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西蜀后宫 > 第66章 花开彼岸彼岸花 情难比金似纸薄 1

第66章 花开彼岸彼岸花 情难比金似纸薄 1


第六十六章花开彼岸彼岸花        情难比金似纸薄(1)

        这一夜出乎意料的漫长,毋青竹的不安,不是没有缘故的。次日拂晓,観娃宫的撷芳殿前又多了一具死尸,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而这具尸体就是张昭容。也许是她的命不好,昨夜孟昶召她侍寝,她刚走出撷芳殿,就被雷劈死了。很快,她也被人们遗忘了。偶尔有人提起张昭容,记得的只是她做的“鸳衾”。

        日子如同溪水一般,慢慢的流淌着,丝毫不顾及人如麻的心事。孟昶又回到了庄宜人宫。

        秋高气爽的时节,在庄宜宫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株无义草开花了,那花朵大片大片的,鲜红如血,妖异浓艳,看上去便是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此花盛开在墓地附近,人称“花莫见,草莫见”。常年生长在荒岭野冢之间,轰华灿烂却孤冷僻孤寂,透着无限的悲凉。花期是七月,加之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

        知琴是带着惊恐的神情告诉毋青竹这个消息的。因为谁也不知福那株无义草是何时栽植在了庄宜宫。

        当那些绚烂的花朵呈现在毋青竹的面前时,她怔住了,一时间,她忘了身边还有成群的宫娥,竟然任由泪水横流。

        “彼岸花,开彼岸,花开不见叶,见叶不开花,花叶不相见,生生相错。”这句话是她进宫的前一天,韩王向自己说过的。

        无义草别名就是彼岸花!原来,他一直都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而自己却不知道。

        无义草的花和叶永不相见,生生相错,却不知,这是永远的相守。他们曾是三生石上的旧精魂,千年相伴,看尽人间尘缘,悲欢离合,生死轮回。那日,佛说‘你们需入红尘。’三生石上的他向佛问他们的姻缘,佛闭目,“一生只得一面之缘。”

        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

        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

        前世一千次的相知,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爱。

        可是当真?佛笑而不语。

        他落于忘川彼岸,生在三途河畔,那里阴郁而凄冷。只有一座桥,和桥上那个年年岁岁都守着一锅汤的老人。形形色色的人从他身边走过,走上那桥,喝下那碗中的汤,又匆匆走下桥去。一些人走过的时候,他会听到缠绵的呜咽,生生世世的承诺,他恻然,而那桥上的老人却似什么也听不到,依旧平常的乘着汤,送于上桥的人。日子久了,他才知道这桥叫做奈何桥,这老人,唤做孟婆。

        。

        他问孟婆,那响起的是什么声音?孟婆说,那是铭心刻骨的爱,铭心刻骨的恨,是人世间最没用的旦旦信誓。

        原来,孟婆那碗中的汤,叫做孟婆汤,是可以忘记前世的,上桥的人喝下去,便会将这时间一切的恩怨情愁统统忘记……然后等待下一次的轮回。

        他问孟婆,他是不是也会忘了我?孟婆不语。

        他问孟婆,“我什么时候会开花?”孟婆说,“到了开花之时便会开了。    ”

        他盼望着花开,盼望绽放最美的容颜,盼望着和她一生一次的想见。

        孟婆看着他,叹一声,又要是秋彼岸了!

        他疑惑。

        秋彼岸初来的时候,他惊异的发现自己绽放出的花朵扑满了整个三途河岸。

        孟婆说,有了彼岸花,这黄泉接引路不再孤单了。

        一年一年,他在每个秋彼岸的时候准时绽开,一片片的。终没有看到她来。

        她终究还是来了,在他还没来得及绽放的时候,匆匆的来了。匆匆她我身边走过,他拼命的叫她。

        她似全然失去听觉,就这样匆匆走过,让他连她的衫角也触碰不到。

        他哭泣。

        每年秋彼岸的时候,他依旧静默的开放,送过一个一个来来去去的亡魂。

        一千年里,看着她匆匆的过,没有停留,也没有看他一眼。这一千年里,她却从没在他盛开的时候到来。

        又一千年的时间在一开一落中开始,又走向结束,她变幻着身姿走上奈何桥,端起孟婆的汤。他的心,碎了又碎,他呼唤她,你不记得了么?

        终于,在一个秋彼岸的时候,在他绽放了花朵的时候,她来了,带着满身的风尘,一脸的憔悴,来到她的身边。他曾以为她又会匆匆的过,匆匆的喝下那让她把自己越忘越远的孟婆汤。然而,她走过他身边的时候,竟然放慢了脚步,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

        只那一望,心中干涸的泪又如泉水般涌出;只那一望,便将心中数千年的积郁化作泪水;只那一望,万般的幽怨都如云散。

        那个秋彼岸的时候,他开得格外鲜纯。

        又是数千年的等待,数千年的一年一见,她每次回头的一望,都让他心里裂开一道深深的痕,一年一年……

        不记得这是多少个千年的相遇了,她突然停在我的面前,喃喃自语,似曾相识,似曾相识……。

        他惊异,心在那一颗彻底碎裂了,原本白色的花,在那个瞬间惨然的变成红色,如火,如荼,如血……

        她受惊般的退上桥去,孟婆汤从她颤抖手中的碗里洒出……

        从此,在秋彼岸的时候,忘川里便开满血色的花,夺目、绚丽而妖异。

        她又在花开的时候来了,在他身边徘徊着,徘徊着,在走上桥头的那一刻,竟然回头,嘴里喃喃,呢喃的是他的名字!

        他已无泪了。

        孟婆长叹一声,这是这近万年来,我听到的唯一一声叹息。

        至此,人们都说,在秋彼岸的时候,忘川的三途河畔,会绽放一种妖异的血色花朵,花香有魔力,可以唤起人对生前的回忆,这花,叫做彼岸花。

        千次的回眸、擦肩、相逢、相识、相知,佛语都一一成了现实,于是他平静的开,平静的落,平静的等待千年之后的爱。

        爱来的很平静,却很震撼。

        他恍然的望着她,难道她不记得佛说,我们只有一生一次的相见么?

        她笑着看他,波澜不惊的采下一株花藏在袖中走上桥去,我看到她微笑的看着他慢慢的喝下汤去。

        孟婆的脸上闪过一丝奇异的笑。

        佛说我们违背了天意,从此永生永世不得相见。她却在笑,笑得很舒心。

        于是她化作他茎上的叶,叶落方可花开,花开叶已落尽。

        她说,“我们不要一生一次的相见,我们不要陌路相忘。这是我们永生永世的相守,不再分离,不再忘记!”

        于是,佛经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是的,毋青竹和韩弢就像眼前的无义草,该永不相见的。否则就是违背了佛的旨意。既然决定选择了放弃,为何还要为眼前这盛开的无义草流泪?这样的自己毋青竹很不喜欢。感觉就像是做了一件极为不光彩的事。

        众人见毋青竹流泪,皆心下骇异,不知其故,谁也不敢相问。知琴大约知道是什么缘故,忙遣散了众人。因向毋青竹道:“这花开得过于妖艳,只怕不吉利,奴婢叫人拔了可好?”毋青竹想了想,便说:“我从不信这些,留着吧。”知琴便不再多言。于一旁侍立着。

        此时,毋青竹的心是百感交集。甚至在心里假设,如果当初不曾进宫,该有多好?六年了,她也曾因为孟昶对自己的好而动容过,她曾今也被感动过,可是,很快,她对孟昶的好感,又会因为孟昶的荒唐和无能而消失得了无踪迹。甚至有些厌烦。

        因为这株绚烂的无义草,毋青竹病了。

        接下来的几天,宫里的妃嫔都来看毋青竹。甚至连那些个未曾承恩露的秀女也来了。因为这场病,庄宜宫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毋青竹的心里有那么一点儿高兴。别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她都不在乎。因为她觉得这并不重要。

        淑妃也来看她了。她现在对淑妃没有半点的忌惮了。从一开始,淑妃对毋青竹都带着敌意。后位本该轮到淑妃的,可却换作是她了。对无一男半女的毋青竹,淑妃原本是看不起的。因为她有三个皇子,一个公主,可是三个皇子死了两个。淑妃是忧虑的。而毋青竹身边却有了一个皇子,虽然不是她亲生的,可淑妃知道,这个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毋青竹在宫里的位置得到了巩固。后来有了花蕊夫人,和赵馨儿这一帮年轻的美人儿,孟昶疏远了毋青竹,淑妃认为自己和毋青竹平等了,至少在心理上是这样的。

        再后来,淑妃又有了身孕,她以为可以藉此翻身,可偏偏生下的是个公主。

        淑妃看起来很不好,她先是礼节性的向毋青竹问了安,接着又问些毋青竹的病情。

        毋青竹觉得淑妃比自己更虚弱,更需要照顾。淑妃轻声说:“娘娘,我遇到麻烦了。我刚刚跟皇上吵架,现在他都不愿见我了。”

        毋青竹便把贴身的宫女们都支走了,淑妃才说:“现在丝雨死了,那班大臣又说她死得离奇,其中必有隐情。说是因为后宫争宠,才导致丝雨的死亡,相继夭折的三位皇子也……也没找出凶手,那些个相关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找不到人了。三位皇子多半也是因为后宫争宠才……”毋青竹立眉嗔目道:“都是些什么人,胆子也太大了,竟然干预起后宫的事?”淑妃道:“我可不敢说。”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66/66176/34429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