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综穿]公主难当 > 第112章 我给小猪当公主30

第112章 我给小猪当公主30


上层的繁荣盛宴对于中下层来说,  同样有着不小的好处,起码商业再次变得繁荣起来。之前刘彻搞什么告缗令,另外,又征收什么车船税,  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税中,  真的将那些商人搞得怨声载道,以至于商业整体都变得萧条起来。如今上层对于各中奢侈品有了巨大的需求,  少府肯定是供应不了的,  毕竟,  少府还得供应皇室乃至军队的需求,因此,  根本抽调不出太多的资源出来,  供应上层那么一小撮出得起钱的人就可以了,至于中下层,  你们自个去想办法!然后,  一些商人就死灰复燃了!虽说朝廷各中征税,  但是这中奢侈品本来利润就很高,  即便朝廷征税,  依旧还有很高的利润,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其中,  便是一些普通商人也能分上一杯羹。他们一个个脑筋也很灵活,  之前被刘彻驱逐的方士直接被那些商人请了回去,  让他们去考据那些神仙吃什么、喝什么、住什么、用什么,然后搞出来找人吹嘘一下,很快就客似云来。

        刘彻都被这奇怪的发展给搞蒙了,他琢磨了半天,  看向了一边的桑弘羊:“桑卿啊,你说,洛邑公主是有心还是无心啊?”

        桑弘羊一向自负,可不觉得一个公主能有这么长远的眼光,当然,谁都知道刘彻宠爱洛邑公主,因此,便低头说道:“陛下,不管公主是有心还是无心,总之公主殿下是有福之人才是真的,若非公主殿下突发奇想,也难有近日之盛况!”

        刘彻一听,顿时乐了:“不错,朕这位洛邑公主的确是有福之人!”风瑜搞出来的这一套,在宫里也是很有市场的。像是郑夫人那边,就搞了个《楚辞》专场,将宫里的宫女打扮成了楚辞里面的神仙形象,像是什么大司命、少司命、湘夫人之类的,很是讨了刘彻的欢心,刘彻显然很喜欢这中套路,虽说没有宠幸郑夫人,却也宠幸了郑夫人宫中的几个宫女,很是过了一把瘾头。之后宫里头便流行起了这样的把戏,有着这样的珠玉在前,钩弋夫人还想要借助那点把戏让刘彻动心,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今有钱了,刘彻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当下就决定再次东巡封禅,好让沿途汉家子民都能得到自己这个天子的恩泽。

        刘彻一旦下了决心,那么大家都没办法,像是他之前,琢磨着霍去病都封狼居胥了,自个这个做皇帝的也不能落下,因此就跑去巡幸泰山,虽说没像是始皇帝一样,遇上各中意外,但是,他寄予厚望的霍嬗死了。刘彻一直觉得这里头有阴谋,毕竟,谁都知道他想要培养下一个冠军侯,但是不管是军方还是主和派,大概都不会希望再来一个新的冠军侯出现,毕竟,跟其他将领相比,横空出世的霍去病简直如同大日横空,将他们比到了泥地里,有一个霍去病已经是他们的不幸了,再来一个,岂不是更悲哀?

        其实刘彻完全是疑神疑鬼,霍嬗原本年纪就还小,跟着刘彻一路舟车劳顿,哪里受得了,在外头也没有机会得到很好的修养,身体自然吃不消。但是刘彻这个人几乎从来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在他心里,自己是不会有错的,有错的都是别人,所以,霍嬗的死都是有人要跟自己对着干,自己肯定是没错的,因此,他回头就找了借口,收拾掉了几个自己觉得有嫌疑的官员。但是,他并没有觉得封禅有什么问题,所以,他闲着没事,就想要东巡,尤其如今手里再次有钱了,当下就愈发待不住了。

        很快,刘彻在朝堂上宣布要再次东巡封禅,除了少部分人劝阻之外,其他人都在各中欢呼鼓舞。他们当然愿意欢呼,刘彻每次东巡,其实都是在撒钱,到处赏赐酒食爵位,还有就是减免赋税。实际上,真正能得到好处的很少会是底层的百姓,而是当地的官员尤其是大族。官员们可以趁机逢迎讨好,大族可以从中渔利,一方面哪怕只是像东巡的队伍出售粮食酒水,都是一大笔钱,另一方面,刘彻赏赐的东西,大头也都是落到了这些人手里,还有就是,他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征发徭役,向下摊派,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自然巴不得刘彻年年东巡,岁岁封禅。

        刘彻很难体会底层的痛苦,见群臣都是一副欢呼雀跃的样子,自然觉得这事没问题,自然觉得自己英明神武,当下就命人紧锣密鼓地准备了起来。

        陈阿娇如今也很乐于出门,一听说刘彻要东巡,当下命人传话,表示自己和女儿也要去!刘彻犹豫了一番,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当然,陈阿娇跟着出行,只能是以翁主的身份仪仗,陈阿娇对此却是毫不在意,要不是跟刘彻有了一个女儿,她真觉得自己跟刘彻早就不该有什么关系了。作为翁主,她是一个独立的贵族女性,而若是作为一个后来也没正经册封的废后,她就是刘彻的附庸,那不是坑嘛!

        风瑜这边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她本来就是公主,跟着出巡并没有什么阻碍,不过,之前别说是公主了,连皇子都没这个机会,如今却戴上了洛邑公主,顿时一行人愈发深刻地认识到这位公主的得宠。

        刘彻要出巡,自然是要让太子监国的,这也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说刘彻对太子满意,却经常会有些训斥之言,要说刘彻对太子不满,偏偏这中时候放权也放得很痛快。尤其刘彻早就把丞相玩成了一个摆设,就刘彻上台这么多年,光是获罪被杀的丞相就好几个了,以至于到了后来,人人畏惧丞相之位如虎,一听说要选新的丞相,几个有资格坐这个位置的就恨不得直接将自己埋了,免得不光自己到时候要倒霉,还要遗祸子孙。

        所以,到了后来,所谓的丞相已经没有之前曹参那样能一口唾沫星子喷到天子脸上的本事了,一个个都成了应声虫,总之,刘彻怎么说,丞相怎么做,自然丞相留在京中,也没有制衡太子的能力和勇气,所以可以说,朝政虽说不至于尽数托付给太子,其实也差不多了!

        但是,话是这么说,刘彻这样的人,本来也不可能完全放权,虎符这么重要的东西还是要放在自己身边的,真正重要的国家大事,也只会送往东巡的车队里,还是得让刘彻决断。

        卫子夫在知道陈阿娇居然能随驾出行的时候,整个人简直就像是从醋缸里面捞出来的一样,好在她还算是有理智,最终只能是当做什么也没发生,她对陈阿娇以前还有些忧虑,生怕某一天,陈阿娇杀回来,重新坐回椒房殿的位置上。但是,如今,她在看明白了陈阿娇的作派之后,她就只剩下羡慕了。陈阿娇看开之后,是真正洒脱的人,她如今真的是从心所欲,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反倒是自己,即便是身份地位出现了天差地别的变化,一辈子也还是被各中各样的东西桎梏。归根结底,自己想要的实在是太多了,但是,陈阿娇失去了皇后的位置,她还能做翁主,自己要是失去了这个位置,只会一无所有。

        所以,在卫少儿跑到宫里在自己耳边说些有的没的的时候,卫子夫果断阻止了卫少儿。卫少儿在兄弟姐妹里头,虽说不至于是最蠢的一个,但是,她也绝不聪明,以前还有一张还算是不错的脸蛋,如今连这个都没了。要不是陈掌自个也没多大本事,一切都得依靠卫家,卫少儿在陈掌那里地位也堪忧。毕竟,美貌的草包可以当花瓶,已经枯萎的草包当摆设都嫌碍眼。

        卫子夫拿了一些财物将这个姐姐打发了,然后整个人都变得很疲惫。他们母子如今背负了太多人的命运,随着卫青的身体每况愈下,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撑几年,以前卫家人有什么麻烦都是去找卫青,如今大家都跑过来找卫子夫,卫子夫顿时就知道,卫青这么多年到底面临了什么样的压力。卫家几代人的精华都落到卫子夫和卫青再加上一个霍去病身上了,其他那些人,庸碌也就算了,偏偏穷人乍富,一个个都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根本意识不到卫青和卫子夫身上背负了什么样的压力,只觉得家里出了个大将军,出了个皇后,出了个太子,就能万事无忧,可以尽享荣华富贵。

        卫青原本想要将这些亲人安置在自个封地上,毕竟,就算是他们在封地上欺男霸女,横行霸道,总归有卫青的人帮着收拾首尾,但是,长平哪里有长安繁华富贵呢?因此,他们根本不可能老老实实待在封地,有点机会就往长安跑。加上还有个搞不清楚情况的卫少儿,大概以为在长安就跟在乡下一样,谁家人多势众,说话就有分量。真要是这样的话,吕家当年难道不比如今的卫家人多势众,当时各个诸侯王都不得不娶吕氏女为王后,吕家的人还有姻亲占据了半个朝堂,最后又如何呢?人家起码还有几个能干的呢?而卫家呢?窦家显贵不是因为出了个皇后,而是因为出了个太后,自己还不是太后呢!

        当然,羡慕归羡慕,让卫子夫跟陈阿娇换一换她肯定是不乐意的,毕竟在她看来,陈阿娇是在走下坡路,刘彻活着的时候还能纵容她,等到刘彻不在了,她这样尴尬的身份,还能如何呢?

        卫子夫觉得,如今自己的竞争对手其实也就是一个郑夫人了,王夫人当年再如何,刘闳已经死了,王夫人没了这个指望,很快就抑郁成疾,以齐国王太后的身份下葬。而最为盛宠的李夫人已经死了,那么,她留下的孩子就算是还能得到刘彻的一些眷顾,但是架不住李夫人的兄弟是坑货。刘彻在李广利身上不知道费了多少力气,结果李广利这厮就是个糊不上墙的,最后居然只落了个贰师将军的名头。而且这个名头其实还很有笑话的意思,毕竟,这位当年实在是逼得没办法了,才攻下了西域一座城池,捞到了这个职位。因此,即便是在军方,李广利的名声和地位依旧不怎么样,尤其,这位也是外戚出身,跟卫青比起来,太拉胯了!

        当然,李广利自个不这么觉得,他觉得熬死了卫青,自己就是外戚第一人,因此,一心想要将自家外甥拱卫到皇位上去,可惜的是,刘彻对他已经没多少耐心了,要不是李广利如今不敢犯错,刘彻真的很想让这个便宜小舅子滚蛋,免得侮辱了李夫人留给他的良好印象。

        卫子夫对那几个皇子都不放在心上,但是郑夫人不一样,这位别看对椒房殿一向恭敬,家族作为外戚,也一向恭顺,郑家没人在朝中担任什么要职,但是并不代表郑家没什么影响力。实际上,郑家跟大农令关系很好,毕竟都是商家出身,对于刘彻搞出来的一系列针对商人的政策,郑家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表示赞同。因为他们已经脱离了商人这个阶层,已经变成了士族,那么,自然要跟商人这个阶层表示切割。当然,立场上的切割归立场上的切割,但是利益归利益。郑家说是士族,名义上是不做生意了,但实际上,这怎么可能呢!像是桑弘羊,景帝年间就入仕,多年来跟在刘彻身边,虽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侍中,但是人家待在刘彻身边,算是天子近臣,桑家能没捞到好处?甚至,因为桑弘羊的缘故,他们在关键时刻总能站队正确,因此,一直以来,家产简直是蹭蹭蹭往上涨,如今俨然是一方豪族了。郑家也是一样,郑夫人虽说如今不得宠了,但是人家还有两个外甥呢,将来就是两个诸侯王,谁没事会得罪两个诸侯王的舅家呢?

        郑夫人虽说平常的时候,丝毫没有显露自己的野心,但是,卫子夫却不会相信郑夫人没有野心,真要是没有野心,为什么不让刘显封王就国呢?而且如今都这个年纪,年老色衰了,居然还想尽办法讨好刘彻,这次差点就想要让刘彻带着刘显一块出巡,可惜的是,郑夫人做事一向谨慎,卫子夫想要敲打一下都找不到理由。

        实际上,郑夫人远没有卫子夫想得那么淡定,她琢磨着似乎就是在这一次东巡的时候,刘彻遇到了钩弋夫人,心里真的是百爪挠心一般,焦躁不已。

        陈阿娇倒是不知道钩弋夫人的存在,她这辈子就没出过关中,如今有机会出来游玩,真的是对什么都好奇!她这些年也很注意锻炼,身体一直保持得不错,加上刘彻自个是个喜欢享受的,所以,路上行走速度并不算很快,旅途还算是舒适。刘彻好大喜功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沿途的官员真是半点不好的地方都不敢漏出来,还想尽办法想要搞出点祥瑞来,证明刘彻是天命加身的天子,所以连老天爷都要给面子。谁要是在这个时候给刘彻不痛快,那么,刘彻就敢让所有人跟着不痛快。

        风瑜对于这个时候原生态的风景其实没那么感兴趣,这一路行来,见识过盛世风光的风瑜就已经意识到,刘彻这些年耗费了大量民力,民间其实已经出现了不少反对乃至反抗的声音。大汉民风彪悍,秦末的事情其实距离也不是很远,“王侯将相宁有中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甚至老刘家大家其实都承认刘邦有天命,毕竟,从区区亭长,起事不过几年时间,刘邦就得了天下,除了天命加身,小说都不敢这么写!但是谁也没说老刘家的天命有几年啊!如今刘彻各中折腾,开始还好,如今大家都已经开始怀念文景两位皇帝了!虽说孝景皇帝在世的时候也有个七国之乱,但是那也没持续多久,结果到了如今这位,虽说战火没有发生在国内,但是死的人比那时候多多了!民间甚至有人觉得,这位跟始皇帝也没什么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刘彻愈发感觉到刘据威胁的原因,因为许多人就像是秦朝那会儿期待继承始皇帝之位的是扶苏这么个仁厚的继承人一样,在刘据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主和派的立场之后,民间厌战的那批人真的开始盼望起刘彻赶紧完蛋,改让刘据登基,好让大家缓口气。

        不过,这会儿给刘彻泼冷水是没用的,他沉浸在自己的文治武功之中,压根不会愿意睁开眼睛看看现实。而那些因为刘彻的好大喜功从中得利的那些人,同样不希望刘彻忽然醒悟过来,不管是谁戳破了这个皇帝的新衣,那么迎来的就是狂风暴雨一样的打击。风瑜见过的惨剧实在是太多了,何况,许多事情根本不是她一句话能够解决的,就算是刘彻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又能如何呢?刘彻这样的人,不到那个份上,他能认错?他只会觉得这是一时阵痛,只要解决了匈奴,自然就可以从容修生养息。

        “阿姝,你是不是累了?”纵马奔驰了一阵子,陈阿娇香汗淋漓地返回了马车,看着风瑜一副意兴阑珊的模样,不由问道。

        风瑜点了点头,说道:“坐马车实在是太累了,什么时候能到地方啊!”

        陈阿娇见风瑜这副模样,不由就心疼起来了:“这旅途劳顿,的确是累人,要不,去跟你父皇说一声,咱们先找个地方休息几天,然后再慢慢赶路?”

        风瑜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没得让人觉得扫兴!等到了泰山,阿母,咱们好好玩几天!”

        陈阿娇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你可别逞强,不行哪怕咱们就地休息,然后找最近的诸侯国拜访小住一阵都行!”陈阿娇从小任性到大,真不觉得自家女儿需要委屈求全。

        风瑜见陈阿娇这般,还是说了实话:“阿母,女儿这些天一路看着,关中还好,出了关中之后,却发现有些农田出现了荒废的现象,所以有些忧心!”

        陈阿娇一愣,她从小到大就没受过什么委屈,可以说一度没心没肺,以前满脑子都是刘彻,为了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干过,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挺蠢的,连眼色都看不懂。但是,忧国忧民这中事情,真的跟陈阿娇无关,这么一算,陈阿娇觉得,自己真的是做不了合格的皇后的,像是她那位外祖母,本来就是民间女子出身,当年都是自个在宫里纺纱织布,对于民间的情况也非常了解,一直以来都很体谅小民的生活。但是别说是陈阿娇了,就算是窦太主,都没这份心境,毕竟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是很难生出同理心的。所以,这才会有“何不食肉糜”的言语,毕竟,对于一个不懂得民间情况的皇帝来说,再差也差不过肉糜了!

        结果如今发现自家这个女儿从小也是娇养到大,结果居然有如此敏锐的眼光,还有忧国忧民的心肠,这就让陈阿娇有些意外起来。她忽然叹了口气,摸了摸风瑜的头,叹道:“以前我觉得阿姝你像我,但是如今看起来,你更像是外祖母!外祖母要是见到你,一定会非常喜欢你的!”

        风瑜没想到陈阿娇居然说到了窦太后,然后就听陈阿娇继续说道:“虽说你看到了,但是这些话,对外面的人不要乱说,你父皇啊,一向刚愎,只当自己远超父祖,听不得这些话的!你若是朝臣,还能有个刚直不阿的名声,但是你只是个公主,其他事情也就罢了,这些事情,你若是插口,那就是祸端!”

        陈阿娇在这边自以为没有人听到母女两人的话,却没想到,不远处,一个骑在马上的男子将陈阿娇的话已经听在了耳中。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9837/99837387/88227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