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被我抛弃七次的前夫登基了 > 第12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2章


少顷,门口出现几个熟悉的身影,虞照晚垂下眼,只当自己是个花瓶。

        几位大臣进来,第一眼就看到侍立在旁的虞照晚,脸上神色各异。

        然后收敛面上的表情,向顾城请安,口称万岁。

        顾城免了他们的礼,抬手道:“众卿请坐。”

        众人各存心思的坐下,唯有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站在原地,十分认真诚恳地对虞照晚道:“一别数年,可还好?”

        好像只是在和一个多年不见的故人寒暄。

        顾城挑了挑眉,以手支颐,幽幽盯着这一幕。

        旁边一人瞥见顾城的动作,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北齐的人谁不知道顾城和虞照晚那点破事儿,躲都来不及,怎么这林怀礼还往上凑!

        虞照晚也没想到这种情况下还有人和她打招呼,察觉到身后一缕目光凝聚在她身上,那两个字在嘴边转了又转,到底没说出口,只道:“林大人万安。”

        顾城越是要叫她难堪,虞照晚越是表现的坦然自在。

        林怀礼点点头,坐下了。

        “诸卿都到了。”顾城淡声道,“就开始吧。”

        “乾国所提之事,诸位以为如何?”

        涉及朝政,虞照晚下意识竖起耳朵,尤其是听到“乾国”二字时,注意力更集中了。

        座下臣子沉吟多时,有人道:“乾国富饶,盛产宝石,通商于两国皆有裨益。”

        顾城漫不经心的敲了敲桌面,道:“弹丸之地,若为宝石,直接打下来就是。”

        “陛下不可!”有人急道,“乾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我朝西南还有大历虎视眈眈,陛下刚统一中原,当无为而治,调养生息,十年内不宜再起战事!”

        “知道了。”顾城轻啧一声,本就随口一提,也不再纠结。

        右侧一个年轻官员突然道:“臣听闻乾国三公主也在使团中。”他耿直道:“不知陛下打算给个什么位份?”

        这话题来得突然,众人提心吊胆的同时又忍不住拿眼去瞥虞照晚。

        虞照晚是在和顾城拜堂成亲当日被揭露身份的,彼时六礼已成,高堂已拜,都送入洞房了,忽然出现个疯婆子洋洋洒洒把虞照晚的身世抖了个干干净净。

        所以认真算下来,这两人还是夫妻。

        两国通商,和亲是旧例,乾国三公主来朝之意昭然若揭,顾城没有同龄兄弟,宗室大多已经成亲,一国公主怎么也不能给一个闲散王爷做小,和亲之事只能落到顾城头上。

        此事本来也在今日议程里,但他们没想到虞照晚在这儿。

        一时还真不知怎么开口。

        万幸许鹤庭这个没脑子竟大咧咧说出来了。

        众人目光微妙的凝在他身上,许鹤庭恍若未觉,自顾自道:“三公主的身份,怎么也该给个妃位吧?陛下登基日久,也该选妃立后了,后位的人选嘛……臣看谢家的二小姐谢瑶就挺不错的。说起来乾国送来一个公主,我们也得送回去一个,宗室里有适龄未婚的郡主小姐吗?臣记得……”

        他口若悬河说了一大堆,嗓子都说干了才停下,喝了口水,转头见其他人面色惶惶,奇道:“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左手边一个年逾不惑的大臣拉拉他的衣袖,小声提醒道:“别说了。”

        许鹤庭入朝晚,又因性格过于耿直没什么朋友,不知前事,皱眉扯出袖子道:“乾国使团后日就入京了,此事迫在眉睫,此时不议何时再议?”

        他拱手道:“请陛下早做决断!”

        大臣默默收回手,表示自己已与他划清界限。

        其他人大气都不敢出,只等着顾城说话。

        时间一刻刻走过,许鹤庭终于察觉到了不对,继续耿直发问:“陛下,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顾城竟面带微笑:“你没说错。”他意味不明道:“和亲之事,是该提上日程了。”

        他看向殿内诸人,道:“但朕以为,婚姻是女子的终身大事,乾国公主远道而来,总不能随便给她塞门婚事,还要看她自己的想法,她总归是要留在大齐的,此事不急。”

        “倒是同在使团的二皇子。”顾城道,“诸位觉得该怎么安排呢?”

        使团也不是来了就走,总得在上阳小住,到时候再问问那二皇子有没有看上眼的姑娘不就得了,反正他看上了,那姑娘又不能不嫁。

        众臣面面相觑,觉得这压根不算一个问题,但顾城问了,他们不能不答,彼此交换着眼神,最后中间一个身材瘦小官员道:“昌武伯有女,年十六,才貌双全,还未定亲。”

        顾城挑了下眉,直觉此事不对。

        大齐女子出嫁早,十六还未定亲者寥寥,当年虞照晚在他身边行走,就曾因年龄被议论多次。

        果不其然,下一刻,那官员就道:“只不过那位小姐极为善妒,曾扬言她的夫婿一辈子只能有她一个女人,再加上性情肖似其父,粗暴不堪,在家时经常打杀下人……除此之外,倒也没什么缺点了。”

        善妒蛮横,性情粗暴。

        顾城几乎在心底抚掌,心道这不就是专门给绫钰那病秧子留着的真命天女吗?

        当即痛快应下:“允了,朕即刻拟旨。”

        “陛下万万不可!”一道声音突兀的插进来。

        众人定睛一看,竟是虞照晚。

        她眉头微蹙,快速道:“恕奴婢多嘴,陛下方才说婚姻是女子的终身大事,此话不假,于男子亦然,还应考虑一下二皇子的意见。”

        “再者……”她细数此事不妥之处,“两国和亲,事关重大,按魏侍中所言,昌武伯家的小姐虽然年龄身份都合适,但未必愿意嫁去乾国,她那般性子,万一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来,只怕两国结亲不成反结仇,徒惹事端。”

        顾城语气冷漠,没理她有理有据一番话,只道:“虞照晚,朕让你说话了吗?”

        “奴婢有罪。”虞照晚俯身叩首,却是分毫不让,“但和亲之事,还请陛下慎重考虑。”

        顾城的脸色微妙的沉了下来。

        殿内众人噤若寒蝉,林怀礼轻咳一声,道:“虞姑娘此言有理,和亲人选不宜如此草率。”

        明晃晃在给虞照晚打圆场。

        他乃一国太傅,位列三公,说话自然有底气,也不怕触怒龙颜。

        顾城不好不卖恩师面子,却也不甘此事作罢,转而道:“那依你之见,和亲人选该如何定?总不能他看上谁家姑娘就直接带走吧?”

        她提了意见自会想出对策,虞照晚快速接道:“乾国使团入京后,陛下定要设宴接风洗尘,不若将条件合适的贵女都邀至宫中,让二皇子从中挑选。”

        许鹤庭立刻跟道:“这个主意好,就算最后选出个不太……呃,也是他自己挑的。”

        顾城心知此事不合规矩,做到这儿已经是极限了,道:“那就如此定了。”

        众人见他松口,心下稍安。

        陛下自登基以来便莫名不喜乾国,言行之间的嫌恶简直要溢出来。

        好在讨厌归讨厌,陛下深明大义,胸怀天下,从未因个人喜恶影响过大局,在有关乾国的事务上从未出过差错。

        今日已算难得的出格了。

        此间事了,众人心头的石头也放下了,正要告退,却见最前面的许鹤庭兴致勃勃道:“乾国的事说完了,陛下,选妃立后的事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这个蠢货!

        众人看看顾城意味不明的神色,又偷瞄了眼站得四平八稳的虞照晚,恨不得把他的嘴堵住。

        他们提心吊胆的等着,等了半天,只听顾城淡声开口:“许卿所言有理,选妃立后,确实该提上日程了。”

        众人眼睛一亮。

        陛下登基日久,后宫空置,也没个一子半女,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哪能不心急?

        但他们也不敢催的太狠,陛下和虞照晚的事闹得太大,简直闻者伤心见者流泪,换位思考一下估计这辈子都不想碰女人了。

        前些日子得到虞照晚在宫里的消息,甚至还有人苦中作乐的安慰自己:好歹陛下身边有个女人了。

        就算那个女人是虞照晚又怎么样?陛下已经不是从前的陛下了。

        他们几乎已经歇了这个心思,眼下见陛下松口,不由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顾城有一搭没一搭的摆弄手边的珠串,道:“众卿有何推荐?”

        许鹤庭马上道:“谢家三小姐谢瑶,品貌不俗,性情温雅,可担中宫之位。”

        众人又七嘴八舌提了几个人,见顾城似乎都不是很满意,急得嘴皮子都快擦出火。

        到最后还是林怀礼一锤定音:“臣也以为,谢家三小姐是最合适的人选。”

        顾城抬眸,墨眸幽暗深邃,仿佛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朕还以为,你们不会推举谢瑶。”

        论家世,论容貌,论品行,谢瑶确实无可挑剔。

        坏就坏在,她是谢家的人。

        大齐百十世家,谢家独占鳌头。谢氏一族曾出过五任丞相,七位皇后,当今丞相谢寅更是三朝老臣,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

        谢寅二弟谢诚位列骠骑将军,位同三公,手握兵权,只是谢寅风头太盛,以至于众人想起谢家,只当文官世家。

        这个家族披着文臣的外衣,看似谦和有礼,有武侯遗风,实则狂妄至极,不可一世到将皇权视为囊中之物。

        顾城还是皇子时就与谢家不对付,后来他成了皇帝,更是不断打压谢家,君臣只维持了表面的和平,按理说这一任皇后,怎么也不该再出身谢家了。

        谢瑶怎么美丽怎么出众他没兴趣,今日议事的人是顾城的心腹,他们为什么提出这个人选,才是顾城最好奇的。

        他眸光幽幽地盯着座下诸人,直盯得他们一个个低下头去。

        林怀礼叹道:“陛下有所不知,老臣的侄子有个好友,是忻州人士,瑞王座下,前几日他入京探亲,醉酒后无意说起瑞王曾派人上京拜访谢寅。”

        顾城目光微凝,就连虞照晚也忍不住抬起头。

        忻州,瑞王。

        顾城的弟弟,五王夺嫡的输家,在顾城登基后被打发到忻州守盐碱地去了。

        瑞王为人庸碌,软弱无能,不过世家扶植的一个傀儡,否则顾城也不会留他一命。

        这样一个人,竟然会主动找上谢家?

        一大臣手捋长须,疑道:“瑞王背后或是有高人指点?”

        顾城冷道:“哪个高人这么没脑子?光明正大的谋反。”

        他将珠串一掷:“他意不在此。”

        众人惊疑不定,虞照晚见状垂眸。

        瑞王软弱,当初顾城举兵南下,朝局不稳时尚且没有动手,没道理在顾城威严日盛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谋反。

        忻州必然出了什么变动。

        顾城登基以来,手下设暗察部,顾名思义是为检察各地亲王,州县事宜,忻州有变,暗察部迟迟不来上报,要么是那人已经手眼遮天到足以瞒过暗察部,要么是忻州的暗察部已被他掌控。

        无论是哪种情况,能做到这一步的必然不是蠢人,绝不可能如此大张旗鼓的勾结谢家谋逆。

        所以,他的目的是……

        虞照晚抬眸,见顾城目光森然:“他是为逼反谢家。”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72968/72968967/98563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