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西蜀后宫 > 第64章 碧螺亭内闻旧事 寂静深处品琴音 2

第64章 碧螺亭内闻旧事 寂静深处品琴音 2


第六十四章碧螺亭内闻旧事    寂静深处品琴音(2)

        沁水公主道:“才从园子里来,方才见赵奉仪在哪里找蛐蛐儿,觉着有趣,也跟着找,就弄成这样了。正说要去你那里清洗呢。”毋青竹道:“是我的不是了,没想到这一层,你原来的住所拨给了慧珏公主了,你有时也回宫小住,该给你另寻一个住处才是。”沁水公主道:“你竟不必费事了,你多会儿见过我回宫小住的?出了宫才知道,原来外面住着比这高墙围着的皇宫舒适一百倍呢。”

        毋青竹道:“这恐怕是其次,想必是你夫妻二人好得跟蜜里调油似的,舍不得分开才是。”

        沁水公主笑打着毋青竹,娇嗔道:“皇嫂只是胡说……”说着看了孟昶一眼,又道:“皇兄在跟前呢。”毋青竹笑道:“瞧你,还不好意思了,你脸皮也薄了。”

        孟昶道:“你们姑嫂二人先聊着,朕总插不上嘴,倒不如回去喝茶、吃点心。”他嘴上虽是这么说,却不移步。

        沁水公主道:“皇兄怎么还不走,我要和皇嫂说好多女儿家之间的话呢。”

        孟昶笑道:“瞧瞧,一个劲儿的赶朕走,赶明儿个受了委屈,可别哭着喊着来叫朕给你做主。”

        沁水公主噘着嘴巴说:“哼,皇兄就是要做主,还轮不上呢,有母后给我做主,我还要皇兄做什么。”

        孟昶笑道:“这话可是你说的,你可千万别有求朕的事情。”

        沁水公主做了一个鬼脸,又道:“我还不稀罕去求你呢。”孟昶摇头笑了,谁叫沁水公主是他最疼的皇妹呢?

        见孟昶已走,毋青竹便问沁水公主:“你又闯什么祸了?”

        沁水公主道:“皇嫂这话问得也奇,我像是那喜欢闯祸的人么?”毋青竹笑道:“可不是?算上你一个,青瑜一个、馨儿丫头一个,可都是会生事的主儿。哪一回不是叫我兜着,我都习惯了。好在青瑜出阁后,规矩了不少,我也省了一份儿心了。馨儿丫头最近也是病歪歪的,倒也省心,你呀,只要不是捅破了天,我都替你兜着,说吧,这会儿又是怎么了?”

        沁水公主扭着毋青竹的手撒娇道:“哎呀,皇嫂,在你眼里我就是个只会闯祸的人吗?”

        毋青竹笑道:“可不是么?”

        沁水公主道:“人家要说的可是正紧的事儿……”

        毋青竹道:“先说了,你们小夫妻之间的事儿我可不管的。”

        沁水公主道:“哎呀,皇嫂也不知是跟谁学的,也说这些个不正经的话。”

        毋青竹笑道:“倒不是我要说这些个话,你自个儿想想,这月里,你在我跟前,哪一回说的不是李旌?”

        沁水公主脸一红,一跺脚,又道:“皇嫂只会取笑我,这回人家说的是正经八百的事。”

        话说沁水公主自打下嫁李旌后,两人之形状较之从前反而生疏了不少,不过是在人前做个夫妻的样子,背了人,且各自过活,甚至连照面都不打。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二人不和之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太后耳朵里,太后素来很疼沁水公主,哪里见得有这种事?于是派了跟前的嬷嬷去驸马府听命,说是照料公主的日常起居,实际上,那嬷嬷什么也要管,若李旌每日在沁水公主房里歇息则罢了,若哪一日他二人分房而睡,第二日准保传到太后跟前,接着李旌自然是被招进宫里挨太后的训斥。长此以往,自是不妥。故此,沁水公主来托毋青竹去太后跟前求情,让那嬷嬷离了驸马府。

        沁水公主叽叽咕咕的说了半日,毋青竹只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沁水公主不解,便问她:“此事,在皇嫂听来很是可笑么?”毋青竹道:“可不是吗?想想我朝虽说民风不及前朝开放,可女子休夫,也不是没有的事,既然你们夫妻二人没有情分,何不以一纸休书解脱?”沁水公主本来是天真烂漫之人,以往虽常纠缠黄文翰,可二人也只限于泛泛之交,皆因毋青竹常向她说:“如今你既已为人妻,就该懂事了,何必要和李旌较劲?何况,你们也没什么深仇大恨的,好好过日子岂不是更好?每日总是斗气,有个什么趣儿?你试着和他好好的相处,说不定你会发现他比你看到的要好得多。”

        话说开了,沁水公主在意的是李旌对含章公主余情未了。毋青竹常好言相劝,沁水公主的心思也有些活泛了,想那李旌在一般的男子中,也算是出众的了,沁水公主正值得青葱年华,恐怕也难以不对其心动。毋青竹和李旌虽谈不上是知交,却因为李家和毋家是旧好的缘故,他二人也颇为谈得来,大约是因为毋青竹如今的身份,如今他二人倒客气起来了。如今因关乎沁水公主之事,毋青竹前些日子曾私底下叫人传他进宫,听他的口气,对这门婚事也认命了,有意和沁水公主修好。

        今日看沁水公主的形容也是这么个意思,原来他二人想到一块儿去了,只是谁也没说出来。

        沁水公主终究还是孩子天性,又因太后娇纵,难免有些恣意妄为,在毋青竹看来,倒是委屈了李旌。

        今日之事颇多,毋青竹心绪不宁,哪还有闲心管别人的事?见沁水公主来了这半日尽说些无关痛痒的事,她便有些不耐烦了,因向沁水公主道:“前些日子,我探过李公子的口风,那意思似乎有意要和你好,皆因你不领情的缘故,他不敢再造次了。”

        一听这话,沁水公主恼了,忙道:“这话说反了不是?想我纡尊降贵的每日肯嫁给他,已经是委屈了,还得每日受他的白眼,皇嫂,你是不知道啊,他那个人啊,每天见了我倒像见了仇家似的,以往在皇姐跟前的那热乎劲儿一点没有,每日里连个人影儿都见不着。”毋青竹微笑着听完沁水公主的抱怨,又道:“你呀,别的不说,你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这就是天大的缘分,就该珍惜不是吗?怎么不知道惜福呢?”四下瞧了瞧,见无人,毋青竹轻声道:“那日我听太后说,你们已经圆房了,你还这么着,又是何苦来?”沁水公主听得“圆房”二字,脸红到了脖子根儿,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儿,不安的绞着手指,低低的说:“没这回事,是为了应付孙嬷嬷,我叫玉娇瞎编的,不然她到母后跟前告状,又不得安宁了。”

        毋青竹道:“你别不承认,我想你是怕太后责备李公子,才叫玉娇瞎编的吧……”

        不多会儿,天色转暗,沁水公主要拉了毋青竹一道去永福宫,无非是要毋青竹去说情,因今日着实没精力了,毋青竹便悄悄教了沁水公主一套说辞。沁水公主犹自不信,毋青竹便说:“你尽管到母后跟前说去,我保证母后当即把孙嬷嬷从驸马府召回来。”

        此时,小慈来了,毋青竹便问她:“你来这里做什么?”小慈向她二人请安后才道:“是绿萼姐姐打发我来找娘娘呢。”沁水公主笑道:“小慈亲自来找你,想必是有要事,我就不叨扰你了。”小慈道:“哪里有什么要紧事?眼看就是用晚膳的时候了,绿萼姐姐打发奴婢来请娘娘回去用膳呢。”

        这里沁水公主辞了毋青竹自己往永福宫去了,毋青竹同了小慈一道回去用膳,也不必多言。

        却说这日晚间,毋青竹因走了困,到丑时也没入睡。从床上起身,自己点了一只安息香,拿炉子罩了。

        此香出自波斯国,其树呼为辟邪。树长三丈许,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冬不凋。二月有花,黄色,心微碧,不结实。刻皮出胶如饴,乃是香料中的极品,自得了这香,毋青竹只是舍不得用,不想今夜没做思量就拿来用了。

        香不在多,有气则灵,一柱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焚烟飘渺,凝神静观缕缕清烟,或是笔直冉冉而上,或是迂回缭绕而行,时而澎湃而坠云中,时而形单影孤,如绝壁卓丝,如梦如幻,似假还真,真是人间最大的享受。

        此时独处静室,凝神静气、挥毫疾书当是一件极美的事。若此时创作,应该是有无限的灵感。正这般想着,一阵熟悉的琴声响了起来,那是寒江月影曲。

        原以为是弹琴的此曲乃柳妃所奏,复又一想,柳妃并不善于操琴。此时听到的旋律如同天籁,显然非一般的人所能及。在毋青竹的记忆里,只有韩王才有如此精湛的琴艺。

        此曲第一段用泛音演奏,不过却不是像其他曲子那样可以看作是整个乐曲的序奏,也可以说是一段序曲,预示了全曲的主题与发展。首先就给出了曲子的主导音调,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寂静美妙的世界。听着这琴音,毋青竹仿若看到了

        月兔东升,归舟欸乃,漁歌隐约,似有浩浩乎如憑虛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最后一声滚拂,轻松酣畅。然而,人世间就这样永远充满着逍遥?

        及至十六段的泛音接续着作曲者那颗跳动的心,这段音乐轻快跳跃,在音色上颤声了强烈的对比。似乎是经过疑问之后,那人的心里已不再似前面那样踏实。听到此处,毋青竹的心里隐隐预感到某种程度是不安。

        果然到了第十七段由于主导音调变形而成的雨声把眼前的一切一扫而空。此曲虽在蜀中广为流传,可毋青竹却从不曾像今晚这样仔细的品过,细细品过之后,她才感受到韩王地自己的情意。

        当初他二人谁没有挑明。可心里都有对方不是吗?为何错过了?显然毋青竹进宫为后让韩王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曲子是韩王为毋青竹所作,也许这美妙的曲子中所隐含的忧伤只有毋青竹才能听懂吧。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66/66176/34429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