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历乱 > 第43章 折节下交

第43章 折节下交


过了这个春节,刘羿就年满二十岁了。如今的他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在二十岁到达现在的位置,虽然和父辈有很大关系,但和他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可他并没有感受到权利所带来的乐趣,相反,手中的权利越大,他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也越要谨小慎微。

        尹源和尹诺两兄弟官拜帝都禁卫军偏将,这兵权实则是在刘羿手中。太学院院长姚儒负责大秦教育科举事宜,实则真正当家作主的人也是他刘羿。帝国境内乱军四起,已经几个年头了,依旧不能平定叛军。刘丙有心想让陈浩霖出兵,也要刘羿从中周旋,让何信来回跑腿充当传话筒。

        还有帝国变法事宜,那检查司司长一直由魏亮担任,但这魏亮自己就是一巨贪,还怎么监管他人?不过,这些事情都需要一点点的办,哪一件事儿都急不来。

        本以为今年科举后,选脱颖而出者到他手下任职,帮他推进变法事宜,谁知道刑部尚书之子和户部尚书之子俩人作弊,把浪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的科举给搅黄了。

        其实,这第一届科举作弊之人远远不止这俩人,只不过没被刘羿抓到现行罢了。

        转眼间来到年关,家中的年货都是司茹一手准备的,并且准备了多份礼品,那礼品上贴着便条,应该送给谁的东西一目了然。

        刘羿看着摆了满满一屋子的礼品,不由感觉头大:“司茹,怎么这么多?”

        司茹看着刘羿那纠结的神情不由掩嘴而笑,他随便拿起一份礼品,把上面的便条给刘羿展示:“这三份是给礼部的,礼部主管教育,和太学院虽互不统属,但终究是有交集的,礼部尚书和左右侍郎都要走动。”

        司茹说完,又到一堆礼物前介绍:“这是刑部的,侯爷和刑部尚书虽有龃龉,但又不是什么不可化解的冤仇,趁着春节这档口,把话说透了,以后同殿为臣,也好见面不是。”

        “这是户部的……”

        刘羿没来由的一阵烦躁,过个年正事都干不过来,还要去给那帮尸位素餐的家伙送礼?想得美!

        但这些礼品也不能留下,送礼,先送对心思的。给长辈送礼,要在春节之后送,那叫拜年。但给下属送东西,都要在年前,这叫辞岁。

        他让尹诺准备了马车,放了些礼品和笔墨纸张在车上,而后直奔上京院。他要去看周礼,那周礼应该是本届的榜眼,若不是因为科举要重考,这周礼现在现在已经金榜题名啦。

        可因为科举制度改了,周礼的榜眼也飞了,刘羿心中实在有些过意不去。而且周礼才学甚好,也值得刘羿折节下交。

        到了上京院,他轻轻叩门,片刻后,院内有人应声:“谁啊?等下,这就来了。”

        片刻后,有一青年打开院门,抬头看见刘羿,不由惊呼出声:“老师,是您?快快请进。”

        这人可不就是周礼么。周礼出身寒门,家父是上京院打杂的。他因为到了读书的年龄,院长特许他在上京院读书。读书间隙他就帮父亲做些杂活,过的倒也充实。

        临近年关,学生们都回家过年了,只有周礼一人留在学校,因为这里清静。十冬腊月,空旷的学院里一片死寂,周礼住的屋中更是清冷。

        刘羿进了屋中,也不由的打了个冷颤。周礼在教室里读书,竟然都没烧炉子:“屋子这么冷,怎么还能读书?你为何不生火?”

        周礼边往炉子里添着木柴边回道:“这学院里只有我一人,冷些也好,脑子清楚。那日科举,幸亏老师提醒,不然真忘了在卷头写上名字啦。”

        进屋这么一会,刘羿已经冻的双手冰凉,不由往手上呵着热气取暖:“一些小事何必记在心上。初十放榜,你可去看榜了?”

        周礼用火石引燃柴禾,虽然炉子里的火还没着起来,但也感觉驱除了一丝凉意:“去看了,中了秀才,让我明年八月十五参加大朝试。”

        刘羿道:“科举过后,本应该让成绩出众的学子到各地县郡为官,现在朝廷却突然对此不闻不问,你可知道是何原因?”

        周礼还在忙乎,他把茶壶填了水坐在炉子上,又用冷水洗了手这才坐下说话:“学生不知,但听说和博望侯有些关系,学生一个穷酸儒生,哪里知道朝堂之事。”

        刘羿听周礼提起了自己,不由来了兴致,身子略微前倾,双眼直视周礼:“哦?在你眼中,博望侯是怎么样的人?”

        刘羿的目光具有很强的侵略性。这让周礼有些不适,他尽可能的侧过身,距离刘羿更远一些。调整了自己的坐姿,他这才感觉好了许多。

        “坊间有传言,博望侯周游列国归来,见多识广,回到帝都便被委以重任,负责变法事宜。这科举就是博望侯搞出来的东西,不过,现在看来,除了浪费国库的银两,也没有其他用处。各府学子参加过科举,得了秀才称好,现在还不是和原来一样生活。”

        刘羿点头,这确实是他疏忽,他只想到了选出类拔萃者为国效力,却不知,帝国学子的基数太大,就算是选,他一年又能用几人?

        更多的人读书考取功名,功名到手后,却无法享受功名应该带给他们的社会地位,所以啊,当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时,这科举也便成了万千学子眼中的鸡肋。

        他认真记下周礼所言,表面却满不在乎:“那你再说说,你眼中的变法又是如何。”

        提起这个,周礼顿时来了兴趣,他打开房门往外看了一眼,见门外只有尹源,这才关门回屋侃侃而谈。

        “变法本是好的,但当今圣上用人不贤,就说朝廷组建检查司,本是好事,但让魏亮那宦官把持检查司,如何能够成事?贪官没扳倒半个,他自己先赚了个盆满钵满。”

        刘羿微微点头,这周礼,对脾气。他刚才出门看了看,确定没人偷听,谈到魏亮时,眼中闪过厌恶之色,不似作伪。做事谨小慎微,是非善恶分的清楚,现在他需要的就是周礼这样的人。

        他走到门口,开门吩咐道:“尹源,把车上的东西拿进来送给周秀才。”

        尹源应了一声,拿了些笔墨纸张,外加五两银子。刘羿亲自交到周礼手上:“我看过你的文章,着实不错。这些东西你且收下,若有困难,可来找我。”

        周礼忙道:“老师,学生还不知道您的名字呐。”

        尹源在一旁道:“你这腐儒,说了这么半天博望侯,竟然连博望侯真身都不认得。”

        刘羿笑道:“我便是博望侯。”

        ……

        ...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46/46096/24178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