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逆影西蜀烽烟决 > 第68章 休养生息

第68章 休养生息


“爹!”我急切道,“您不可……”

        我爹抬手做了个“止”的手势,然后交代姜维相关退军事宜。等到姜维领命推出,他才略显疲惫地坐回案桌前。

        “爹……”我咬了咬嘴唇,却已经说不出下面的话,军令已下,覆水难收,我最终还是什么都阻止不了。

        “兮儿,”我爹把我招到身边坐下,“你说得并没有错。”

        “那为什么?”我觉得奇怪。

        “此事若不解决,李严将始终为供给官也。”我爹简单地说了一句。

        我略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我爹的意思。

        “爹,您是说,李严此次胆大妄为,假传圣旨,必将玩火自焚,一旦他被罢黜,爹您便可另命信任之人督运军备供给,以消后顾之忧?”

        我爹微微一笑,摸摸我的头说,“我的兮儿果然聪明过人。”

        听了我爹的夸奖,我却高兴不起来,要我怎么告诉我爹,下一次北伐,就是他最后一次出祁山,千山路远,秋风五丈原,从此再无归期。

        无论如何不甘,大军还是难违军旨,缓缓而退。

        第三天的晚上,有消息来报,说魏将张郃领兵来追,消息到大帐的时候,我爹已经睡下,我不忍心吵醒他,于是把来送报的姜维拦住,说:“我爹不是之前布置过准备伏兵么?你见机行事不就行了?”

        “可是……”姜维有些为难。

        “张郃一路过来,将要经过一处名为木门道,那里山势险峻,道路狭小,你只要凭高临下,用垒石滚木截杀,再用弓箭射退来兵,不就可以以逸待劳,大获全胜么?”

        姜维眉头微皱,面带疑问,“你是如何得知……”

        “我爹指给我看地图的嘛,他早就料到了,”我没等他说完就堵了他的嘴,“所以你大胆去做,张郃这次在劫难逃!”我莞尔一笑,嘀咕道,“他这个三朝老将就断送在司马懿手中了。”

        没想到姜维耳朵格外好,把我这句话听的清楚,“为何说是断送在司马懿手中?”

        “啊?”我一边故作意味深长地笑,一边脑子飞速转动,很快便想出答话,“张郃和我爹多次交手,深知我爹用兵谨慎,派兵布局滴水不漏。而司马懿和我爹正面交手不多,上次大败,数月不敢出,被他手下将士嘲笑‘畏诸葛如虎’,他就算隐忍力强,心中也早已不平。”

        我看姜维点头,继续说下去:“这次我军退兵,司马懿当然按捺不住,要下令追赶,而张郃必定料到我爹会设埋伏而不愿往。所以……”

        “你是说,张郃是被司马懿逼来的?”姜维恍然大悟。

        “没错,所以这次你一举杀张郃,岂不是张郃断送在司马懿手中?”我摇摇手指,一副得意的样子。

        “只是……丞相……”姜维似乎仍有些犹豫。

        “哎呀——”我把他往外推,“伯约啊,你不必做什么事都来禀报我爹,其实你早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不是吗。”

        “可是,当年马参军也……”姜维欲言又止。

        原来他担心的是这个,怕自己步马谡后尘。

        “伯约,”我严肃地说,“不要把你自己和马谡比。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再三劝告,才有街亭之败。而你虚心好学,能够纳谏,总有一天,你要独当一面,所以你一定要相信自己。”

        姜维怔怔地看着我,似乎没有料到我会这么说,我注意到他搭在剑柄上的手越握越紧,片刻后,他郑重地向我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而后转身离开。

        走了几步,他停了下来,又回过头对我说:“灵兮,谢谢你。”

        我对他笑笑说不客气,看他走后,我自己就回到大帐,这一夜我得守着我爹了,等他醒来后第一时间告诉他这事。不过我想想,历史不就是这么写的嘛,我爹就是被叫醒了下令,也应该就是这样的。

        不过现在想想倒有些后怕,军令如山,他不知道会不会怪我自作主张。

        第二天一早,我趁我爹刚刚起床,就把事情说了一遍,我本想趁他还没清醒,头脑会迷糊一点,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要算计诸葛亮,我显然是打错了算盘。看他眉头越皱越紧就知道没有好事,果然我一说完,他就对我瞪眼道:“你真胡来!”

        我立刻摆出一副哭丧着脸的样子认错,我知道我爹疼我,事实上,自从我哥去世之后,他对小一辈的都非常提携照顾,也比较宽容,以前对马谡是这样,对刘禅、姜维更是这样,不要说我是他女儿了。

        “罢了罢了,看在你战略无错的份上,暂且饶过。”他还是心软了。

        “若是战略有错,伯约也不会去执行,他又不傻。”我低声道。

        我爹微一颔首,“对了,你刚才说和伯约谈了一通,具体是如何措辞,他才会自领兵而去?”

        于是我把和姜维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爹捻须而思,轻轻点头道:“看来,伯约就是需要这样的助力才能快速成长啊。”

        我一听喜笑颜开,感觉堆着笑问:“那么爹,我算不算功过相抵了?”

        我爹一副拿我没办法的样子,说:“下次不许如此了,不然必罚。”

        “下次一定不敢了。”我赶紧答应下来。

        中午时分,后方传来好消息,魏将张郃领追兵至木门道之时,被我军的垒石滚木外加弓箭伺候,招呼得无招架之力,张郃重伤,大败而归。

        待到我军甫退回汉中,曹魏传来消息,张郃重伤不治,一命呜呼。

        由于当初李严是冒称东吴来攻,假传军旨要我爹退兵,因此就算我爹已经得到线报说并无此事,仍然需要立刻赶回成都。因此大军屯于汉中,他自己马不停蹄地回程。

        我这跟屁虫自然也就跟着一起回去了。

        回朝之后,我爹佯作不知,立刻入宫见驾,问刘禅东吴进军的事情,把刘禅问得莫名其妙。我爹立刻把当时传来的手书呈给刘禅看,他一看便大怒,召李严来问。李严辩无可辩,只能伏地认罪。

        刘禅一气之下,就要把李严斩首,他的罪责要论起来,罪及满门都不过分,但最后还是被我爹拦了下来。李严毕竟是托孤大臣,杀了于刘禅脸面不利,所以我爹念在李严昔日之功,革其爵位,废其官职,贬为庶人,且罪不及家人。

        听说当时李严痛哭流涕,俯首称谢。

        李严的事是解决了,可这次北伐也彻底泡了汤。而且因为几次北伐都功绩不大,所以朝中已有些人心浮动,我爹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决定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再计划后面的事情。

        首先就是粮草,因为连年征战,国中储粮急剧减少,而且运粮问题也是几次征伐退兵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爹在国内推出了劝农政策,鼓励耕种。

        另外对于朝内对征伐的反对声音,我爹也以讲武的形式劝诫王道不可偏安,偏安则难久矣,从一定程度上安稳了人心。

        此外,我爹还改良了木牛流马,原本木牛流马更接近于牛,因为考虑到运粮要能有一定承载力。但在使用当中也发现了运送速度不快是个硬伤,所以经过我爹的改造之后,运送速度要加快了很多,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因此改造后的木牛流马倒和马更像一点。

        在我爹做这一系列的事□□,我就在家里写写字,作作画,摆弄摆弄雕刻,或者弄弄琴,跳跳舞,总之四个字,游手好闲。

        本来我想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来教导一下两个小孩子,结果我娘怕我豪放不羁、不受管束的个性会让两个孩子受到影响,不准我来教,加上两个孩子受教育的时间又长,我只有偶尔才可以见到。

        在相府里面实在呆得无聊的时候,我就扮成男生去逛街,成都城还是非常热闹的,尤其是锦里,和一千八百年后有很大的不同,没有了那么整齐的店铺,只是小贩在沿街叫卖,显得格外亲民。

        赵统还是宫里事务繁忙,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我有时候都怕他后宫美女看多了会学坏,不过以他的话来说,那些庸脂俗粉他看不上。虽然我也没觉得我自己就有多少清丽脱俗。

        他还告诉我,朝中有不少人对我这个在当时已经可以算“大龄剩女”的女子很感兴趣,有些还鼓起勇气向刘禅请赐婚,刘禅当面没说,但背地里都想着法整了一通,渐渐的也就没人敢了。赵统说这倒为他铺平路了,不用担心我会被嫁掉。

        我本着“珍惜生命,远离后宫”的宗旨,不进宫去掺和,我总觉得那地方和我八字不合,要是住进去,我估计我会死的很快。

        我一直都躲着躲着,直到再也躲不掉。

        十月的时候,刘禅为给吴太后庆五十大寿,命朝内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携家眷入宫中为太后贺寿。

        我娘告诉我这事的时候,我苦着脸问,“娘,我能不能不去啊,要不我再去支援前线?”

        我娘深知我的性子,也不横眉地说不准,只是叹气,忧愁地说:“你啊,总是要让你爹为难。”

        好家伙,我这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就怕我娘愁苦脸,更怕给我爹添麻烦,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下来。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44/44773/26706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