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西蜀后宫 > 第2章 秋日里皇家出游 灯火处青竹忆伊

第2章 秋日里皇家出游 灯火处青竹忆伊


第二章秋日里皇家出游    灯火处青竹忆伊

        毋青竹见四儿的攒竹穴上有一小孔,一针尖微微外露。她便把沁水公主交给长公主照顾,自己俯下身子,用白丝手帕捏住那针尖,往前一拉,只见一根食指长的金针依然被染成了褐色。她把金针放到鼻前闻了闻,不由得大惊:这竟然是一支带有“见血封喉”的毒针。这时内务府的常公公带着一大帮太监过来了。毋青竹问是谁禀报了内务府,没有人知道。

        此类事件一向是由内务府处理,本无可厚非,不料内务府的人最后只说四儿是突发疾病而亡。对此她大惑不解,明明四儿是因为“见血封喉”浸入血液,中毒而死,就在这日,黄昭仪突然被打入了冷宫。晚间,绿萼一边铺床,一边说:“娘娘,您可知道出大事了?”

        毋青竹一边对镜卸下钗环,一面问是何故。绿萼道:“那华容院的四儿竟然是个假太监!”

        :“假太监?”

        :“是啊,听说皇上震怒之下,把黄昭仪赶到了静蓉院。”

        :“这又是何故?”

        :“皇上怀疑黄昭仪和那个四儿私通……”

        :“你从哪里听来的?”

        :“现在宫女们私下里都这样在传呢,听说黄昭仪当场气得昏厥过去了。”

        :“怎么无人来回本宫?”

        这时常嬷嬷从外面进来,向她请安过后便说:“这话如何回得娘娘,此等皇家丑事,掩盖尚且来不及,又怎会让人尽皆知?”

        毋青竹冷笑道:“嬷嬷这是说的什么话?难道我这个皇后只是做做样子?这事儿我今天还就管定了!”

        常嬷嬷偏不识趣,笑道:“依老奴看,娘娘竟是不要管这事才好,太后她老人家,尚且不言,娘娘又何必淌浑水?若是闹出来,皇家的颜面何在?”

        毋青竹一向厌恶常嬷嬷,往常也只念她是太后跟前的老人了,才敬她三分,不料这常嬷嬷竟从不知个天高地厚,在庄宜宫兴风作浪,动不动便跑到太后宫里哭诉一番,什么在这边吃得不好了,什么别的宫女太监使脸色给她看了,皇后又不待见她了……让别人听来,好像毋青竹天天在以虐待下人为乐似的。今天她有心给常嬷嬷一个下马威,便挑眉竖眼说:“看样子我庄宜宫的主人该是你常嬷嬷才对!”

        常嬷嬷一脸惶恐的匍匐在地,口里直说:“娘娘息怒,是老奴该死,胡说八道的!”

        毋青竹只对镜理鬓,看也不看常嬷嬷一眼,口里说:“绿萼,你还不把常嬷嬷扶起来,若是闪了腰,本宫可担待不起啊!”

        绿萼看常嬷嬷那样子,心里不由得暗笑,一边扶起常嬷嬷,一边说:“嬷嬷也请回去安歇吧,在庄宜宫,您老就是皇太后!”

        那常嬷嬷揪了一下绿萼的手背,说:“你这个小蹄子,现在是越发坏了,这等胡话也是说得的?”

        蔷薇端着一个翡翠面盆进来了,向常嬷嬷说:“你老也是,娘娘也该安歇了,您又进来做什么?”

        :“蔷薇,你在太后永福宫时,不是我手把手交会你做事的?忘恩负义的小娼妇!”

        :“常嬷嬷。蔷薇她也不过随便一说,你老又何必说些难听的?”

        常嬷嬷不悦的说:“绿萼,我倒是回了皇太后去,离了这皇宫回老家去,倒还有两房侄儿照顾我,也犯不着受你们这些小蹄子的闲气!”

        :“你老人家去了倒好,只怕是舍不得!”毋青竹唯恐绿萼再说出什么过火的话,便说:“绿萼,你把床铺好了,也快些把香点上,我只是头晕,点一支凝神静气的梦甜香,你叫王公公去带人把那乌木镶琉璃炕屏给柳妃送去。另送上今年新进的武阳茶一斤,你亲自和王公公一道送去。”

        蔷薇笑道:“偏是娘娘性急,这都多会儿了?”

        毋青竹一面任由一个名换知琴小丫头替她更衣,一面向蔷薇道:“你说得也是,我想这柳妃娘娘是北方人,睡惯了炕头,所以特命人照北方习俗布置了寝宫,偏就少了一件炕屏,我也不敢劳驾姐姐亲自送去,为何有了怨言?”

        蔷薇说:“娘娘说得极是,奴婢因想着,柳妃已然歇息也未可知,故……”

        :“你这丫头,怎么也咬文嚼字起来?”

        绿萼也在一旁说:“娘娘遍览群籍,奴婢们也跟着文雅起来了!”

        这话让众人都笑了,毋青竹笑道:“你这丫头,牙尖嘴利的,我可要不起,倒是把你打法了是正经!”

        话说绿萼领命去了柳妃居住的北苑,只见柳妃的大丫头如烟正挑着蜡泪。一见她来了,忙问好,又道:“不知姐姐来所为何事?”

        绿萼笑道:“也不为别的,皇后娘娘使我来为你家娘娘送来一架琉璃炕屏,和一斤武阳新茶。”

        如烟收了东西,又说:“倒劳烦姐姐跑这一趟,我家娘娘本该亲自起身道谢,只因娘娘身子素来不好,早已歇下了,明日定当亲赴庄宜宫道谢。”

        :“皇后娘娘已经吩咐过,说是不用特特的回你家娘娘,还说明日会亲自过来探视……”绿萼吩咐王公公和那送东西来的小太监先行回去,她自己坐下和如烟闲话了一阵,方穿过御花园回庄宜宫,不料,假山后有细细的说话声传过来,细听是一男一女,听那男的声音浑厚,全然不似太监那般尖细。一听那声音就知道那是柳妃。绿萼不由得大惊。人都有好奇心,绿萼也不例外,她借这着月光往柳妃那边看,只见,柳妃伏在那人的肩膀上,不停的抽泣。那男的温柔的抚摸着柳妃的头发,哑着嗓子说:“你跟我走吧,相信我一定会给你幸福!”半晌,柳妃才止泪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可以走到哪里去?我已经无亲无故,倒是不打紧,可你……你父子二人都在皇家画院任职,你叫你父亲、家人怎么办?”

        忽然,绿萼感到背后一股凉意,感觉一阵没来由的寒冷。奇怪,这是火热的六月,即便是在夜里,也不该这么冷啊。她蹑手蹑脚的从方才躲藏的花丛里出来,向庄宜宫去了……

        次日,卯时一刻,毋青竹在床上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慵懒的叫了声“蔷薇”。蔷薇带领一帮宫女鱼贯而进。接着,她开始更衣,洗漱。李嬷嬷早已准备梳头的家什。毋青竹便问李嬷嬷:“我今个儿梳个什么样的发式好?”

        李嬷嬷说:“皇后娘娘天生丽质,不管梳什么发式都好。娘娘今日要陪太后用早膳,不如梳个如意髻?”

        毋青竹笑道:“就是这样好!”待李嬷嬷把发式梳好后,她从精致的首饰盒里拿出一支珐琅花托攒累珠带上了。又问:“蔷薇,我孝敬太后的吃食可备好了?”

        蔷薇说:“早已备好,常嬷嬷早带人送永福宫去了。”

        卯时三刻,永福宫养心殿外的香榭阁里,一帮宫女太监正准备太后的早膳,用填漆花膳桌摆:燕窝红白鸭子南、元胡蒸乳鸽一品、鲜热汤锅一品、清蒸鸭子糊猪、肉鹿尾攒盘一品、五福珐琅碗装炖豆腐一品、黄盘装竹节苑小馒头一品、珐琅葵花盘小菜五品、珐琅银碟小菜五品、二号葵口碗装菜六品、牛肉丝一品、盘肉三品、各式包子十五品、攒盒肉三品、另有皇帝孝敬太后的小菜十八品、皇后孝敬太后的十二式菜品、梅妃孝敬的是品时令蔬菜、杨淑妃孝敬的八品菜式、另有徐贤妃孝敬翡翠鱼片粥一品……皇家御膳,除却花样繁多外,并无可圈可点之处。毋青竹常认为御膳还没有自己亲手做的可口。她三五两日便会招到太后钦点为陪食客。这可是一件相当累人的差事,所以别的公主、妃子唯恐避之不及。对毋青竹来说,倒和在庄宜宫里用膳没有不同之处。不过是要听太后唠叨一阵子罢了。饭后太后向她说:“黄昭仪的事情,想必你也已经有所耳闻,你看这时如何处理?”

        毋青竹笑道:“恕青竹驽钝,青竹尚且不知黄昭仪是犯了何事?”

        :“那黄昭仪犯的可是死罪,窝藏男人在内廷,若不是念在她怀有身孕,本宫定会当场赐她白绫三尺!待黄昭仪身产后,当即赐她死,然后再为皇子滴血验亲,若然不是我皇家血脉,那唯有将那孩子溺死,若那是我皇家血脉,那以后孩子就交给你抚养,哀家知道,你身为一个女人,不能为人母,定是很痛苦的事情,况你的地位也会因此受到威胁。我可见不得你受委屈,你也知道,我待你向来是比长公主三姐妹还亲的……”

        毋青竹心想:在此刻若是为黄昭仪求情,无疑起不到任何作用,何不等过些日子再说,在黄昭仪身产之前,她肯定是安全的。自己定会想出保全黄昭仪的办法。略一斟酌,她便说:“母后的好意孩儿铭记于心,母后说怎么办,孩儿照办就是了。”

        :“很好,整个皇宫倒是只有你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成日里呆在宫里,也怪闷的,不如我们娘儿俩带着众人去惠光寺住些时日如何?”

        :“母后说得极是,青竹也正有此意,倒是怕说出来,太后又笑我贪玩了。”

        这时候,含章公主和沁水公主、李无瑕三人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过来了。双双向皇太后请安后,又向毋青竹问好。落座后,沁水公主扭在毋青竹身上说:“皇嫂和母后在说什么?老远就听见母后笑了。”

        太后说:“我想着,咱们也好些日子没有出游了,不如带了你们姊妹几个去武阳郡小住几日……”

        沁水公主一听这话,便松开毋青竹的手,扭在太后怀里说:“母后,你太好了,不像皇兄,成日里拘禁我们,我们也出去不得,偏我住的晚霞阁正挨着宫墙,那外面小贩的吆喝声叫得我的心里直痒痒,恨不得长了一双翅膀,飞到宫外去!”

        太后摩挲着沁水公主的脸说:“你要出去了,还不得把天捅一个窟窿出来?”一旁的众人都笑了。毋青竹笑道:“依我说,还是赶紧给蔓儿找个驸马才是!”

        沁水公主闻言面上一红,向毋青竹说:“偏是皇嫂说话时,动不动就要拉扯上我,我就是不嫁,我要一辈子呆在皇宫里,要做一个难缠的小姑子,我烦死你!”

        毋青竹笑道:“只怕你这是玩话。”

        含章公主望向毋青竹,又拿眼瞟了沁水公主一眼,口里说:“只怕蔓儿妹妹说的真是玩话,若然是遇见一个风流倜傥的美男子,那还不得跟人家跑了啊?”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那李无瑕那手绢子捂住嘴,也浅浅的笑了。毋青竹携着她的手说:“妹妹不可如此拘谨,倒要像武阳、蔓儿二位妹妹才是!”

        皇太后笑向李无瑕道:“青竹说得很是,你万不可有寄人篱下之感,在这里和家里原是一样的。缺什么只管问我要,找青竹也使得。千万不可外道才是!”

        李无瑕说:“姑妈您太客气了,无瑕在宫里什么也不缺,倒是给姑妈和表嫂添了很多不便。”

        毋青竹直说:“妹妹真是太客气了……”

        三日后,毋青竹带着蔷薇、绿萼及常嬷嬷一道在紫阳门和太后会合,只见一长串的车马把紫阳门堵得水泄不通,皇家出游,甚是浩荡,一行人在东门码头登舟,毋青竹同几位公主、及各位一品诰命夫人在为首的船上,后面船上是梅、徐、柳三位贵妃、后面杨淑妃及几位皇亲国戚的船只紧跟着。午时方到武阳郡。

        众人用过斋饭后,陪同太后诵经。到申时,毋青竹才得以脱身。沁水公主避开众人来了她住的小跨院内。沁水公主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她连忙摆手说:“这可不行,倘若母后知道了,我不好向她交代!”

        沁水公主摇晃着她的手臂说:“我求你了,皇嫂,你就带我出去吧,我刚刚听母后身边的张嬷嬷说过,母后晚间就会歇息了,放心吧,她不会知道的。武阳姐姐也想出去,你知道吗,武阳姐姐就是在武阳郡出生的,她也想出去呢!”

        毋青竹用食指在沁水公主的额头上一戳,口里说:“明明是你想要出去,还偏要拉扯上别人!要出去也可以,不过,你们要保证,绝对不可以离开我半步!”

        沁水公主连声答应了,毋青竹才命绿萼一道去了。夜里的武阳笼罩在一片火红的灯海里,车水马龙,人潮攒动,以红纱石铺就的十里长街逶迤于江岸,那飘摇的灯笼发出的光,在那江面上跳跃。四年前的情景恍若隔世一般,可现在又开始清晰起来。她只管胡思乱想,连沁水公主和含章公主什么时候不见了,她也没有留意。忽然一个熟悉的人影从对面走过来,他的眼神里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能叫人心碎,那张英气的脸让人看了有些微微心痛!可一转眼,那人被蜂拥而至的人群挤得不知所踪。她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三年前她亲眼看到他被埋葬?常听老人们说,人死了以后还会有灵魂,难道他是放不下自己,所以他的魂魄还在人间留连?

        四年前,她正处二八年华,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里,她正在院里打着秋千,忽然进来两位偏偏佳公子。她竟然以为他们是父亲的门生,对于从未见过父亲及兄弟以外的其他男人的毋青竹来说,那两位公子是俊美的,也是博学的。后来她竟然忍不住和他们隔三差五的出去玩。对她来说,外面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再后来她私自外出的事情被父亲得知,将她一顿好打,几乎残废。一道圣旨救了她。她居然成了当今皇上的皇后,那位常和自己一道玩的公子,竟然是当今皇帝孟昶!而另一位公子是孟昶的胞弟韩王孟镐!在她进宫的当天韩王突然暴毙,到如今,她还不知道自己心里中意的人到底是谁?

        :“娘娘,不好了,含章公主很沁水公主不见了?”绿萼这一喊,才让她回过神来,忙问:“是怎么了?”

        绿萼便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毋青竹忙说:“武阳郡只有一条街,我们分头找,一个时辰后在这里会合!”

        和绿萼分开后。毋青竹沿着街道四处打望,忽然见一个身穿白袍的男子从一家酒馆出来了。是他!是韩王!怎么可能?韩王不是已经?或许他们只是长得像而已。她喊了一声韩王的字“少卿“。声音很小,连她自己也不曾听见。想跑过去喊住他,可她迈不开步子,嘴角嗫嚅了两下,却再也喊不出“少卿”这两个字……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66/66176/34428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