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二百六十六章 过河拆桥

第二百六十六章 过河拆桥


因为急着赚钱的缘故,几个作坊很快就开设,连李元昌都被拉进去入股,入股方式就出卖劳力,因为他从京城出来时是身无半文。比如,绘制沙画、制作工艺品,然后标注上大唐汉王李元昌的名号。李治笑得一脸灿烂:“汉王叔,您就坐等着分红吧,一箱箱的金银,到时候您可千万不要看花了眼!”

        李元昌哀声叹气,自己这双艺术的手,什么时候居然成了赚钱的工具?不过,看到那些一文不值的东西能在自己手中变成如此精致、充满魅力的艺术品,他心里又有淡淡的满足。所以,他虽然表面上不甘不愿,但心里还是非常期盼的。若真很是不愿意,依照他桀骜不驯的性格,谁也不能勉强他,哪怕是那位坐在皇位上的兄长,大不了一死而已!被李治和房遗爱纠缠着忙碌了几日,李元昌正被培养出了兴致,不料,柴大总管就宣布,三日后首次出海。

        柴绍看过军队的训练后,极为满意,比他想象中满意数百倍,虽然听两个儿子说过西山的训练,但终究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这次,亲眼见到自己从京城领出的那些府兵变化如此巨大,让他震惊不已。这样的精气神,就算是他带兵攻打突厥时,那些士卒都没有这般精神。这才是大唐的兵士!仔细询问过副将安修仁训练项目后,他不由沉默了,如此严格苛刻,若是想在大唐军队中推行,除非采用募兵制,士卒以当兵为职业。

        好吧,既然已经训练成军了,那么,就不要再耽搁时间。柴绍见到那几艘巨大的海船,心里也是砰砰直跳,恨不得马上就能出海去。

        崔瑾与柴绍商议了一番,柴绍定夺,运粮食去!这可是大事儿,比赚钱都重要。再说,粮食不赚钱吗?不是可以将苏杭二州的布匹、茶叶沿途售卖么?然后腾出船舱装载粮食,最后运回苏州,经大运河运送到京城。如今,因为对吐谷浑作战,京城正紧缺粮食呢!

        众位小儿郎虽然有些可惜,但也知道服从大局。所以,很快便安排好留守人员,房遗爱、柴哲威、崔玦、崔皓杰、陆川留在苏州看着作坊,李元昌、崔瑾、李治、李崇真、柴令武、萧宸和顾霖跟船出海。另有五姓七宗等派出的代表若干。

        陆川张张嘴,很想提出反对意见,但见其余留守人员都应答下来,只得恋恋不舍地看着那几艘海船。房遗爱笑嘻嘻地道:“以后有的是机会,待粮食运回,这几个作坊也差不多正常下来,咱们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到处去玩耍了!”若天天都要人守着,还不得累死人?赚钱是要享受赚钱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拼死拼活吃苦受累的。反正,以前在京城开酒楼和玩偶店都是如此。陆川算算时间,最多不过一个月吧,日子也算能忍耐。

        占城,在唐代时称为“环王国”,也称“占波”、“占不劳”。西汉时属交趾刺史部日南郡,东汉末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日南郡象林县令,从华夏独立,占据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城国,和华夏以顺化为界。也就是说,原本占城是属于华夏的地盘,不过人家趁着华夏大乱宣布独立了,而华夏又一直没有空去理会这弹丸之地。占城除了有崔瑾垂涎三尺的占城稻,还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

        占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崔瑾能听懂,但说得不流利。即便如此,柴绍已经是心满意足了,他都懒得问崔瑾是何处学得的这些语言,正好,不用去找翻译了,更不会被占城当地人占便宜了。

        早在柴绍回来之前,以五姓七宗为主的股东便已经在大量收购布匹和茶叶了,就等着军队训练好,等着柴大总管到达。一听到三日后首航的消息,顿时精神大振,磨拳擦掌,呵呵,终于可以赚钱了!粮食虽然赚得少,但不是还有象牙、犀角、乌木、玳瑁、宝石等等么?一艘船最大的载重可达千石,即后世的五十至六十吨。一共六艘大船,就算是装一船的象牙宝石,也足够弥补这些日子的等候了。当然,那只是理想装载量,能够装一半儿的粮食就不错了,毕竟还有士卒、武器、食物等等。

        看到布匹、茶叶被包裹、装箱抬上船,大家都非常兴奋,因为,明日一早便可以出海了!李元昌昂着头惊叹地看着海船,半晌,道:“不知海上观日出、日落该是如何地壮观!”

        “汉王叔,必不会让你失望的。”崔瑾也充满了期待。画板、颜料啥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好多年没出海去,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不知,那艘快艇还在否?不知,荣凝玉再嫁否?不知,王志还好否?眼前,一幕幕如同电影般闪过。他垂下眼帘,握了握拳,还想这些干嘛?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

        李元昌突然感到身边有一股淡淡的忧伤,有些不解,拍拍崔瑾的肩膀:“小十三郎,一切都会顺利的,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崔瑾抬起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多谢汉王叔,瑾无事。”居然要一个少年郎安慰,这真是活回去了,自己又不真是八岁的孩子。是的,崔瑾已经过完八岁生辰,贞观八年三月二十日。日子真是漫长啊,才八岁。

        贞观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崔瑾夜观星象,将是一个晴天。辰时四刻,在淮南、江南两道的关注下,在两道各世家代表的热烈掌声中,在爆竹声声中,两道兵马大总管柴绍、苏州刺史崔芮宣布,“大唐皇家远洋贸易”正式成立。同时,宣读了大唐天子圣旨,成立“江南市舶司”,苏州刺史崔芮暂代江南市舶司转运使,另派遣提举、副提举及一干官吏;成立“大唐皇家江河船务”,由两道兵马大总管柴绍暂代船务总管一职。因为现在大唐海上贸易还未真正开展起来,所以,后面两个部门都只有崔芮和柴绍两个光杆司令,其余人马都未配齐。

        一个接一个的消息,震晕了两道士族代表。但是,大家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这几艘海船离开码头驶向大海,苏州或许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次,随着越来越多的船舶离开码头,所有人,不仅仅是苏州,连带江南、淮南两道的所有人,都将获利,都将成为大唐远洋贸易的获利者。他们眼中热切地看向那高大如楼宇的船只。

        巳时四刻,所有船只提起铁锚,吹响号角,所有船员做好准备。柴绍的指挥船挥动彩旗,接着是长长的一声“呜——”,第二层舱负责划桨、蹬脚踏杆的船员便随着指令开始统一行动。巨大的船舶慢慢离开码头,指挥船在前,呈锋矢阵。令旗、号角变换,船舶加速,逐渐成为一个小黑点,消失在众人眼中。这么快!大家张大了嘴。这么巨大的船只,能如此灵活,真是难以想象!

        崔芮合上嘴,咂巴咂巴嘴巴,对周围的世家代表笑道:“照着这样的速度,过不了多久,船只便能从环王国回来了。”

        代表们也惊醒过来,纷纷赞叹不已,道:“如此巨船,吾等今日能见到,真是三生有幸啊!”

        崔芮呵呵笑道:“全赖圣上英明,太子贤德。某相信,在当今圣上的英明领导下,大唐必将开创千古盛世,大唐人民必将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向着京城的方向恭敬地弯腰拱手。

        不知在谁的带领下,码头上响起一阵高呼:“大唐威武,圣上英明!”久久不息。

        崔芮微微一笑,等满载粮食的船只归来,想必更是热闹吧!那么,是不是该让这些小世家将自己的船只贡献出来呢?这两月全力打造,才打造了三艘新式江船而已,还是用了长子所说的流水线作业,且不能像海船那样的装载量,否则,哪里需要他们的那些小船,也装不了多少粮食。哎,任重而道远啊!

        崔芮越想,觉得这胆子越是沉重。如今,长子走了,留下一大堆事情给自己,比如:几种作物的推广、茶叶的采摘和炒作、桑树的栽种、桑蚕的养殖等等。另外,长子还提出,一种瓷器的烧制,说待他回来便找几个工匠来试一试,若是成功,其收益和茶叶相差无几。如此一说,让他的心也一阵阵地揪着疼。也不知这孩子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怎么一个劲儿地想法子赚钱啊,虽然大唐如今还比较困窘,但这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他不懂么?他如今才八岁,路还长着呢,全都做完了,以后宫里的某几位如何待他?

        回到刺史府,隽娘母子还未从兴奋和不舍中回过神,便见到崔芮皱着眉一脸的纠结,问他,他又不说。

        “阿耶,您放心,哪几艘船早就下水很久了,晚上也悄悄出船坞试航过,只是没让别人知道罢了,很安全的!”崔玦安慰道。

        崔芮叹了口气,摸着次子的头,道:“你兄长太过聪慧,玦儿啊,你千万不要跟你兄长学,有本事要藏着掖着些,慢慢地掏出来。”

        崔玦眨眨眼,似懂非懂:“阿耶是担心宫里的那位叔父和大表兄过河拆桥么?不会吧,兄长对他们如此掏心掏肺。再说了,兄长懂的事儿还很多呢,哪里就真的全都说出来了?就如兄长所言,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3/93855/4755895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