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异德 > 第二十三章 神秘男子

第二十三章 神秘男子


  
在陆强调查遭遇瓶颈同时,各方调查都在紧锣密鼓展开。
柯则平提请国防部抽调了3000名法医高手,在全国范围开展濒死者和初逝者大脑状态的秘密监控。
唐一明、郑洪波被国防部召集到帝京,列席国防部组织的领军人物研讨。
所谓领军人物,是国防部从全国各地网罗的60多名科学家,包括国际知名脑外科专家李爽院士,机器人领域领军人物熊勇伟院士,量子物理知名学者毛铮院士,材料物理专家汪国庆院士等等。
针对国防部通报的“失脑”案件,科学家们顿时炸开锅,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各自展开了初步分析研究。
三江驻军的调查行动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后勤部长梁国强具体牵头实施,从927厂历任负责人开始查找线索,逐层向中层、基层人员下探。
自1976年人机交互器封存以来,927厂经历12任厂长,三江驻军代管后经历了8位代管人。
经确认,这20人中有19人根本就不知道人机交互器这回事。
而在1975—1978年期间任职的那位厂长,则至今还以为人机交互器依然封存于927内。
厂长和代管人的嫌疑可以排除。
历任927副厂长的人数共有79人,其中11名因年老、生病、意外等原因已经去世,其他在世人员都不知道此事。
历任并可能涉及的中层干部和基层人员多达1500多人,仍然在世的共有1300多人。
军方采取海量查访,但毕竟年代久远,调查起来如大海捞针。
调查工作停滞不前,但逝者“失脑”案例秘密监控数据却在与日俱增!
大数据统计的结果是,一月之内:
全国27个省区市均有新增案例出现。
“失脑”者占被监控对象总数的比例总体维持在6:100000左右。
未发现“活取”现象。
所有“失脑”案例都发生在被监控对象被正式宣告死亡后3—8小时之间,其中,3—5小时之间最为集中。
从指标看,“失脑”与年龄、身高、体重、学历、智商、情商等等指标没有明确关系。
“窃脑者”似乎没有任何特别倾向性,而是随机选择。
从颅内看,所有失去大脑后的颅腔干净清爽,大脑与脊柱原有的连接处根本没有创口!
原本与大脑的连接处,仿佛天然就生长成现在这个样子——平滑、完整、完好、美观、浑然天成!
颅腔内似乎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着大脑!如果硬要拿来一个大脑放到那里,反而显得十分违和!
经过一段时间分头研究,领军人物的专家讨论第一次开展。唐一明、郑洪波列席。
主题是:形势与危害。
机器人领军人物熊勇伟院士作主旨报告。
他指出,当前已无可争辩地存在一个事实:在全国范围内,部分初逝者“失脑”的现象客观存在、普遍存在。
科学家要讨论的是:
一、“失脑”究竟是一种亘古存在的自然现象,还是现在才出现的新现象?
二、如果“失脑”是新现象,那么,是“新的自然现象”?还是“新的人为现象”?
如果“失脑”只是我们从未发现过的自然现象,或者是自然界某种新机制导致出现的新自然现象,则形势并不紧张。
如果“失脑”是人为现象,形势需要作进一步评估:
第一种情形是:无恶意的人为。
从目前统计数据看,即使“失脑”是“人为窃取”,但并未发现“活取”案例,这表明,“窃脑者”可能并不是杀人犯。
第二种情形是:有恶意的人为。
虽然“窃脑者”不是杀人犯,但或许是利用逝者人脑开发致命的病毒,或者极端险恶的终极武器。
当然,如果是人为现象,不管是恶意或是无恶意,都可以肯定:他们所掌握的科技远远超过人类现有水平!
熊勇伟的主旨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
案件调查至今,没有人考虑过“自然现象”这一可能性。
尽管这个假设太有悖于人们习惯认知,但“包容异见”本身就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义。
脑外科专家李爽院士认为,尽管人类历史上从未系统开展过逝者大脑状况监控调查,但如果这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现象,且比例约十万分之六,那应当存在曾经被发现过的可能。
至于如何验证,李爽院士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医生、殡葬等从业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逝者大脑消失或疑似消失的现象。
调查结果几天后就有了。
305万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是100%受访者表示没有亲眼见过逝者大脑消失现象;有3张问卷表示听说过人脑消失,但经核实均不属实。
即:通过对305万人从业人员的调查,基本可以确认,不存在“人死后大脑消失”这一自然现象!
另一边,人机交互历史悬案侦察工作仍在艰难推进。
关于谭芳芳、黄克俭、高玉德3人失踪问题,陆强专案组基本锁定一名当年60岁左右的封姓男子。
因为陆强查到,在黄克俭、高玉德2人移民出国之前,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曾出现一名60岁左右的封姓男子,特征与谭芳芳失踪案前交往男子高度相似。
关于927厂内人机交互器下落的调查,梁国强组织对1000多名在世人员全覆盖问询,结果是无人知晓。
于是,梁国强启动对已经去世的200多人作全覆盖调查!
针对“封”姓男子,陆强专案组制定了3套方案同时调查。
一是从姓氏着手。
对“丰、风、峰”等所有音同“封”的姓氏都全面排查。
二是从人脸识别着手。
根据当年警方画像以及电脑模拟新技术,重新制作出了“封”姓男子画像,在警方、国安的人脸数据库中比对。
三是与军方协作。
将所掌握的封姓男子资料提交给梁国强,供军方在其调查人员中比对筛查。
因为当年人机交互试验是国防部项目,基于军事保密需要,如果封姓男子是军方人士,地方根本就查不到。
以姓为源头的调查很快出结果,毕竟封、丰、峰、风等都不是大姓,3天就完成排查,查出年龄相近男性共23名,但体貌特征完全不相符。
人脸识别也很快,一周时间内便出结果:共有1001名疑似对象!
难道,那封姓男子竟然是一张大众脸?
陆强很懊恼。
1001名疑似人员的调查,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尚不说,光是时间就完全不可控!
陆强回到家里,看到苏琳琳痴痴地看电视,情绪更加低落。
宇飞出事前,苏琳琳是一个极讲究生活情趣的女人;宇飞出事后,她整天失魂落魄,下班就只守着电视机看。
见陆强回来,苏琳琳勉强起身:“吃饭了吗?我给你做碗面吧?”
陆强也心痛妻子,道:“算了,我买了些卤菜和凉菜回来,将就吃吧。”
苏琳琳勉强吃了几口就回到沙发上看电视去了。
陆强一个人喝闷酒。
突然,手机铃声响起。陆强看,是梁国强打来的。
“老陆,这么晚打扰你,只想第一时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梁国强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我们很可能找到了那名封姓男子。”
正在喝闷酒的陆强精神为之一振,问道:“真的?你确定吗?”
梁国强道:“确不确定得由你来判断。”
陆强哪里还喝得下酒,立即起身,对苏琳琳道:“我得立马出去一趟。碗筷先放着,回来我再收拾。”
“哦。”苏琳琳应了一声,仍痴痴地看电视。
陆强轻叹一声,出门直奔军方驻地而去。
梁国强在办公室等待陆强,见他进来,递过一份人事档案,道:“我认为,这可能就是你要查找的封姓男子。”
陆强迫不及待地打开档案。
这果然是一名男子的档案,但却并不姓封、丰、风或峰,而是姓刘!
但是,也并非跟发音“封”扯不上关系。
事实上,这人的名字中有一个字正是这个发音,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刘长风”!
梁国强道:“我们把你提供的画像给当年927的技术员们看时,他们事先绝无可能串通,但他们一致确定指认画像中的人是当年的副厂长刘长风。”
虽然不姓封,名字中的“风”与封同音,且被多人指认与画像相似,陆强认为刘长风就是封姓男子的可能性极大。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86937/86937719/541524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