个强硬的,因此,但凡是没有正经地契的,都被李世民当做是可以用于分配的公田,然后作为永业田分配给了百姓。

        这无疑损害了一帮世家豪族的利益,而对于世家豪族来说,兼并土地简直是他们的本能,所以,天灾人祸对于下面的百姓来说,那是灭顶之灾,而对于这些世家豪族来说,就是个兼并土地的好机会。蝗灾好啊,足够让许多人家今年就颗粒无收,到时候他们联手抬高粮价,在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除了卖地还有别的办法吗?

        因此,一大帮人在那里引经据典,表示蝗灾就是天意,天意是不能违背的,所以,圣上你老老实实等着就行,没事搞什么虫卵换粮食的活动呢?真要是得罪了蝗神,让蝗灾变得更严重怎么办!

        李世民窝火不已,麻蛋,我都不指望你们出钱出力了,结果我这边自个想要将蝗灾消灭在萌芽阶段,你们还要阻拦,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非要等到蝗灾扩大化了,然后再一窝蜂跑过来指责我失德?

        李世民是个被皇帝职业耽误了的演员,该轮到他表演的时候,他可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因此,见下面群臣争执不下的时候,李世民一拍桌子,直接站起身来,说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蝗神作祟,便要害我百姓,百姓何辜!若是蝗神真的有灵,那就让他对着朕一个人来好了,此事就此议定,命各地官府张贴露布,务必让百姓都知道此事。再命各地与交通便利之地设点,用虫卵换粮,换得虫卵,当场焚毁,不得有误!”

        李世民瞧着下面那些臣子一个个冠冕堂皇的模样,就觉得有些信不过他们,他真的怀疑,要是不消灭那些虫卵,这些人会不会私底下将这些虫卵孵化出来,然后用来祸害百姓!

        李世民怒气冲冲地回了寝殿,寝殿里头,长孙皇后肚子已经很大了,风瑜拿了本书,对着长孙皇后的肚子念书,这会儿见李世民神情不好,风瑜放下书本,好奇地问道:“阿耶这是怎么了?”

        见到是心爱的女儿,李世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无事,不过是那些世家官员,欺朕太甚!”说着,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杀意。

        长孙皇后有些吃力地站了起来,问道:“究竟何事?二郎不如说一说,臣妾也能帮忙参详一番!”大唐可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实际上,在武则天出现之前,就没这个规矩,后宫干政才是正常操作。甚至到了北宋,几个皇太后将皇帝压得喘不过气来也是很常见的事情。长孙皇后之所以被说成是贤后,正是因为她往往能够劝谏李世民,不知道给多少官员求过情,这才留下了这样的名声。

        李世民也不隐瞒,将朝堂上发生的那些事情说了,长孙皇后可不是什么寻常妇人,她其实有着非常敏锐的政治嗅觉,当下就是说道:“即是如此,二郎当做好预防,以免这些世家豪族,勾结胥吏,假报虫卵数量,窃取朝廷存粮!”

        李世民一愣,很快就明白长孙皇后说的什么意思了,天高皇帝远,那些世家豪族在当地影响力很大,地方上的胥吏难免都要投靠他们,到时候他们随便挖点土,说这是虫卵,用不值钱的土就将各个府库里面的粮食换走了,实际上那些虫卵还安然在土里过冬,这就很坑了!甚至,在地方上头,官府的话未必比那些世家豪族的话好使,他们要是煽动百姓,不许他们挖掘虫卵,那么,朝廷的一番好心最后只会落空!

        “观音婢,你真是朕的贤内助!哼,这次要是那些世家真的在背后捣鬼,朕非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王者一怒,血流漂杵!”李世民虽说在很多事情上不得不跟这些世家妥协,但是遇上这种会动摇自身统治根基的事情,他可不会妥协,甚至,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裹挟民意,好好打击一下那些世家豪族。

        因此,李世民也顾不得休息了,立马重新召见了一帮心腹重臣,准备新建一个临时的监察司,命他们四处巡视,专门监察此事。除此之外,各道的监察御史也得定期进行巡查,总不能这些人都跟那些世家勾结!

        杜荣头一个知道了消息,这会儿整个人都麻了,他跟赵浩为了这事可是做了不少预案,赵浩鸡鸭就养了一大批,结果若是没了蝗灾,他们哪有多余的粮食饲料来喂养这些鸡鸭呢?

        万年县的消息并不会很晚,赵浩又是个识字的,知道了消息之后,赵浩也不敢随便耽误,直接就将之前孵化出来的鸡鸭给便宜卖了,自家也留了一批,总算没有亏本。他当然不会亏本,除了刚开始的时候,给这些雏鸡雏鸭喂了一些小米和切碎的菘菜之外,他这些日子,喂的都是地里面挖出来的虫卵,这也让这些小鸡小鸭长得飞快,毕竟,吃碳水能跟吃蛋白质相比吗?结果如今朝廷用粮食收购虫卵,他再想要弄到大量的虫卵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百姓要说见识短浅,也的确短浅,但是要说精明,也都很精明。他们之前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蝗虫是地里面的虫卵所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以为蝗虫是鱼虾所化。不过既然朝廷都说了,蝗虫其实是从地底下的虫卵里头孵化出来的,他们自然也就信了。虽说史书上能够记载下来的蝗灾算起来似乎不是很多,但实际上,对于下面的百姓来说,一辈子总有好几次甚至是十几次遇上蝗灾的时候,无非就是规模大小而已。自然明白蝗灾的危害,真要是任由这些蝗虫蔓延开来,那么这一季的收成肯定是白搭,而如今呢,虽说挖掘地里的虫卵可能会影响宿麦的生长,但是宿麦本来也没那么娇贵,这般折腾,最多也就是减产而已,挖到的虫卵,拿去换粮食,就算是不能完全弥补宿麦的收成,去也差不了太多。

        至于那些说什么蝗神降罪之类的,蝗神再可怕,也不能比饿肚子更可怕,前些年杨广不给大家活路,大家都能跳起来造反,如今蝗神不给大家活路,那还管这些蝗神的子孙不成,灭了这些虫卵,他们才能填饱肚子。因此,尽管天气寒冷,但是,百姓们还是都下地忙碌了起来。

        那些世家豪族的确想要从中捣鬼,但是很快就被朝廷安排的人揪了出来,刚刚开国这会儿,地方上许多里正其实都是退伍的基层军官充当的,他们在军队里头就是伍长、什长之类的,出身一般,也不懂什么武艺兵法,在军中再如何厮混,也很难出头,不如将军功换成永业田,回来做个里正或者去县里面做个小吏什么的,这些人多半立场天然就在朝廷这边。所以,在发现有人暗地里头传播流言,不光不许那些百姓开挖虫卵,还鼓动他们祭祀蝗神,从中渔利之后,这些人立马行动了起来。

        那些世家豪族也算是谨慎,最多就是找那些旁支远支的族人出面,嫡支的人最多就是在外头放放嘴炮,明面上跟朝廷的命令对着干他们还是不会的,何况,他们自个也在让家里的佃户奴仆处理地里的虫卵,总不能以后真来了蝗灾,光吃他们家的粮食!他们自个都心口不一,哪里能糊弄得住那些百姓呢?

        民间都在那里高呼圣上圣明,但是李世民想到流水一般散出去的粮食,那是真心疼啊!虽说大隋留下来的底子很厚,但是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也是很多的,朝廷这些年东征西讨,要不是当初隋朝留下的几个粮仓里面装满了粮食,还真是有些撑不住。如今之所以市面上粮食价格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准,也是因为广通仓和常平仓的存在,不过,这两个粮仓因为多年的使用,如今粮食也不算多了,另外,当年兴洛仓里的存粮也早就耗费得差不多了,李密当年就是慷兴洛仓之慨,攻下兴洛仓之后开仓放粮,最后将瓦岗寨发扬光大,只是成也是兴洛仓,败也是兴洛仓,原本瓦岗寨也没多少精英,大家饿怕了,谁也不想放弃这里,硬生生借着兴洛仓跟洛阳反复纠缠,最终耗尽了潜力。

        不过李世民才不会重蹈隋朝的覆辙,明明有那么多粮食,却不肯开仓赈济,最后弄得天下皆反,大隋当年要是肯拿出一个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最后也不至于落到那般下场,起码能多延续个一段时间的国祚,如今都便宜了大唐。所以,即便是李世民挺心疼,但是该花钱的时候还是要花钱的。这些粮食一直放在粮仓里头,陈坏了也不好,干脆先拿出来用了,回头再换成新粮。

        愉快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新年,即便是李渊出面的时候一直板着一张脸,也没怎么影响李世民的心情。

        风瑜也很高兴,她在宫宴上就完成了一个回收金手指的任务。这个穿越者算是自个送上门来的,他叫刘树义,是刘文静的嫡子,刘文静当年算是李世民的死忠,结果因为裴寂这个祸害,被诬告谋反,李渊跟裴寂是好基友,儿子娶了公主,女儿嫁了皇子,自然更相信裴寂,因此,干脆利索就将刘文静跟他兄弟一块杀了。

        等到李世民做了皇帝,直接先削了裴寂的职位,如今就准备给刘文静平反,所以,先将刘文静的儿子提溜出来,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态度。

        刘树义出现在这个地方,大家自然明白怎么回事,等到回头假期结束,自然有体察圣意的人跳出来,表示刘文静当年就是被奸臣诬陷,他是李唐开国的大功臣,应当论功行赏。

        刘树义也就是在过年之前才穿越过来的,原身这些年过得还凑合,毕竟刘文静还是留下了一些家底的,何况李世民也一直在照看他们家。只是,刘文静当年毕竟是背负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因此,家里头一直门庭冷落,刘树义和他的庶出兄长刘树艺混到这个时候,都是大龄男青年了,都还未婚。毕竟,他们兄弟两个这个情况,那真的是高不成低不就,以前的时候,是裴寂得势,谁也不知道裴寂会不会回过头来再对他们兄弟两个斩草除根,因此,谁敢将女儿推进火坑里呢?等到李世民登基,许多人也看到了刘树义兄弟两个是潜力股,因此,倒是愿意嫁女,可是这会儿轮到他们兄弟不乐意了,他们如今想要门第更高一点的媳妇了。

        刘树义穿过来的时候其实没意识到自己是什么身份,刚开始的时候,他听说杜荣和赵浩的事情,原本想着去跟穿越同僚凑一块,结果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金手指,这个金手指的开启条件也很简单,只要他能顺利继承鲁国公的爵位就行。刘树义这才知道自个亲爹是刘文静,他不知道自己这个身份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但是,刘文静是谁他还是知道的,当初他的死也有李世民的缘故在里头,李世民又不是什么忘恩负义的人,自然会给刘文静平反,作为刘文静唯一的嫡子,这个爵位不给刘树义给谁呢?

        因此,刘树义这下就不急着找同类了,他马上都要是国公了,干什么没事去捧一个县子的臭脚,所以,自己先继承了国公,然后让他们来给自己做小弟才是正理。因此,刘树义就这么笃定地进了太极宫,然后就被风瑜知道了,然后趁着刘树义被一帮人灌得酩酊大醉,捕捉模块就直接剥夺了他的金手指。

        刘树义醒过来的时候,就发现金手指没有了,顿时就有些懵逼。不过这位是真没多少野心,他上辈子不过就是个小市民,当过的最大的官就是小学里头的小组长,如今知道自己居然能成为国公,那已经是心满意足了!所以,他更不想要去找杜荣赵浩了,毕竟,杜荣赵浩将比较好搞的东西都弄出来了,他总不见得去配火药!所以,老老实实做个官二代,上头还没有父母管着,干什么不行呢?没了金手指,刘树义决定干脆躺平了。

        刘树义算是穿越者中的奇葩,他是半点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如今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已经非常满意,不用996,家里一个房间都比上辈子耗尽了积蓄还要还半辈子贷款的房子大,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像是上辈子一样,人到中年就各种毛病,所以,他就想要好好享受一辈子,最好能有机会找孙思邈请教一下养生延寿的方法,然后,自己说不定还能见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甚至未必不能活到玄宗朝,见识一下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这般一想,刘树义就半点不想折腾了。搞什么发明创造有什么用,能长寿吗?争权夺利有什么用,他已经是国公了,就算是再来个什么从龙之功之类的,也不可能更进一步!虽说这年头的国公也分有实权和没实权的那种,但是刘树义自觉自己上辈子就是个普通的小市民,根本不懂什么朝政,在办公室里面跟人勾心斗角都没占过上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跑到朝堂上去跟那些千古名臣玩心眼子,那不是自个给自个找不自在嘛!

        既然刘树义从来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对劲,李世民自然也不知道他的存在,过了上元节,就有人在朝堂上给刘文静平反,李世民自然是顺水推舟,恢复了刘文静的官爵,然后将鲁国公的爵位给了刘树义继承,在知道刘树义还没有成亲之后,更是直接允诺,许刘树义尚公主。

        刘树义简直是大喜过望,没错,老李家的公主不省心,但是娶一个公主也是个护身符,何况,刘树义盘算了一下,自个这个年纪,就算是尚公主,尚的应该也是李渊的女儿,而不是李世民的女儿,李渊的女儿几年前很值钱,如今嘛,价值就缩水了,若是这位真的不是省油的灯,那么大不了自个去找李世民告状啊,看在自家便宜老爹的份上,李世民总会给自己做主的!

        这般一想,刘树义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继续过自己腐败的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生活了,先树立一个榜样,那就贾宝玉!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刘树义这样的,其实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别的不说,像是杜荣和赵浩,身为异星的身份被李世民发现了,以后也就是被压榨的命,在现代社会是社畜,回头穿越了也没好到哪里去。

        李世民其实算是运气比较好的,大多数想要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其实都算是守序阵营了,除非穿过来是李建成甚至是突厥那边的人,否则的话,一般人穿越过来,都是想要给贞观朝添砖加瓦的,不像是在清穿世界,一大群人都想要改变历史,为此,穿越司不得不给各个相应的时空打补丁,哪些是可以放那些急着造反的穿越男进去的,哪些是可以让那些想要piao阿哥的穿越女过去的,并且设置了相应的拦截机制,要不然,真的是要一团乱。

        贞观二年的时候,李治出生了,这位一辈子都算是比较好命的那种,没有经历过玄武门之变那会儿的惊心动魄,一出生就是皇子,后来老大和老四两人两败俱伤,他捡到了皇位。之后还有个能干的媳妇,在自己身体不好难以亲自主持朝政的时候稳定了朝局,然后还能帮着他背黑锅,杀对皇权有威胁的人,虽说后来媳妇也跟着做了皇帝,将李唐变成了武周,但是回头还是还回去了,做皇帝的还是他的儿子,而且,媳妇当初一番杀杀杀,将那些世家都杀得胆寒,留给孙子的就是一个大好局面,可惜的是,孙子活的时间太长,到了后来也变得昏聩起来,但是这也不是李治的责任,反正李治一辈子,大概也就是中年之后在女色上稍微委屈了点,真没吃过什么亏。

        当然,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这位将来是个什么情况,他如今就是个小屁孩,李世民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做稚奴,得空了过来看一看,没空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没办法,李世民虽说这会儿也才三十左右,但是活着的儿子就已经七八个了,这是长孙皇后所出的第三个孩子,对于李世民来说,也就没那么稀罕了。

        倒是风瑜,看着长孙皇后这般频繁生育,觉得有些麻烦。长孙皇后素来就有气疾,其实就是哮喘,只是以前并不严重,但是这般接连生育,还是很伤身体的,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头,居然还要再生三个孩子,也就是两年就要怀一次,这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尚且比较吃力,何况长孙皇后体质并不算好。而且,这对生下来的孩子也不是什么好事,实际上,长孙皇后所出的几个孩子,或多或少身体都有些问题,李承乾还好,像是李泰和风瑜,其实都有轻微的哮喘,后来的晋阳公主李明达,更是因为身体的缘故早夭,新城公主英年早逝,一方面是心思郁结,另一方面也是本身体质并不算好。

        别看这年头有个孙思邈,实际上真要论起医术,这会儿是真不如宋朝之后,主要是这年头大夫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就像是韩愈说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年头医生的地位是跟工匠一样的,也就是宋朝的时候,范仲淹喊出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话,许多读书人开始学医,虽说一开始的时候大概就是半吊子,但是,医术这种东西,真的是需要交流的,那时候读书人有钱,而且还乐于学习传播,可不是就让医术水平开始提升了吗?

        风瑜作为女儿,不好跟长孙皇后说,总是生孩子不好,以后要避孕,这年头讲究的是多子多福,能生的皇后跟不能生的皇后绝对是两个概念,长孙皇后地位稳固,也跟她一下子生了三个嫡子有关。别的不说,如果长孙皇后只生了李承乾,或者是只生了李承乾和李泰,那么,李承乾和李泰两败俱伤的话,便宜的就会是别人了。所以,哪怕是为了长孙家,长孙皇后都不可能真的避孕。

        但是,让长孙皇后开始保养身体,却是没错的。长孙皇后运动量实在是太少了,她一贯讲究仪容,像是那些有失仪态的事情,她肯定是不会做的,而经常穿着那种拖地的长裙,自然也不方便散步什么的,宫里的事情也比较多,长孙皇后还想要名传青史,因此,她打算搞个什么《女则》出来,这可不像是后世的苦逼写手,坐在电脑前面,随随便便就能敲出几千上万字的时候,想要写出这样一本书,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一时半会儿,风瑜也不能将孙思邈找出来,因此,风瑜干脆自个先找人做了一身方便骑射的衣裙,然后也给长孙皇后做了一身,长孙皇后其实也是学过这些的,她毕竟是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晟虽说功绩更多的是在外交上,但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人物,长孙家家传的其实是武艺,当然,到了长孙晟这一辈,开始抓子孙的学问,像是长孙晟,放到战国时候,差不多就是苏秦张仪一般的人物,不用亲自去打仗,他们从战场外面获得的东西就比在战场上获得的多。

        只是长孙晟过世的时候,长孙皇后年纪还小,后来跟着舅舅高士廉,这些也就放下了,后来跟着李世民,一直就是帮着李世民管着后院,自然也没多少机会发挥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这会儿看到风瑜拿来的衣服,不由有些怀念起来:“你外祖在世的时候,我有许多这样的衣服,那时候,我经常穿着这些衣服跟着家里人出去骑马打猎,我记得我第一次跟着你外祖出去,就射中了一只野兔。后来,我跟你阿耶定亲了,也跟着当时唐国公府的人出去游玩,但是已经没有小时候的肆意时光了!”那是当然的,虽说高士廉早早给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定下了婚事,但是,高士廉后来被流放岭南,李家那时候虽说也难免受到打压,但总归还是唐国公,原本门当户对的婚事到了那个时候,长孙皇后就显得有些高攀了,因此,她不得不愈发小心谨慎,自然不能如同在家的时候一般肆意自在。

        “阿娘你还打过猎啊,我还没去过呢,阿娘,咱们要不回头一起去猎场玩玩!”风瑜摆出一副凑趣的模样,说道。

        长孙皇后想了想,笑道:“行啊,如今还有点冷,等天气再转暖一点,咱们就过去!”

        风瑜又问道:“阿娘,你会不会打马球,捶丸啊,我在宫里挺无聊的,想跟姐姐她们搞个马球队什么的!”

        长孙皇后颇有些得意地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回头阿娘就教你!你们这些孩子,的确是不如我们当年了!”长孙皇后小时候天下还没乱,那会儿谁也没想到大隋这么快就崩溃,毕竟开皇盛世就在眼前,虽说大家不觉得大隋有三五百年的国祚,但是谁能想到,不过是几十年的功夫,大隋实际上就二世而亡呢?长孙皇后小时候,因为长孙晟的关系,身边是有着不少志同道合的小姐妹的,那会儿大家凑在一起,蹴鞠,击球,秋千,男子能玩的她们也都玩,那时候年纪小,她们打的不是马球,而是骑在驴上击球,等到后来,长孙晟过世,他们兄妹寄人篱下,紧接着,杨广愈发昏聩,天下顿时乱了,以前认识的那些小姐妹渐渐离散,即便是故地重游,也没有那份闲情逸致了。

        想到这里,长孙皇后难免有些遗憾,她看着风瑜,温和地说道:“你们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如今天下太平,自然可以玩一玩这些了!”

        风瑜笑道:“这不也是阿娘的好时候嘛,阿娘如今也还年轻,如今咱们一块走出去,人家只当阿娘是我姐姐一般呢!”

        长孙皇后被哄得心花怒放,嘴上却是说道:“就知道甜言蜜语,也不知道跟谁学的!阿娘如今是真的不年轻了!”

        这边正在说笑,李世民乐呵呵地进来了,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虫卵换粮食活动,如今再翻开地面,虫卵已经几乎找不到了,就算是还有漏网之鱼,孵化出来之后也难以成灾,虽说之前为了翻找虫卵,难免影响了宿麦的生长,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相比较起蝗灾来,这点影响根本是不值一提,民间如今对李世民那叫一个感恩戴德,都说李世民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圣君,这让李世民很是志得意满。

        这会儿听到妻女在玩笑,李世民更是心情愉快起来:“观音婢,丽质,你们刚刚再说什么呢?”

        长孙皇后笑道:“丽质做了一身骑服,也给臣妾做了一身,说是要让臣妾带她去射猎,玩马球呢!”

        李世民也来了兴趣:“射猎,这个好,朕也有一阵子没去过了,要不,找个时间,咱们一块过去!”

        在这种事情上,长孙皇后肯定是不会扫了李世民的兴致,这个时代皇家行猎并不会太大动干戈,上林苑离得又不远,这里从秦汉时候开始,一直就是纯粹的皇家园林,所以不用担心劳民伤财。

        这个消息传到后宫,顿时一帮人都乐坏了,这年头是真没多少娱乐活动,别看风瑜如今出宫次数不少,但那是因为长孙皇后是她亲娘,她一般一开口,长孙皇后没有不允许的,但是其他皇子公主可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他们可没这个机会经常出宫,何况还是行猎,甚至连同几个宫妃都心动了,跑到长孙皇后这边来打听消息。长孙皇后在这种事情上一向大方,因此都答应了下来。

        李世民的后宫几乎是出动了一半,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一帮半大的孩子骑着小马在上林苑跑来跑去,大一点的已经带着侍卫追着兔子麋鹿之类的到处跑了,像是杨妃她们,就算是不亲自下场,找个阴凉的地方喝茶聊天也很惬意。李世民更是大发神威,虽说不至于箭无虚发,但是也是收获不少,到了中午,长孙皇后他们就吃上了李世民打到的鹿肉。

        风瑜还求得了李世民的许可,可以跟一帮姐妹经常来上林苑玩,顺便训练一下马球技术。李世民并不会觉得公主就得做什么淑女,他觉得自家女儿就算是都跟平阳昭公主一样,也不是不行,因此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只弄得一帮皇子都羡慕嫉妒起来。毕竟,公主们可以三五不时地逃课,愿意怎么玩怎么玩,他们这些皇子课业还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休沐日,是真没多少空闲的时间。最受宠的李泰壮着胆子跑过来求李世民,让他们休沐日的时候也能来上林苑练一练骑射,李世民心情好,也都答应了下来。

        李世民没能开心多久,很快,派出去监视杜荣赵浩的人又带来了一条坏消息。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9837/99837387/88227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