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故追查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故追查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故追查



        次日,贞观十六年(642年)正月十六日早朝。

        果然,李世民大怒。昨晚东西市、皇宫门前、曲江四地因失火而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失火倒是不严重,不过是烧毁了好些花灯,但由此引发人群慌不择路,不少人摔倒,被踩踏,合计死亡两百余人,伤者更多,达到上千人,其中便有不少是名门贵族的千金或小郎。此外,李世民在皇宫城墙上遭遇刺杀一事也没结案,刺客当场死亡,至于是否有同伙,因为当时过乱,尚未追查到线索。

        大殿上,众臣纷纷闭嘴,等待李世民喷完怒火。当中,也有大臣面含愤恨,因为他们家有人在事故中受伤或死亡。比如出身赵郡李氏的门下省左谏议大夫李允便有一个女儿被踩断了腿,幸亏护卫拼命挤进人群,这才将小娘子护住性命,而两个贴身奴婢却没有如此好运气了,为了保护小娘子被人活活踩死。扭头看了一眼红着眼圈儿的李允,崔瑾暗道侥幸,今早一问自家亲戚和亲近的几家,还好,都没发生任何意外。

        终于,等李世民的狂风暴雨过后,京兆尹站出来谢罪,并道:“圣上,经查探,四处花灯起火的时辰几乎相近,且起火的手法几乎一样,故此,微臣以为这是同一伙人作案。只可惜几个现场都未发现可疑人物,微臣已经令人将现场封锁,并派人张榜征集目击者,目前尚未得到消息。”

        李靖监管左右金吾卫,也上前禀告调查到的情况:“刺客持有河北道幽州路引,上月来到长安,居于悦来客栈,并未发现有人寻找此人。但是,此人经常在到一家胡人酒肆,微臣已经令人将酒肆暂时查封,目前尚无任何消息。”

        李世民哼哼几声,问:“诸位卿家以为这会是何人所为?”

        昨晚,崔瑾便在推测作案人员及其动机。不外乎四类人:一是前朝余孽;二是隐太子余孽;三是大唐建国初所杀之人的后代;四是周边被灭国家或势力的残余。第一种不太可能,因为杨广残暴不仁,引起天下大乱,大唐建立后,对前朝旧臣甚是优待,李世民又纳了杨广之女,更是将一干旧臣收服。前几年突然出现隐太子余孽,那位“少主”据说是李建成在外的私生子,但无人见过其真面目。当年,他们先是在苏州掳走长孙聘婷,又在长安当街射杀自己,可见其如何猖狂。其后,便消声灭迹,说不定休养生息几年再次冒出来作乱。至于第三类人,可能性很小。公元618年大唐正式建朝,如今已经二十余年,即便有何恩怨,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淡去。第四类却有待细细推敲。这几年,大唐对外频频动兵,在征服他国或敌对势力的时候,总有一群人不服气,想重新辟国。想来也是能够理解的,给人家当小弟哪有自己当家做主舒坦,特别是在征讨过程中防抗顽强,被征服后,其子民便沦为奴仆或劳动改造。

        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崔瑾能够想到的,他们自然也是想得到,并想得更加深远、广阔。

        因为李世民精明能干,所以下面的臣子也极少啰嗦拖拉,将自己的意见一说,旁人再进行补充,便将所有可疑因素一网打尽。李世民点点头,便下旨:一是做好安抚工作,受伤的让太医前去诊治,每人送五百元的慰问金;不幸遇难的由长安、万年两县派人慰问,每人送两千元的慰问金,并负责其安葬事宜。二是继续追查疑凶,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公开悬赏。三是对长安所有客栈、酒楼、酒肆、会馆、青楼等等公开场所进行清查,凡无路引或户籍证明的,一律收押,凡可疑人物一律收监。四是加强十六卫的练兵,提高其战斗能力、应变能力和各种事故处置能力。

        说到此处,崔瑾心头一动,提议道:“圣上,谯国公在海军经常开展各种演习,家父在苏州任刺史时也曾让衙门编制了包括火灾、水灾、旱灾、瘟疫等等各种应急预案,并每年进行演练,其中包括事故或灾难发生后的报告、与军队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等等,很是有效。若是可行,可以在全国、全军推行。”其实,最初柴绍和崔芮是在崔瑾的提议下开展的,后来发现极为有效,不仅加强了各方的协调协作能力,也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或延续,更能提升官吏或将士的个人能力。这在后世是极为普遍的,比如崔瑾前世任教的大学,每年都要开展什么消防演练、反恐应急演练等等,师生一起参加。

        李世民早就听说过,但更看重军事演练,而原本军队中便每年要开展各种对抗演练,所以民政衙门中的各种演练行为并未引起他的重视。但此次上元节失火和踩踏事件,让他感到事故处置中的诸多不足。因为,他在城墙上看到金吾卫被人群挡住,疏散极为艰难。“准!”李世民沉声道,“谯国公和崔爱卿下朝后立即将各种演戏和应急预案呈上来,让三省六部和十六卫先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而后在全国各军推行,每年定期进行演练,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项目之一。”

        当然,当前最重要的还是缉凶。李世民很想狠狠地处置有关责任人,但想到李靖当时也与自己在一起,在刺杀发生的第一时间挡在自己面前,并及时组织抓捕,不过一夜,便查到刺客的来历及其经常前往之处,也算不易了。而京兆尹虽说未得到其他线索,但也算处理得当。李世民便令先着力追查凶犯,半个月内查清事情缘由并抓获相关案犯,逾期按照有关规定加倍处罚。

        原本李靖和京兆尹已经相关责任人都已经做好了或是罚没俸禄或是贬官或是打板子的准备,哪知道圣上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想到崔瑾先前将话题转移到什么应急演练上,让圣上的怒气得以缓解,故此对崔瑾暗暗感激。李靖知道圣上是不会将自己怎么着的,毕竟马上要领兵西征,而罚一年半载的俸禄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家中有大唐皇家远洋的份子,这点俸禄简直不够看。

        崔瑾不过说了那番话,便不再作声,再次当背景。虽说贵为“国公”,但毕竟年纪摆在那里,李世民让他上早朝也是“听”,并没有资格“说”,今日倒是多嘴了,亏得大家正担心李世民打击一大片,所以才没有啥不长眼的言官弹劾。

        开年,自然事儿多,又议了十几件紧迫的政事,便快到中午了,这才宣布退朝。崔瑾跟在柴绍后面走出大殿,崔芮等在殿门前,白了他一眼。崔瑾呵呵笑着。长孙无忌笑道:“景瑞在苏州推行各种应急演练,冲儿信中多有推崇,特别是那些抢险救灾之法,更是值得推广。可惜,冲儿说得简略,某也没留心,不然,哎,昨晚说不定便不会伤亡那许多人了!”幸亏啊,原本聘婷是准备在上元节出门看花灯的,但崔瑾前几日上门拜访时说,观灯何必非要在那日晚上,可以提前慢慢看,不要赶热闹,人多容易出事儿。可不,这不是出大事儿了么?虽说出门都有护卫,但在千万人中,十几个护卫又算什么?李允家的小娘子现在不就躺在床榻上么,虽说保住性命,但腿好了,谁也不知是否会影响行动。想当初李承乾从马上跌下来也是摔断了腿,然后走路就有些颠簸,幸亏崔瑾得知,急急赶回京城,重新接骨,然后亲自制定了锻炼恢复计划,这才让李承乾没受到任何影响,不然,大唐便要有一个瘸腿太子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对这个女婿更是满意了,眼神越发柔和,拍着崔瑾的肩膀,道:“老夫那里新得了两幅字画,小十三郎下职后若是有空,便去瞧瞧?”

        崔瑾一听,眼睛立即亮了。能够被这位岳父看中的字画,还有不好的?忙连连点头。崔芮侧过脸,不忍看。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听不得看不得名家字画和古籍,哦,还有名琴。不仅将自己好不易收藏的焦尾“骗”走后,还千方百计得到了他外祖母的陪嫁“绿绮”,好在,这两架古琴落在他手中也不算明珠蒙尘。

        不料,李允一直守在外面,见崔瑾等人说完话,急忙上前拱手道:“齐国公,某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齐国公应允。”

        崔瑾略一想,便知道他所言为何事,问道:“可是为了令千金的伤?”

        李允的儿子多,女儿仅有这一个,又懂事乖巧孝顺,所以最是宠爱,看到女儿的小腿被生生踩断,太医说极有可能会有后遗症,比如不能受力、走路不便等等,这让他的夫人当即晕倒,他也一晚不能合眼。此事,还瞒着女儿,若是让女儿知道,不知会如何伤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崔瑾很是理解李允。按照辈分,崔瑾得喊李允一声“叔父”。他道:“小侄这就将所知之事全都记下,希望能对表妹有所帮助。另外,叔父应让表妹保持良好的心态,病人的心情也很重要。”当初,李承乾见伤势一直不能好转,也有自弃,幸亏自己回来得及时,又天天守着他,不然,待时间长久,便再也无法修复了。

        “在恢复期,最是艰难,每日的恢复训练一定要坚持,这些小侄都会注明。”崔瑾强调。

        李允连连点头,眼中隐隐泛着泪光。昨晚听到大夫的话,简直是心都凉透了,今日早朝见到崔瑾和太子,突然想起太子当年受伤之事。“大夫倒是没说什么粉碎性骨折,只是小腿断裂了几处,所以不好恢复。”他道。

        崔瑾虽说跟着孙思邈打了几次下手,袁天罡对医术也有研究,但崔瑾心思并未放在医术上,不过是一知半解,只好道:“若是叔父不放心,小侄可给圣上说说,看是否能请当年给太子正骨的御医给表妹看看。”话说,当年李承乾也是被判伤愈后有所妨碍,不料被崔瑾“治”好了,太医令、太医丞等大为惊讶,将崔瑾的恢复计划抄写下来,又多次试验后,均成功,便对崔瑾大为赞叹。所以,崔瑾今日才敢提出请御医前去给李家小娘子诊断。太医与御医虽一字之差,但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真正的御医是极少极少的,不过十余人罢了,都是给皇帝皇后看病的,连普通的妃嫔都没资格请御医。故此,虽说李允出身赵郡李氏,但没得李世民首肯,御医也不会理睬,更不会上门服务。

        李允自然是感激万分,他心里也是奢望过的,只是自己地位不显,又非宠臣,哪里敢向天子求请御医,而御医也不敢私下给别人看病。“让齐国公费心,某感激不尽!”李允侧过脸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女儿已经定亲,眼看着明年便要出嫁,若真患了足疾,虽说凭着家世不会被退婚,但嫁过去怎又能保证不会被嫌弃?哎,当年自家女儿也是被列入崔瑾正妻候选人,只可惜崔瑾选了相对不显眼的卢节,真让人大失所望。若是当年选了女儿,自家又会变成怎样?更可惜的是,家族选派小儿郎跟随崔瑾学习,自家儿子没被选上。这次,得想法子让三郎或四郎与齐国公亲近亲近才是!

        正好,李世民让人传话,留崔瑾中午在宫里进膳,崔瑾便趁机提出请当初给李承乾正骨的太医丞张御医出宫为李家表妹诊病。李世民听说缘由,想到也算是官府之错,便开恩应允。

        太医丞张御医检查后道,李家小娘子的伤势不算十分严重,三处断裂,并未伤及筋脉,复位好,只要用夹板外固定即可,早期用药七日左右疼痛减轻,肿也逐渐消退,十日左右可拆下夹板,十五至二十日可下地慢步,可感觉患肢逐渐有力气,三十至四十日左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并写下若干注意事项。还道,遵谕旨,他前期每三日上门回访,其后每十日回访一次。

        李允一家自然是感激万分。同时,李允亲自上崔府致谢,送上字画古籍若干。咳咳,世人都知崔瑾所好。但是,知道又如何,非亲非故,无缘无故,人家才不会收礼。若是有所求,更不会收。

        看到长子过年期间从各家得到的那些字画古籍,崔芮是十分眼馋,好在,崔瑾也不是小气之人,送了几幅给他,这才让他心头的怨念少了许多,然后酸溜溜地道:“以后这个家都是你的,为父这不是给你暂时保管么?”按照规矩,嫡长子继承家业,除了祖业(当然,现在崔芮和崔慕还没分家,即便有祖业也是崔慕的),其余家产得占七八成,由嫡长子挑选完了,剩下的才由兄弟们按照嫡庶分。不过,如今崔玦等几兄弟都不缺钱,崔瑾替弟妹们挣下了不少家产呢,即便是出嫁的长姊崔瑜,崔瑾也处处想着她。如此友爱,让崔芮和隽娘欣慰不已。如此,也在博陵崔氏崔崇一房中兴起了一股友爱风,特别是崔慕、崔芮最讨厌的几个庶出的兄弟崔安芨、崔浩峰、崔文钦,连带他们的儿女们,如今都逐渐改变了态度。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3/93855/4782598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