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帅世子佩丑剑,又苟又嚣张林星河林曜雀 > 第41章 进京都,六大世子扰君圣

第41章 进京都,六大世子扰君圣


  京都!

  永昌宫,御书房!

  舜帝朱正元眉头紧锁的看着眼前的几只木质雕刻朱色牌子。

  只见牌子上赫然写着,悍林王林羽,东青王关信,平峰王葛城,天宝王甘文宝,镇南王邵克,飞定王赵飞定。

  看着这自己亲封的六大异姓王舜帝也是颇为忧虑,王朝初建之吋,由于根基不牢,对边远地区鞭长莫及,须分封以制四方,以便迅速控制边疆。

  但随着时间政权巩固后,中央势力足以辐射边疆,此刻这些分封的藩王,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而其割据一方,掌握军政财及人事权,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此刻也已经隐隐对舜之政权构成威胁。

  现在好在当初曾经九国之地也已经错开六大藩王原属地,这也算舜帝当时分封时留下削藩的伏笔。

  就在这时一个手拿着一封密件的太监快步走来。

  “启禀陛下!”

  舜帝点了点头。

  “六大异姓王世子也已经悉数安排完毕,现在就只剩悍林王世子,东青王世子还未到京!”

  舜帝缓缓回音!

  “嗯!知道了!吩咐下去,让路甲绣马司的人暗中观察这些世子的一举一动,每日记录程奏上来,还有这些反王世子无论做出什么事就任由他们去,一一记录便是不必理会。”

  “诺!”

  见太监退下后,朱正元又瞟了一眼几个藩王木牌下面的一行字,赫然是林星河在器冢徐家巨剑石雕用太虚石狂书的拓本。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舜帝口中默默念叨着,随后便默默的缓缓的闭上了一双饱经沧桑的眼睛,谁也不知道这个古稀老人在想些什么。

  ---------

  太学府!

  距离京都皇城二十里。

  太学府是除了京都皇城之外修建最为宏伟的一个建筑群,占地之大,用人之广,建筑之辉煌都可称为舜国一大奇景圣地。

  更重要便是舜帝曾颁布天下,太学府乃是舜国所有臣民所有,绝非皇家私地。

  掌管太学府是由周曲梦,孔春秋,修吉安三圣同时掌管。

  因此太学府之内也分为三院三派。

  曲梦书院,春秋书院,吉安书院。

  此刻太学府内异常热闹,特别是学子众多的春秋书院,此时大家都围在一起观摩着一个刚从西北之地传来的临摹拓本,短短几个字,字体龙飞凤舞自成一派,词句又有磅礴之势,更有鸿鹄高飞之志。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看着这诗句和字体,有人心生羡慕,恨不能这拓本诗句当是自己所作。

  也有人嗤之以鼻,心生嫉妒,出言讥讽只不过是胡乱涂画,简单几个辞藻堆砌并不能算是真才实学。

  更有学院书生低声窃语。

  “我听说这个悍林世子是个骄奢婬逸之徒,在西北常年筛选女娃进府淫乐,怎还有如此好的文采出口。”

  “呸!西北既使在荒凉,那天下不是也是儒门便地,虽然是哪纨绔世子所写,那就怎确定此句是他所做。”

  听了这书生的话,其余人也都是纷纷点头。

  “哎!~~”

  这时其中一个青衣白面儒生又有人轻摇叹气。

  旁边师兄弟纷纷侧目询问为何长嘘短叹如此忧愁。

  只见蓝衣儒生摇头晃脑仰望天际开口轻言。

  “六大藩王世子进京入我太学府,不知几人真读书,几人真纨绔,就怕扰了我等真正芊芊学子求学的清净了!”

  说完便是一甩衣袖转头便走。

  这时有人另一个青衣儒生见其离开,便追了上去。

  “文年师兄等等我啊!”

  这时白衣儒生也都纷纷侧目。

  “怎么了?”

  “别管,吉安书院的纪文年一向都是这幅德行。”

  说完这些儒生又转头继续欣赏着从西北传来的拓本诗句。

  与此同时三院之一的春秋学院。

  春秋大庭。

  一个四处敞开,只有遮雨瓦顶的喝茶饮酒讨论学术之地。

  此时刚刚从西北乘坐麒麟先行而归的子贝正负手而立于,站在一个一身黑衣长衫身材强壮高大,略有驼背,头顶形似山丘的老人身后,

  此人不是别人,这个是儒门三圣之一,门下学子最盛的孔春秋。

  坐在孔春秋对面一并饮茶的两人也正是与其齐名的儒门二圣,周曲梦,修吉安。

  两人同样和孔春秋一般都是身着黑衣长衫。

  这时孔春秋端起一杯清茶轻轻的抿了一口润入喉咙后缓缓开口。

  “周公,贤弟,不知您二人对此六大藩王来太学府求学有何看法啊。”

  修吉安三圣之中辈分最低,虽然在早早得知舜帝昭告这件事的时候便已经有了自己打算,但是在两位前辈之前自然也要谦让,先听前辈之言。

  修吉安把扭头看向身材有些圆润,慈眉善目胡须已经花白的周曲梦身上。

  周曲梦慈眉善目笑脸殷殷轻轻的捋了一下自己花白的胡须。

  “藩王世子能进京求学,自然是天下之幸,也是圣上高明卓见,我儒门自当悉心教导为苍生谋福,为陛下分忧!”

  周曲梦说完其余两圣自然也都是纷纷点头。

  这一番话不疼不痒,毫无纰漏,可是三人也都心中明白孔圣人问的自然不是这个。

  这时孔春秋看向修吉安。

  “贤弟,你可有什么卓见!”

  修吉安三人之中岁数最轻,也是九国一统后,舜帝朱正元要求追封的三代儒圣,自那以后才有三代儒圣同堂的盛景。

  修吉安更是以刚直,严苛,敢言而闻名于朝野和儒生之间。

  “既然两位先师让我发言,那吉安便知无不言。”

  其余两位纷纷点头,看向这个身材笔挺,白面少须,眼神刚毅的修吉安

  “安以为,六大藩王均是武夫封王,当然天下初定之际也多愧几位藩王才可稳固江山,但此时江山以稳,自是秉承以儒治国,仁治天下,各位藩王世子多以武为荣,虽有读书修儒之心,但天下儒门经学均在这京都太学府。”

  “此次圣上招六藩王世子进京也正是此意,你我三人自当替圣上分忧,到时六个藩王世子你我三人可均分收到自己门下悉心教导便是。”

  修吉安一番发言后孔春秋和周曲梦两人纷纷点头,尤其后面那句才是正是三人最想谈及的。

  那便是着六个藩王世子进入太学府该如何选择三门!

  曲梦门生,春秋门生,吉安门生!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46939/46939453/141413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