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综穿]公主难当 > 第72章 我给二凤当公主14

第72章 我给二凤当公主14


在知道杜荣又结交了一个新朋友之后,  一帮二代们都很感兴趣,毕竟,能被杜荣看上的朋友都颇有些才干,  不管是正经的才能还是歪才,  但是总归是能干事的人,最重要的是,能带着大家伙发财。

        这年头,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一帮二代们小钱是有的,  但是论起大钱,那真的是拿不出来,  但是跟着杜荣他们,虽说很多时候就是小打小闹,不过还真是搞出了不少钱来,一个个如今出手大方了许多,甚至几个毛还没完全长齐的家伙,  硬生生将平康坊那边的物价都太高了。平康坊就喜欢他们这种小年轻,稍微给点甜头,再刺激一下,一个个花钱眼睛都不眨,  而且也就是沾点小便宜,毕竟,都是一帮小孩子,真要是流连平康坊,  弄坏了身子,只怕回头他们的家长就能打折了他们的腿。

        这会儿大家对于发财这种事情都很有想法,既然有了个新朋友,  说不定就有了新财路,因此,约了个时间,就直接奔上门去了。

        那位穿越者姓刘,父母在的时候小有资财,人到中年才生了这么个宝贝疙瘩,额外花了五贯钱找人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刘遂,说他以后不管干什么都能称心遂意,将老两口乐得跟什么异样。

        刘遂前身其实过得还是挺顺遂的,但是先是他娘病了一场没了,他阿耶也没续弦的意思,他大姐带了他一年,后来被他阿耶做主嫁了个小吏,有着姐姐姐夫的照顾,他们家日子过得算是周围人群中比较好的一个,就在前年的时候,他阿耶也过世了,没办法,这年头的人均寿命在这里,他阿耶五十多岁的人了,在这时候都算得上是长寿了。

        刘遂原身没了父母,虽说不至于变成什么浪荡子,但是以前一直是被父母庇护,还有姐姐姐夫帮忙,所以一直没能真正支棱起来,结果之前跟一个地痞无赖有了点口角,那地痞无赖可不是什么讲道理的人,直接加以老拳,将他揍了一顿,掏走了他兜里的钱,还直接把他往墙脚一丢,结果他一头磕在墙上,魂飞渺渺,醒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是穿越者了。

        作为一个游戏宅,让他在网上指点江山,一边操作一边祖安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要说他有多少可以挣钱的知识,呃,熟知狗策划的套路算不算?反正他搞游戏直播的时候,总要问候几句狗策划的!不过,穿越者嘛,就算是不懂什么,但是他也能吹啊,之前玩过不少战略性游戏,站在战略性的问题上吹牛皮还是很会的。尤其一帮勋臣之后,就算是不学无术了点,但是跟着长辈耳濡目染,总是知道一些兵法谋略的,如今听着刘遂各种吹牛,还真有些惊为天人。再听说刘遂想要进军中发展,毕竟,有道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突厥辱大唐太甚,他做梦都想要一雪前耻,教突厥做人云云。

        他这般一表态,一帮子二代纨绔恨不得拍着胸脯表示,哥们你想要入伍,没问题,咱们哥几个别的本事没有,这点能耐还是有的,只要你愿意,起码给你个什长当一当,若是你再表现出一点勇武来,那很快就能更进一步。当然,想要再往上,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遂需要的也就是这个机会而已,一听说如今其实大唐边境上也不算太平,明面上没有什么战事,但是边境那边,无论是突厥还是吐谷浑,或者是吐蕃,都不是很消停,所以,想要捞取军功,如今就有机会。

        刘遂当下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就想要这个锻炼机会。结果这位兴冲冲地准备好了战马,还有配套的长矛弓箭,拿到了任命书之后,就发现,自个的金手指不见了!

        老实说,风瑜在捕捉到这个金手指的时候,还是很诧异的,这位不会是被投放错了地点,正常情况下,这种金手指最好是在战乱的时候使用,像是放在大唐,再不济,玄武门之变前夕捞到这么个金手指,都能投靠李建成来个惊天大逆转。要是再往前十几年,赶上天下大乱的时候,那真的可以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如今这天下说不定不姓李改姓刘了!可惜的是,这位是真的生不逢时,除非他有这个本事,自个跑到突厥那边去,但问题是,连玄奘和尚想要去西天取经都得偷渡呢,他一个初来乍到,习惯了后世的导航,到了荒郊野外都未必分得清东西南北的穿越者,想要跑到突厥去,不怕路上就被人当做是奸细宰了吗?

        刘遂很想打退堂鼓,可惜的是,若是任命书没下来,这个退堂鼓还是可以打一下的,但是,任命书已经下来了,那么他再想要退缩,那就是以逃兵论处,不管是什么时代,抓到逃兵,都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唯有这般,才能严振军法,免得其他人也有样学样,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刘遂只得硬着头皮进了军中。

        好在大唐军中对于他这样的新兵蛋子还是很负责的,看他一副没经过训练的模样,在让他上战场之前,先来了一通含金量十足的训练,总算是让他有了点正规府兵的气象,只是,没见过血终究还是新丁,在战场上,死得最多,死得最快的也就是这批人,也不知道刘遂能不能真的在战场上闯出名声来了。

        风瑜对于这个倒霉鬼并没有什么同情之心,很多穿越者都是这样,自个其实没有多少本事,全凭着金手指就能横冲直撞。问题是,白来的金手指都是有坑的,你就算是一开始能顺风顺水,但是到了后来,不知道多少穿越者被坑得不要不要的,可惜的是,到了那个时候,后悔也晚了!

        李世民对于刘遂还是抱有一定期待的,毕竟,他见识在那里,别说是有什么帅才了,就算是将才,李世民也是愿意给他机会的。没办法,老一代的将领都开始变老了,像是李靖,真正成名的时候都四五十岁的人了,他还能上几年战场呢?李世民自个都三十多了,当年活跃在反隋战场上那批人,如今都不年轻了,偏偏他们的孩子里头,在各方面能比得上自家父亲的,其实也有限。而且,这些二代们一直养尊处优,真到了需要他们上战场的时候,能不能靠得住还是个问题。何况,李世民也不愿意让兵权一直就在这几家人手里,所以,他需要给军方引进新的血液。刘遂既然是异星降世,总该有些本事,不能让他在起步阶段就半途夭折了。

        大唐跟突利和颉利的结盟都还算是顺利,今年草原上是真的倒霉,原本草原上降雨量就很小,结果该下雨的时候一滴雨都没有下,原本丰美的草场长出的草瘦骨伶仃,一看就营养不良,这样的水草哪里养得起那么多牲畜。何况天气暖和起来之后,牛羊马匹还要□□产崽,没有足够的食物,不少原本应该能够生下强壮幼崽的母牛母羊连崽子都没保得住,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利颉利他们甚至不得不骟掉了一部分牲畜,免得它们因为失去幼崽再次发情。

        没有水草,母羊母牛母马自然也没法产出足够的奶水,别以为游牧民族都是吃肉,实际上他们的主食是各种乳制品,便是突厥的贵族也不能保证经常有肉吃。如今草原上就是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没有足够的草场,就养不起足够的牲畜,不得不骟掉杀掉一部分,牲畜少了,奶水也少了,牧民们的食物也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部族的生存,他们只能去抢夺其他草场,自然也就打起来了。

        他们不是没想过南下,但是,大唐如今也穷,而且也防范得紧,最重要的是,大唐也没水草供那些牲畜吃,如今大唐跑出来,表示你们没吃的,不要紧,我们可以给你们粮食,但是你们要用牲畜来换,毕竟你们本来就养不起这么多的牲畜,给我们也能减少你们的负担。

        大唐虽说有趁火打劫的意思,但是诚意还是可以的,起码比那些走私商人要厚道一些,那些商人碰到这种情况,更是要敲骨吸髓,不将利益争取到最大,都对不起他们来了草原这么一次。

        虽说从大唐得到了不少物资补充,但是,打还是要打的,就像是大唐有钦天监一样,草原上也有萨满,这些萨满并不是光知道跳大神搞封建迷信,他们同样对于草原上的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所以,他们也知道,草原上将来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干旱,何况还有蝗虫呢?这些蝗虫所过之处,简直是寸草不生。所以,为了来年不被饿死,如今还是得打,不管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草场,还是干脆死掉一部分人口,降低一下部族的生存压力,这一场仗都不得不打。

        老实说,在知道草原上的蝗灾带来了多大祸害的时候,大唐这边群臣真的是心有余悸,大唐这边之前用虫卵换粮食,后来在北方的飞蝗开始南下的时候,朝廷又用尽手段,命人扑杀飞蝗,百姓同样可以用蝗虫来换粮食。虽说兑换比例比起虫卵要低一些,但是总比没有来得好。好在这些飞蝗在北方肆虐了一番之后,因为大家的扑杀还有本身寿命已经到了的关系,没有真正成为无法挽回的灾害,这也让大唐这边松了口气。但是,这些飞蝗在飞过来的过程之中,肯定又产下了不少虫卵,这也让朝廷头疼不已。只要干旱不结束,蝗灾就很难解决。多下几场雨,冬天的时候再冻一冻,大部分的虫卵都会被淹死冻死,偏偏朝廷这边无论怎么花式求雨,老天爷就是不给面子。

        关中这边好的是水车筒车都架设起来了,各个地方也在卖力地开挖沟渠,加上朝廷还会持续用虫卵换粮食,明年应该就不会有这样的麻烦,但是,北地那边就没这样的好事了,那边原本河流就不多,老天爷再不降水,那真的是要逼死人的节奏,再加上蝗灾可能会反复,朝廷必须做好继续赈济北方的准备。

        好在百姓没钱,有人有钱啊,从突厥交换过来的牲畜,才入了关,就已经被人盯上了。

        朝廷也大方,就在北地将大多数牲畜给处理了。牛穿上鼻环稍微训练一下就能做耕牛,做不了的,直接宰了吃肉也没问题,这年头,能吃得上牛肉的可没多少人,那些北地豪族还是愿意出这个钱的。当然,也不能都给这些豪族了,玄微虽说没有搞出曲辕犁来,但是他将现有的犁改了一下结构,提升了其深耕的能力,北地冬天本来就种不了粮食,正好将地深耕一下,再将土块敲碎一点,以北地冬天的气温,足够冻死那些虫卵了!这些就可以分配到各个村子里面去,当然不白给,包括新犁在内,需要分期付款。至于羊,先剃了一次毛,同样就地卖了,普通百姓也可以掏钱牵两头羊回去,自家养着,回头剃了羊毛,朝廷会收。

        但是对于大宗交易,朝廷就不要钱了,明确只能用粮食来换,没有粮食,那么,朝廷宁可将这些牲畜杀了做成肉干。这年头就是这样,普通百姓家里能有一个月的存粮就算是好事,那些世家豪族,家里不囤个够一大家子吃十年的粮食,都不好意思出门。北地原本民风就彪悍,因为土地贫瘠,很多人家根本不靠着种地过日子,一个个都想着打仗,打仗好啊,不光有军功,还有战利品。如今有突厥的良马,大家自然是愿意购买的。尤其是那些中小家族,不光是给自家子弟买,还要给乡党买,等到真的跟突厥打起来的时候,带着一帮有马有兵器的乡党,起步就是小军官,自然更容易立功。所以,牛羊可以不要,马大家都是抢着要的,何况,朝廷马政一直没有松弛,养马朝廷还有补贴呢!靠着这样的手段,朝廷不光是跟突厥交易的粮食,连同来年赈灾的粮食也准备好了。

        李世民收获了许多钱粮,更多的还是民心,如今大家都不再提什么玄武门了,说白了,皇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大家其实早就习惯了,南北朝结束也没多少年,现在还有不少人活着呢!那会儿乱七八糟的事情还要多呢,比如说北齐姓高的那一家子,简直是人均神经病。另外,对于底层来说,他们根本不会关心到底是谁在当皇帝,像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比如说岭南乃至西南一些犄角旮旯里头,大家大概根本没意识到这些年已经连续换了好些个皇帝,说不定在他们心里,皇帝还姓杨呢!所以,像是穿越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古代某个穷山村,开口就问如今是哪个皇帝在位,根本就是不正常的事情,熟识的人听了都会觉得不对劲。李唐建立之后,对于关中以外的地方,大家也不知道李建成是谁,只知道换了个皇帝,既然如今这个皇帝对百姓还不错,总是减税减负,总给大家送好处,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自然是愈发志得意满起来,在朝堂上说话的声音都响亮了许多,这也导致了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如今也变得谨慎了起来。他们一向很识相,像是杨广在位的时候,一帮世家官员背地里头各种捣鬼,恨不得明面张胆地在家谋反,但是在朝堂上,一个赛一个会溜须拍马,总之,谁也不是傻子,除非有牺牲自己的必要,否则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都是基本操作。

        与这些人相对应的是魏征,魏征这家伙,该拍马屁的时候从来没耽误过,但是,在其他事情上,他一直致力于给李世民搞不痛快。

        魏征其实是个能臣,这位真要算起来,也是侍奉过好几个君主的了,当初魏征就很看好李建成,他给李建成出了许多主意,比如说,早点干掉李世民,可惜的是,李建成就是不干啊!李世民留着魏征,也就是留着一个牌坊,意思就是自己还是很有容人之量的。但是,魏征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贰臣,甚至是三臣,你凭什么爬到早早就从龙的人身上呢!李世民身边又不缺什么能臣干臣,所以根本不需要像是齐桓公一样,尽管管仲几乎送了自己的命,但是,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他只有重用管仲。魏征又没有管仲之才,李世民身边能人辈出,所以,魏征的价值就变成了诤臣。也就是说,他的任务就是唱反调,泼冷水。

        魏征如今也不求自己能实现什么政治抱负了,他如今也就是求一个青史留名,以一个诤臣的身份,所以,但凡是李世民有什么行差出错的地方,魏征肯定会抓住不放,甚至还要扩大化,总之,非得让李世民不痛快不可!

        像是如今李世民被民间的好评冲昏了头,魏征直接就将他比作杨广,杨广当年刚刚登基的时候难道不是明君吗?甚至,杨广的登基还没有李世民这样的诟病呢!毕竟,杨勇是杨坚废的,至于杨坚的死到底跟杨广有没有关系,那也一直以来不是什么确定的事情。李世民却是明确杀了亲兄弟,逼着亲爹退位的。杨广登基前几年还万国来朝呢,你现在还没到这份上,就开始飘了,别搞到最后还比不上杨广!

        别看李世民登基之后,许多事情都在抄杨广。但是就像是汉朝将秦律修修改改拿出来用,嘴上喊着秦朝都是□□,其实自家拿了也就是稍微修改了一下,甚至直接沿用一样,李世民也不承认自己是在抄杨广,杨广是隋炀帝,自个呢,肯定是千古明君,谁抄啦!连借鉴都不是!杨广干成的事情朕要干成,杨广干不成的事情,朕也要干成!

        总之,李世民被魏征喷得不轻,怒气冲冲地就回了后宫。风瑜就见识了一下长孙皇后的厉害,长孙皇后真的是将李世民拿捏得死死的,李世民好名声,一直以来就是要做明君,所以,长孙皇后就拿这个来劝李世民,李世民虽然心里将魏征杀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是这会儿气也消下去了。

        风瑜抱着如今已经对外界非常好奇的李治,笑眯眯地看着长孙皇后将炸毛的李世民的毛给捋顺了,然后又其乐融融起来。

        结果等到长孙皇后去更衣,李世民又暗搓搓地看向了风瑜,有些贼兮兮地说道:“丽质啊,等着瞧,魏征这个老村夫,阿耶定然哪天要给他一个好看!”

        李世民从来不是什么宽宏大度的人,或者说,当皇帝的人,一般就没有真正宽宏大度的。论起大度,赵祯够大度了,被唾沫星子喷到脸上都不发火,结果他除了个仁宗的庙号之外,又得到什么了?儿子死了一个又一个也没法追究,女儿所托非人,最后也只能是忍气吞声,连同后宫妃嫔给他戴了绿帽子,最后也只能是将人撵出去。这哪里是个皇帝,简直是忍者神龟!

        李世民留着魏征,说什么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就是个冠冕堂皇的废话,关键还是为了刷名声,证明自己有容人之量。但是魏征呢,家国大事也就算了,小事上头也跟李世民上纲上线,你难道是头一天知道李世民是什么人的吗?你以为人家叫李世民一声圣上,他就真是什么圣人了?

        风瑜可不想在李世民那里摆什么贤良识大体的印象,她笑嘻嘻地说道:“女儿觉得阿耶且舍不得呢!”

        李世民听得一愣,然后笑道:“丽质你说得对,一时半会儿朕还真舍不得杀这个魏征!”毕竟,这朝堂上可没有第二个不怕死甚至是故意找死的魏征了!

        一个强势的君主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他们强势惯了,也成功惯了,所以下面的人只会异口同声地说皇上圣明,久而久之,也就真觉得自己永远圣明不会错了!远的不说,杨广不就是这样吗?

        李世民对自己还是有数的,他需要有人经常给自己泼泼冷水,魏征的存在就很必要,这就是个犟骨头,所以不用担心哪天魏征变圆滑了,反过来给自己拍马屁,因为真到了那个时候,李世民就觉得魏征没什么用处了!

        长孙皇后可不知道自家丈夫跟女儿在说什么,回来之后还笑道:“丽质越来越懂事了,要不是有她帮着搭把手,稚奴也没这么乖巧!”

        李世民笑道:“那真是辛苦丽质了,观音婢你这些年也是辛苦了!”

        长孙皇后也是一笑:“臣妾辛苦什么,这些日子可是松快了许多,丽质还总是拉着臣妾蹴鞠,击球,要不是前阵子比较热,丽质还说要去上林苑打马球呢!不过,经常这么动一动,人的确松快许多!”

        李世民点了点头,叹道:“可不是,我前些年经常在外,那会儿真是精力充沛,如今才多长时间,现在身上就有赘肉了,有的时候坐久了,感觉身上的骨头都僵了!”他对此是真的有些遗憾,李世民在一众皇帝之中,绝对属于会玩会折腾的那一批,都到晚年了,还搞御驾亲征呢!

        风瑜这会儿干脆建议道:“我之前跟着阿兄他们在外头,听说前阵子孙神医就在钟南山呢,孙神医如今可是年纪不小了,却还能翻山越岭,到处云游,采药义诊,可见孙神医养生有方,阿耶,咱们不如将孙神医请来,向他请教一下养生之法?”

        李世民不由有些心动,做皇帝的人,就没有不想长寿的,唯有活得长,才能更长时间掌控皇权。李世民对孙思邈的大名也是闻之已久,孙思邈算起来都是北朝那会儿的人了,算一算时间,如今就已经是古稀之年,结果如今还活蹦乱跳的呢,可见定然有长寿之方,当下便命人去查访孙思邈的消息,准备将人请到宫里来。

        实际上,孙思邈这个时候就在终南山中,身边还有个看上去像是刚还俗和尚一样的年轻人。这位就比较稀罕,他以为自己是身穿。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相比较起将灵魂投入到一个时空,将肉身送到另一个时空可就困难多了,这里面有着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那些非法穿越机构来说,复制一个身体比制作一个金手指还要便宜一些。说白了,对于懂行的人来说,人体真没什么稀罕的,无非就是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体而已。当然,这个叫做林淼的年轻人自个并不知道,他只记得自己是个驴友,爬山的时候遇上泥石流,躲避泥石流的时候不小心失足从山上滚了下去,醒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在终南山中了。

        林淼上辈子就是医学院毕业的,在医院规培了几年,遇到了不知道多少乱七八糟的事情,只觉得实在是折寿,最后干脆改行加入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虽说应酬多了点,但是起码不会遇到那些将医生当服务员的奇葩,而且赚得也比一般的医生多。他之前谈成了一个大单子,得了一大笔奖金,还有一个带薪假期,便准备出去玩一玩,哪知道就遇上了这种事情呢!

        这位自然也是有金手指的,这个金手指更是简单粗暴,直接就是签到系统,不过前提是,他需要得到孙思邈的认可,要不然的话,他在这个时空就是个黑户。当然,他若是得到孙思邈的认可,那么作为这个时空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系统就能以孙思邈为节点撬动这个时空的本源。

        不过,孙思邈虽说很是和蔼可亲,但并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人,他有着一副医者仁心,所以,在发现林淼晕倒在山中的时候就将他救了起来,但是,林淼那个模样,却让孙思邈有着极大的违和感,孙思邈是个道士,这年头,道士跟和尚那是非常不对付的。当然,如果说一开始,孙思邈还以为林淼是因为没有度牒,不得不还俗的和尚的话,等到林淼醒过来之后,孙思邈就不这么想了。因为林淼怎么看都不像是正经的大唐人。

        林淼为了取得孙思邈的理解,自然将自己后世学到的一些医学观点跟孙思邈进行交流。孙思邈虽说并非什么固步自封的性子,但是后世的医学其实是建立在解剖学上头的,孙思邈听了之后,就很怀疑林淼解剖过不少尸体,当然,孙思邈也没冤枉过林淼,后世的医学生,多半是要上解剖过的,没真正跟大体老师亲密接触过,你还想当医生?孙思邈自个即便是经历了多年战乱,也没做过这样的事情,他更擅长的是针灸还有用药,对于人体的理解大概就是因为拯救过不少伤员,像是战场上,多得是那种被开膛破肚,露出了内脏的伤势。这种一般情况下根本治不好,孙思邈也是借着这些机会,才对人体有了足够的了解。但是这个年轻人呢,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多岁,也就是之前战乱的时候,他也就是十几岁的样子,他那个时候难道也在战场上行医吗?所以,孙思邈很怀疑林淼这些年天下太平了,还在干这种解剖尸体的事情,这无疑触碰了孙思邈的道德底线。

        因此,尽管孙思邈对林淼口中的细菌、病毒还有人体免疫系统之类的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林淼喊着要拜师的说法,孙思邈真是不敢同意,自己一辈子的清名,可不能毁在林淼身上。

        林淼却也没觉得奇怪,他只当是这个时候对于弟子的要求比较高,又不是后世,都是二十岁左右考上医学院的年轻人才开始学医,等到医学院学到一定程度之后,一边深造一边在医院规培,然后才正儿八经地认一个或者是几个老师跟着学。如今,绝大多数职业,找学生或者是学徒,那都是从小开始培养,弟子有的时候比儿子还要亲近。林淼都这个年纪了,才喊着要给孙思邈做学生,孙思邈肯定是要考虑一下的。孙悟空学本领,还要先在方寸山等上七年呢,他这点时间算什么。

        因此,林淼在孙思邈这边就表现得非常殷勤,虽说还没被孙思邈收为弟子,已经将自个定位在学徒上了。这可是药王孙思邈唉,别说他是开启系统的关键了,就算不是,林淼也是很愿意给这位中医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近乎是承上启下人物的老前辈鞍前马后的。

        孙思邈这边还在犹豫不决,毕竟,林淼的那些医学知识真的让孙思邈心里痒痒,像他这样的名医,自然不可能真的觉得医术就是这样了,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在不断寻求进步的。孙思邈如今还在考虑着编纂一本《千金方要》,不过如今还在收集药方阶段,能够得到更多的医学知识作为补充,对于他的千金方要也有着很大的作用。至于林淼的殷勤侍奉嘛,在孙思邈那里反而没什么,孙思邈本身出身就不差,在家的时候也是仆役成群,后来出家之后,身边也有道童伺候,后来靠着医术成名,很快又被各种达官显贵奉为上宾,毕竟,普通的大夫对于这些人来说的确不算什么,而孙思邈这样的神医就不一样了,那是好几个皇帝都确认过的神医,认识这样的神医,是能救命的,自然大家都要客气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思邈到了什么地方,只要他愿意表露身份,谁不将他当做贵客捧着呢?相比较起来,林淼那点本事,还不如后世人家的保姆专业呢!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朝廷愿意,他们能够动员的力量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李世民这边才下了命令,叫人在终南山中打探孙思邈的下落,没多久,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毕竟,孙思邈虽说很多时候都在荒郊野外采药,但是他并不是真的离群索居。他既是医者,也是道士,终南山这边几乎算得上是道家圣地了,尤其,老子西出函谷关,关尹就在终南山留下了楼观道的道统。孙思邈要来终南山,难免要跟这边的道士打交道。毕竟,他是药王,又不是神仙,他也得吃喝拉撒,一些事情也需要其他人帮忙,而找楼观道的道士,无论是帮忙还是挂单,都是非常方便的事。而楼观道嘛,当年岐晖就是老李家的坚定支持者,后来又坚定地站在了李世民这边,李世民上位之后,他们跟李唐上层的关系愈发密切起来,李世民找他们打听孙思邈的下落,自然是一打听一个准。

        孙思邈其实不喜欢跟皇家扯上关系,当初他也给杨坚看过病,结果杨坚就想要留他在太医署,但是对于孙思邈来说,在太医署才能见到几个病人,哪有给他提升医术的余地,所以自然是拒绝了。当时杨坚没说什么,但是后来动不动就满天下找他的下落,弄得孙思邈烦不胜烦!

        但是,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做皇帝的是李世民,人家还年轻,孙思邈现在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活得过李世民,因此,他得了楼观道传来的消息之后,犹豫了一下,只得表示自己会进宫一趟。

        然后,风瑜就见到了一个自个送上门来的穿越者。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9837/99837387/88227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