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二百二十一章 检举揭发

第二百二十一章 检举揭发


看着悠闲地逗着兕子玩耍的崔瑾,李世民有些担心六年后他是否还记得兕子。不过,既然已经下旨婚配,这个小女婿是逃不掉的了。

        兕子黏在崔瑾身上不肯下来。“瑾,兕子好想你啊!”小奶娃依偎在崔瑾怀里,时而脸贴着脸,偶尔还要吃吃他的豆腐。

        崔瑾擦了擦脸上的口水,对李世民道:“岳父啊,这兕子怎么看人就亲啊?这个习惯可不好!”

        李世民幽怨地瞅着他,酸溜溜地说:“她只和你亲近,旁人想都不想。”说着,对兕子伸出手来,兕子却理都不理他,一个劲儿地瞧着崔瑾傻乐,手里拽着他的头发。“瞧吧,这几日,好不容易和她熟悉了,你这一来,她又不认某了!”他愤愤不平地道。这还没嫁出门儿呢,胳膊腿就往外拐了。哎,女大不中留啊!特别可恨的是,小十三郎不仅勾走了自家女儿的心,连稚奴这小子也要丢弃爹娘哭着喊着追着去。拿起桌上的茶盅,又放下,若是自家儿子,他还可以发发火砸砸东西,但是这小女婿可还得哄着宠着,这心真是不舒坦!“说吧,你还有甚事儿?是不是有要提甚要求?”他淡淡地道。

        崔瑾将兕子按在腿上,将腰间的玉佩拿给她玩耍。“岳父大人,小婿有一件事不知是否该说。”他犹豫了一下,若是不说,又担心这六年间真发生啥事儿,自己也是鞭长莫及,到时候将李承乾牵涉到其中,那自己这些年的心血都白费了。

        李世民还是第一次见崔瑾这样正色,忙问:“何事?尽管说。”他以为是提出要求带某些人一同去江南,心道,如果不是太过分,都可应允,虽然如今自己也觉得挺缺人手的。

        崔瑾皱了皱眉头,想到那次在太极殿见到的那个尖嘴猴腮的武将,慎重地道:“小婿提醒岳父大人,小心潞国公侯君集,兵部尚书之职太过重要,还是让那些权力欲望稍微淡薄些的人担任的好。”

        李世民一怔,随即皱紧了眉头:“小十三郎,你可与侯君集有怨?”他立即想到了侯君集曾污蔑过李靖,而崔府和李靖又有些亲戚关系,这几年关系也比较密切。

        崔瑾眨眨眼,道:“没有啊!那日在大殿上,小婿还是第一次见到潞国公,原本不认识,还是三王兄告诉我的。”

        “那你为何要对他有意见?虽然此人有些诟病,但才干还是有的。”李世民不悦地道。毕竟是多年一起拼杀过来的兄弟,总有些感情。

        “岳父大人可相信小婿的相术?”崔瑾扬扬眉,只能将自己列入神棍系列。

        这个,李世民肯定是信任的。毕竟,崔瑾深得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大国师的真传,且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崔瑾点点头,慢慢地道:“侯君集此人生有反骨,性情狡诈,心胸狭隘,贪恋权势,若不节制,恐成后患!”

        李世民惊得差点站起来。这是第三次有人如此说了!第二次是侯君集因李靖不肯将兵法全部传授与他,他便污蔑李靖有造反之心,李世民将李靖传唤到御书房追问时,李靖便如此说道。但此事后来便不了了之。在李世民看来,不过是俩人的私人恩怨,彼此攻击罢了。

        “你看出来了?”李世民严肃地道。

        崔瑾叹口气,揉揉脸,道:“小婿也不想看出来啊,只是此事关系到大表兄的安危,关系到大唐此后的发展方向,小婿不得不回府后仔细掐算演示一番,终于证实了自己的心中所想。且不提侯君集的面相,那就是一个奸猾小人的形象。”

        李世民一想,可不是有些尖嘴猴腮的?另外,那性情也的确如崔瑾所言的有些小气,心胸不甚宽广。但是,以前自己一直想着他对自己是忠心耿耿的,打仗总是冲锋在前,另外排兵布阵颇有些诡道,常常能出奇制胜,所以灭dong突厥后,他才让侯君集向李靖求教兵法,也是想着多给大唐培养一个得力的武将,不能处处都依赖李靖不是,人终有老去的一天,李靖如今年岁也不算小了。

        “长相是爹娘给的,那也没法子改变。”崔瑾摊摊手。就像自己的模样,也不想这样俊俏妩媚,也想多一些男儿家的气概,哪怕是稍微丑一些也不怕,但已经这样了,难不成去做整容手术?他继续道:“小婿算到,若是让他长久留在朝堂中心,必将酿成大祸!虽然不会对大唐造成多大的损害,因为即便他再如何的权势,都不过是一臣子,有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的岳父大人在,就如摁一只蚂蚁一般,不足为虑。”

        李世民听到这般奉承话,心里很是受用。可不是嘛,再怎么着,他的权力还不是自己给的,随时都能收回来。

        “但是啊,此人千不该万不该将大表兄牵扯进来!”崔瑾叹了口气,历史上,若非侯君集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势,撺掇李承乾造反,就李承乾那胆子,给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自己花费了这么多心血在李承乾身上,岂能因为此人而功亏一篑?自己这一去就是六年,免不得有人会趁机在李承乾跟前卖乖讨好,而李承乾不过一个少年郎,谁不喜欢听好话听奉承话,连英明如李世民也不如此?

        李世民立即重视起来了,关系到自家长子啊!如今,他是极为看重李承乾的,悉心栽培,而李承乾这两年的表现也让他很是满意,自认为,长子可算是历史上最贤德的太子了。有才识,有能力,有魄力,为人谦虚谨慎,对待父母恭谨有加,对待兄弟极为爱护,除了有些护短,比如事事想着崔瑾这个表弟外,其余可以说非常完美了。当然,还是比不上自己的,自己可是文武双全。“侯君集会牵涉到承乾?该不是?”李世民眼中一寒,该不是自家长子等不及表现自己的才能,也想弄个宣武门事件吧?

        崔瑾心中冷冷一笑。说什么父子情深,一旦关系到那个位置,还不是有了想法。“小婿是看到,侯君集狗急跳墙,以大表兄逼迫岳父大人,大表兄见您前后两难,自刎刀下,血溅当场啊!”崔瑾当然不能说李承乾想造反,但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另一个企图造反的蠢兄弟连累,然后又被自己身边的人出卖,最后被李世民下旨废黜,郁郁而终。

        李世民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不是自家儿子造自己的反就行。别人嘛,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灭一双!他摆摆手,道:“朕心中已有数,小十三郎就不要担心了!”

        崔瑾点点头,不再多说。只要李世民心里对侯君集有些防备,以他的心智和手段,侯君集还能落个好?  怪只怪侯君集心思太过活跃,想法太多,而能力又比不上前面那几位。说得好听些,以前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说得难听,不过是一市井痞子,识字认字读书还是大唐统一后,进入朝堂,见自己样样都不如别人,又得了李世民的一再鼓励,这才开始学着拿起书本,参与选拔人才等。而随着他的地位越高,心思也越发活泛,开始计较自己是否能再进一步,想到自己的后代子孙等等。但是,前面有那么多人挡着拦着,机会渺茫,只能另辟一条路来。后来,跟随李靖讨平突厥,其后又领兵灭高昌国,但因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便心生怨恨。认为自己功勋卓著,为这大唐出生入死,但李世民却一点不给他面子,不给是拿了些财物罢了。所以,便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最后,他自己也没落个好,将李承乾拉下水,自己也被处死,全家受牵连发配到岭南。

        所以,人啊,还是少一些私欲的好!崔瑾对李世民发出感慨,拱手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只要大唐需要,岳父大人需要,大表兄需要,小婿可为这大唐鞠躬尽瘁!”

        见到李世民欣慰的目光,崔瑾心头松了口气。该表决心的时候还是得厚着脸皮慷慨言辞,否则,人家见你总是藏着掖着,以为你心里有啥想法呢!特别是自己还懂那么多对于他们来说极为神奇的知识,还懂那么多赚钱的法子。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3/93855/4751184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