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苏媛失宠

第一百六十九章 苏媛失宠


言官们已经准备和圣上死磕了,这次,就算是血溅当场,咱们都要将那越王拉下马,这些年越发不像话了,现在居然敢用带刺的铁鞭对付晋王,这还是嫡亲的兄弟啊,也不知王府究竟死伤多少,肯定已经血流成河了!文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越想越是恐怖。加上从越王府出来的那些幕僚的大力宣传,李泰已经成了吃人肉喝人血的魔鬼。皇子犯法,虽不是与庶民同罪,但也得狠狠责罚吧,不然如何向拥戴李氏王朝的百姓如何交代?何况,圣上这位子来得也是有些,嗯,名不正言不顺,本来就颇得世人诟病,若再有如此顽劣暴虐的嫡子,那叫史书如何记载?

        言官们摩拳擦掌。但是,崔慕一概不参与,见阻拦不住,也就告诫他们千万相机而行,不可冲动莽撞。其中的内幕,他不好说,也不可说。

        这日,大朝。崔氏三父子站到各自的位置。房玄龄回头看了看,抚着须点点头。崔芮越发沉稳,让他很欣慰。房玄龄与李靖前面是李恪、李愔等年长、尚未之官的皇子,神色严肃,显然都是得到了某些消息。

        李世民一脸憔悴地走出来,后面跟着李承乾。李世民对殿下扫视一周,看到末尾身着绿袍跃跃欲试的言官,心底升起无名之火。这些人就看不得自己有一刻的舒坦,恨不得每日都出事儿,这样才能显示他们的重要性。哼,这次要让你们失望了!他默默地坐下,不待众臣开口说话,就对张常侍点点头。张常侍展开圣旨,大声宣布。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只有张常侍不带一丝儿感情的声音。越王李泰得了失心疯?已经太医院全体太医确诊?晋王治亲眼所见?圣上已将越王泰囚禁在王府?鉴于李泰已经魔怔,不能打理政务,遂收回所有职务,收回封地,爵位降为郡王。

        有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言官们震惊之余很是遗憾。好吧,这次算是圣上手脚快,下次,嘿嘿,就没那么便宜了。也有人觉得处罚太轻,何不一撸到底,干脆贬为庶民?刚想迈出脚,就被身边的人死死拉住。再抬头看宝座上的那位,正眼含杀机地盯着自己,打了个寒颤,垂下头来。

        很快,李泰患了失心疯的消息在长安城内疯传,未来的越王妃杨小娘子打碎了一个玉盏。“不,不会的,殿下他怎会得了失心疯,前几日还让人送信来,说要办一个诗会。”她不肯相信。

        杨夫人眼里含泪,搂着爱女:“这是真的,为娘也不敢相信,赶紧派人到王府去打听,果然见到王府已被御林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想通融求见殿下,被告知,无圣上手谕,谁也不能进去。听说,连府里所需的蔬菜等都是由专人送到门口,简直与坐牢无异。”苦命的女儿啊,当初一意孤行,偏偏爱慕越王,鄙弃吴王,瞧瞧,这几年吴王不仅成了太子殿下的心腹,也极得圣上恩宠。悔不当初啊!

        “阿娘,女儿不要嫁给李泰了,让阿耶给圣上说说好不好?”杨小娘子拉着杨夫人的手臂哀求道。

        一声怒哼传来。杨夫人一看,忙唤了声“母亲”,放开女儿,赶紧扶着老夫人。杨誉之母甩开她的手,冷冷地看着她母女二人,厉声道:“世上只有媒妁之言,还未有哪家的小娘子自作主张选夫婿的,这几年你与四皇子之间私相授受,老身多次告诫,你不但不听,还越加张狂,甚至做下私下相会之事,真是丢尽了杨家的脸面!来人,将二娘子带到静室,除去配饰,只着素服食素食,每日抄写经书,修心养性。”

        “母亲,二娘子还小呢,儿媳好生开导便是,何须要吃素念经?”杨夫人忙道。这明明就是让女儿出家当姑子啊!

        老夫人瞪了她几眼,道:“若是你不念及几个儿子的前程和名声,那就任由二娘子胡闹吧!”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只留给她母女一个萧瑟的背景。

        杨夫人闭上眼睛,手心手背都是肉,哪里受伤都是钻心的疼啊!但是,自己还有三个儿子,若是为了这个女儿就耽误了儿子们的前程,几个儿子也会怨恨自己的,原本他们对与越王结亲颇有微词。哎,都怪自己太娇惯女儿了!罢了,也算给她一个教训吧!

        “儿啊,就依着你祖母的意思,先避避风头,悔婚是不可能的了,只盼过几年风平浪静圣上能将殿下放出来,如此也算好的,至少你还是郡王妃。”她忍着心头的凄苦耐心地劝解。

        杨小娘子见自家阿娘也不肯帮自己,失声大哭。

        李恪听说此事,淡淡地道:“自作自受!”然后将一封书信和一幅美人儿图封好,令人送到阎府,同时送达的还有一篮子新鲜的草莓。

        阎婉羞涩地对母亲道:“这是崔小十三郎送给殿下的,今年的最后一批了,果子少,所以就没像往常那般分到其他府上。”这几年,因为李恪的原因,崔瑾时不时地令人送来些新鲜的水果。但是,若是比较珍贵的果子,那就无法分了,自家都不够吃呢!

        阎夫人摸着女儿清秀的脸,笑盈盈地道:“你阿耶这些年得益甚多,若非崔小郎君,旁人不过只视你阿耶和叔父为画匠,哪能真正看在眼里。儿啊,以后千万不要在崔小郎君面前摆什么吴王妃的架子,若是那般,不仅会让崔小郎君反感,也会惹得殿下厌弃。”这几年,阎婉经常邀请未来的太子妃苏媛过府一叙。阎夫人旁观,苏小娘子才学俱佳,但性情高冷,太重礼节,不懂变化。

        阎婉低眉顺眼地道:“女儿省得。”太子、吴王、晋王与崔小郎君之间的情谊谁人不知,只要是聪明的,自会仔细维护这份关系。其实,她也委婉地向苏媛提过,但每次都被苏媛岔开话题,以后便识趣地不说了。若以身份,苏氏虽也是名门,但能与世家之首的博陵崔氏相提并论么?说不得好听的,若是苏氏女想嫁入崔家,最多只能做一个侍妾,还得看人家是否愿意。比如那武氏二娘子,好歹人家都是开国功臣应国公之嫡次女,却甘愿为妾,而圣上想将嫡女晋阳公主下嫁崔小十三郎之事也早有所闻,不是正妻而是妾室。如此圣眷,不知苏小娘子如何会那般作态?此次崔小郎君再创《长安周刊》,发明标点符号,这声望再度被推到极高的地位,不亚于当世大儒。

        阎婉很聪慧。吴王恪身份尴尬,唯有紧跟太子才能有安稳的日子过。

        苏媛很高兴,太子又创办了一份报纸,她不认为是崔小十三郎的功劳,不过七岁的幼童,即便生而知之,又能懂些什么?若他真的有本事,何必事事都要与太子联合,将功劳白白分给旁人?世上真有如此高洁之人,淡薄名利之人?她倒是不信的。若真淡薄名利,干脆什么都不要,全都贡献出来不是更好,办酒楼、种植作物等等,他哪次不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她轻嗤一声,将报纸翻了个面,见到四版副总编的名字赫然写着“武珝”二字,蹙了蹙眉。这不就是那日见过的武氏二娘子么?崔小十三郎也太任意妄为了,这等大事居然让女子参与,何况还是不足十岁的小娘子!不行,奴家怎么着也得写信提醒太子殿下,这可是关系到殿下的声誉。

        李承乾拿着那书信,微微蹙眉,有些不悦。对苏媛的贴身侍女温和地道:“告知你家小娘子,报纸之事是国之大事,武氏二娘子担任副总编之职,也是经过圣上批准,她不必多言。”

        婢女唯唯诺诺地应了。又听李承乾道:“其实,这是表弟为了担心武氏二娘子闲着无趣才创办的报纸,某也是白白沾了光得了利。嗯,某这阵子政务繁忙,或是没时间写信给你家小娘子了,让她各自珍重。”说完,便让人带她出去,并无往日那般嘘寒问暖,也未让她带回一纸半字,桌上的草莓也没让人包好让她一并带回。

        李益将她送到东宫门口,突然低声道:“太子殿下与崔小郎君形同一体,亲如手足,小郎君为了殿下已舍弃数十年寿元。”言罢,便令人速速带她出宫去,让言官瞧见又会惹来风波。

        苏媛呆呆地看着桌上的花儿,或是照顾不周,这盆牡丹已经凋谢,再未长出花骨朵。但是她舍不得移开,这是殿下让人送来的。

        自己错了么?一行热泪顺着脸颊滑下。殿下这般,是厌弃了自己?可是,殿下说,他忙于政务,自己不是应当为此欣慰么?苏媛捂着脸趴到床榻上无声地哭泣。她想不通,自己不过是出于大义,出于责任,才提醒殿下,怎么就惹了殿下不喜。再说,殿下与崔小十三郎过于亲密,又过于信任于他,这不是好事吧?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3/93855/4751184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