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礼尚往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 礼尚往来


崔瑾招收了一批学员,人数有限,十个,要求思想活跃,能接受新鲜事物,善于举一反三。因为苏勖的推荐,苏亶的两个儿子也是其中之二。但是,崔瑾随后便知,他这俩儿子并非嫡子,心中有些不悦。在他印象中,苏亶有二子,一名“瑰”,年少有才,《新唐书》中为其立传,累任要职,后被睿宗进拜为尚书左仆射,封许国公。另一子名为“琛”,官至广州都督。让人一打听,如今苏亶正妻膝下唯有一女,即苏媛,再无他出。

        崔瑾冷冷一笑,这真是好家教,居然在娶妻之前就生子,还好意思推荐到自己跟前来。“即可将那两位苏小郎君打发了,就说,不敢使用!”他对知书道。

        崔瑾已经将拼音字母的用法交给了知书,由他当老师,给那些学员培训,待合格后就进入自己的幼儿图书编辑室。

        苏亶看着畏畏缩缩的两个儿子,叹了口气。这是自己最宠爱的两个妾室所生,又因为正妻诞下苏媛后再未有孕,所以对着两个儿子是非常看重的,完全当作嫡子教养。“罢了,是为父考虑不周,你们且下去的,好生读书,以后考取功名,为苏氏增光。”他温声道。其实,平日他的性情算是极好的了,待人谦和有礼,对儿子也慈爱有加。女儿自然是夫人管教了,不料却让他大失所望。细想,也怪不得女儿,其性情深受其妻影响,一样将所谓的礼仪尊卑看得比吃饭穿衣还重,不过更显呆板,不懂人情世故。至少,正妻从没给自己丢过脸出过丑,与各府的夫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进退有度,大方得体,颇得赞赏。也正因如此,皇后娘娘才能知道自家有一个年纪适合、贞顺自然、言容有则的嫡长女。

        苏勖也有些尴尬,乘着上朝的时候给崔芮简单地解释了一番。崔芮笑着道,不过是自家长子想推广汉字拼音,让大唐更多的人能识字认字,为圣上分忧解难,所以,肯定是非常重视这一批学员的能力,因为他们所担当的责任极为重大啊。同时,他也表示,苏家的两个小郎君还是颇有才识的,只是不太适合这份差事罢了。

        苏勖很感激崔芮的大度。只是苏亶就非常苦恼了。太子如今看到自己根本就不理不睬,圣上也颇有微词,连皇后娘娘也曾传话让妻子好生管教女儿,想请人说和,无人敢当中间人。看来,只能舍弃长女了,苏氏一门不能因此而受到连累。

        苏媛再次来到阎府,这次,她放下了所有的矜持。阎婉一听,淡淡地笑了笑,让人赶紧请她进来。亲自在院门前迎接,一见苏媛便笑盈盈地迎上去,握着她的手,亲切地道:“苏姐姐,听说你得了风寒,如今大好了吧?”她不提上次的事情,以免让人尴尬。

        苏媛强笑道:“已经好了,让婉妹妹担心。”如果真的担心,怎只是上门了一次,那次虽然是自己不想见人,但这么久了也没见她再次登门,不过送了几封不冷不热的书信来,只是自己顺手就搁在一边了,也无心去回。

        阎婉脾气很好,这几年又很是增长了见识,所以哪里看不出她脸上的勉强。“已经入秋,这天儿也逐渐冷了,最是要注意身体的。”阎婉决定只谈天气,其他都不要提。所以,她不管苏媛的想法,开始谈论园中的花哪些开得好,哪些又谢了,并兴致勃勃地引着她到后园子去观赏秋菊,说自己今日正想作一幅画,就请苏媛指点。

        “不和梅花争傲骨,不与荷花争清高,独具慧眼择深秋,这正是小妹喜欢它的原因了。”阎婉浅笑道。提起笔,观赏着眼前的那丛秋菊。园中种下各色秋菊,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形态各异,挨挨挤挤,相互簇拥,美不胜收。而眼前这丛是浅黄的,颜色从内至外逐渐变浅,花瓣细长,慢慢舒展,像正在舞蹈的娘子。她的心神全都被这秋菊所吸引,早就忘了身边还有旁人。待她放下笔,退后数步,满意地点头,待画干透可送去阿耶那里,请他装裱,这可是的得意之作。这时,她终于想起苏媛来。可环视一周,也未见人。

        “苏小娘子是何时走的?”她眨眨眼,不解地问。既然到人家府里做客,走时怎么着也得和主人打声招呼吧。

        贴身奴婢一边收拾笔墨,一边回道:“走好久了。见小娘子专心作画,苏小娘子就说她身体不适,然后就走了。”

        一名活泼的奴婢笑道:“婢子瞧见苏小娘子看到婢子将一篮子水果提上来时,她脸上突然变得难看,吓了婢子一跳,以为苏小娘子犯病了,且不说让人以为咱们府里招待不周,万一惊动了小娘子作画那可不好。”谁人不知自家小娘子是个画痴,一旦作画那是不许人惊扰的。瞧瞧,今儿这副秋菊图是多美啊!

        将手细细洗净,擦干,这才轻吁一口气。只要不是自己怠慢了苏媛就好。不过,她决定还是写一封书信表示慰问。看着石桌上的水果,问是否已经先送到阿娘房中,几个兄弟那里可有?这几年,也不知吃了崔府多少珍贵的果子了,先前是因为崔小郎君与阿耶成为忘年交,后又是与吴王定亲,更是关系密切。

        想到这些,阎婉轻轻摇摇头。多好的机会,可惜某些人就是自作聪明,反倒让自己落到如此下场。所以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深以为戒。本来,她准备将这副得意之作送给吴王殿下,但是,现在决定装裱后送与崔小娘子。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人家都自己颇好,多次领着自己参加五姓七宗世家小娘子的聚会,区区一副画作又算得了什么?自己没有显赫的家世,唯有这个长处了。不过,崔小娘子对字画也颇为喜爱,很是欣赏自己的画作。

        果然,崔瑜收到那副“秋菊图”很是喜爱,还特意举行了一场赏菊宴,邀请世家小娘子以花为食,一边欣赏园中美景,一边品鉴阎婉新作。崔瑜作为小娘子之首,自然是很得大家的追捧,而阎婉性情温和,大方有礼,又颇知情知趣,几次相处后,也得到了小娘子们的认可。所以,很快,阎婉的才女美名在长安世家中广为流传。

        崔瑾看到那副画作,也很是称赞,果然是家学渊源,这么小的女孩子就有如此深厚的画技,坚持下去,或许又会成为一名杰出的画家。

        过几日,崔瑾特意和李恪提到此事,叹道,以后若是将阎婉锁在深宅之中,太过可惜。

        李恪笑道:“多谢表弟抬爱。放心,为兄非迂腐之人,必会带着苏氏经常到外间走动,不过,她的画技与表弟相差甚远,还要你多多指点才是。”

        崔瑾忙说不敢。虽然唐初对男女大防没那么苛刻,但也要有所避讳。不过,鉴于对阎婉的欣赏,他仍是通过李恪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色彩的运用让阎婉受益匪浅。

        现在的颜料自然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即便是后世,崔瑾也是自己制作颜料。为了达到自己的心目中的效果,他着实绞尽了脑汁儿。自然,制作出来的颜料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赞叹不已。连阎立本兄弟也时不时地上门讨教,顺便讨要一些去。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3/93855/4751184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