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断骨续骨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断骨续骨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断骨续骨



        李承乾终于承担起父亲的职责,给庶次子取名为“宁”,取《韩非子》中:“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崔瑾赞道:“淡薄以明智,宁静以致远。不错,这名字极好。庄子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以为,万物生于静归于静。保持一种超然,守住一片温馨,日子才能过得安宁祥和。惟愿这孩子能明悟这名字的深刻内涵,谦恭谨慎,简单朴素,严谨自律,最终有所成就。”

        李承乾笑道:“不过是一个名字罢了,表弟倒是发出如此感慨,为兄可不奢望他修心修行修得正道,只要他安安分分地长大便好。”

        有了名字,才能报宗正寺,正式计入皇家玉牒。而听闻此事,李宁的生母这才终于放下心来,这些日子,她可是哭得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李承乾知道事不可为,不可强求,又担心真的失去,但见崔瑾待自己一如既往,终于放下了心思。

        崔瑾询问过替李承乾诊治的几位太医,又将东宫伺候的宫人唤来仔细查问,最终确定是因骨骼恢复期间因李承乾自身未留意,加上后期恢复锻炼未能坚持,造成断骨处错位,故而让他两腿长短不一,走路颠簸。他与太医们多番商议,向李世民建议,重新断骨,然后接骨,虽然要再次受些苦痛,但总比一辈子瘸腿的好吧?李世民不忍,这生生将骨头折断实在是太痛苦,追问是否有其他法子。而李承乾咬咬牙,道:“阿耶,长痛不如短痛,既然有希望痊愈,儿子想试一试,大不了就像现在,难道还有更糟糕的结果么?”

        李世民叹着摇头,见长子意志坚决,又想着或许真能治好,便答应了。

        将已长好的骨头活生生折断,再重新接上,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在病人没有失去自觉的情况下,这种痛苦是难以想象的。除了瘸腿,李承乾其它手脚被捆绑上,口里塞了布巾,几个孔武有力的护卫按住他,以防他乱动。

        “表兄,准备好了吗?”崔瑾握住他的手,问。

        李承乾坚决地点点头。

        几名太医犹犹豫豫,满头大汗,久久不敢动手。断骨再续上,如果到时候恢复效果不好,这责任谁承担啊?这是要全家性命的事情啊!等了半天,见太医们仍是畏畏缩缩,崔瑾皱了皱眉,冷冷地道:“如果你害怕,那还是我来,待会儿你接骨就是了!”

        “表兄,你忍忍,一会儿就好!”他拍拍李承乾的手,安慰道。

        捏着受伤的小腿,仔细感触着部位,得到太医的肯定后,他笑着对李承乾道:“表兄,还记得咱们初次见面么?那时,小弟的腿几乎毫无知觉呢。三年,整整三年,求了好多大夫,连孙真人都说无望了,三魂七魄不全,或许终生是痴儿。可是啊,我什么都明白,上天既然让我降生于这个躯壳,我岂能甘心?不甘心,所以我就日日地渴望冲破这个束缚,掌握这个躯壳。世间总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当你落魄了,不落井下石已是良善。他们欺我口不能眼,手不能动,足不能行,几年了,居然只喝奶,因为若是喂食,吞咽困难,太过麻烦……”崔瑾慢慢地回忆起往事。这些事儿,他从未对人言,不仅是周围的人,连李承乾都一眼不眨地看着他。从认识他的第一天开始,从未见到他颓废过,从未见到他无措过,总是那么清风云淡,总是那么自信十足,总是那么神采飞扬。

        “其实,我都差点放弃了呢?犹如陷入沼泽之中,无法动弹的感觉真是不好受,连想流泪都不能,真是生不如死啊!可是,我不能辜负阿姊,她一直在鼓励我,即便我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能,依然从未放弃,给我读书,教我识字,为我弹琴,陪我说话。我想,即便是为了阿姊,我也必须得好起来……”他的眼睛润湿了。可惜啊,阿姊马上就要出嫁了。这是来到这世上,第一个对他付出真心的、无私的关心和爱护的人。即便是爹娘,见一直无任何好转,心也逐渐淡了,甚至连见都不愿意见了。

        “幸亏,阿姊从未放弃,我也从未放弃,终于,我能开口说话了,终于,我的手脚有知觉了。但是,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因为数年从未行走,骨骼生长变形,我走得比别人更艰难,可是,我仍然坚持下来。坚持,只要你能够坚持,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表兄,你说是么?”他淡淡地笑问。

        李承乾点点头,眼里是点点泪光。崔瑾眨眨眼,突然手中一动,李承乾瞪大了眼,口中呜呜痛呼,手脚绷紧,幸亏身体被人紧紧按住,不然这绳子或许都会崩断。

        崔瑾放开他的腿,对呆愣着的太医喝道:“还愣着作甚,赶紧接骨,不得有一丝儿错位,否则,哼!”

        太医惊醒过来,几人忙凑过来。

        崔瑾拿帕子替李承乾擦了擦脸上的汗,温声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居于此位,注定要比旁人多吃些苦受些累。这只是人生小小的考验,这辈子还长着呢!”

        几名太医还是极有经验的,很快便重新接好了断骨。崔瑾的手被李承乾死死地抓住,待他昏厥过去放开,全是淤青。

        崔瑾又亲自动手,替李承乾打上石膏。这可是新鲜玩意儿,前一次是用上夹板进行固定,当时还让太医们好一阵兴奋,觉得开创了外伤诊疗的先例,如今又被告知有更好的固定方法,太医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崔瑾。

        “好了,暂时不要动,等石膏干透了,便可以固定。”崔瑾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可是第一次呢,其实心里也完全没有底儿。吩咐人一直看着李承乾,若是醒了不许他乱动。这刚刚续骨,肯定还是很疼的。至于崔瑾,得去洗洗,全身都是汗水,另外,手也得擦擦药,现在都已经红肿了。

        殿外,李恪一见门打开,便急急地问情况如何?崔瑾告知已重新接好断裂面,他才大大松了口气。若是李承乾真出了什么事儿,这朝堂内外又将掀起血雨腥风。这阵子,便不断有人借着各种理由和自己搭话,话里话外都是说如今太子已经成了瘸子,而吴王殿下是除太子之外,最受圣上宠爱,最得大臣看重,最得民心的皇子,您得趁机上位等等。不过,均被自己严词拒绝。太子这些年待自己可不薄,此时岂能落井下石忘恩负义?

        这事,李恪也向崔瑾透露一二,并再三表示,自己只愿做一个王爷,并无野望。

        崔瑾见他对李承乾的关切是真切的,笑道:“大表兄一定会痊愈的,只是后续的恢复锻炼过程比较艰辛,也比较痛苦,若是小弟离开京城,还望三表兄能多多鼓励他,看着他,千万不要像上次那样半途而废,不然,下一次,小弟真的就无回天之力了!”

        李恪点点头。其实,他也劝过,经常劝,但李承乾却怎么也听不进去,开始是左耳进右耳出,后来便肆意讥讽嘲笑,甚至说些极为尖酸刻薄的话来,最后,更是不愿见他了。“表弟放心,这次为兄天天守着长兄,必要让他恢复到从前。”李恪严肃地道。还是从前好,长兄安安稳稳地做他的太子,自己安安心心地打理大唐的钱袋子。

        “小弟想让稚奴回来看看,但是又担心有些人按捺不住。”崔瑾沉吟片刻,道。

        李恪忙止住:“表弟千万不要如此做,这阵子,为兄都是如履薄冰,若是稚奴回来了,他是嫡子,某些人还不会更加疯狂?”

        崔瑾也是有如此担心,所以,这次都没敢带着李治回京,而李治这小家伙心里明白得很,只是写了封长长的信来表达他对李承乾的关心和担忧,让他一定要听崔瑾的话,不要辜负大家的希望,说,在他心目中,长兄一直是最懂事、最能干、最聪慧、最贤德的,以前是,现在也是,永远都是。“长兄啊,您可是兄弟姊妹的主心骨,咱们都为您骄傲自豪呢,稚奴相信您,如此英明神武文武双全智慧无双的长兄,岂会屈服于一点点困难和磨难?”李治极富感情地道。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3/93855/4782594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