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庄周录 > 79.寻 3

79.寻 3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温绍华二楼的书库,放着9个3米高的书柜,温老先生那个面相刻薄的邵姓学生悄悄告诉他们,这些书柜上放的全是史料。

        胡茂和周炽星没想到眼前这个家伙态度居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全是因为另一个陌生人,而那个看起来气宇轩昂的陌生人居然也和兰瑜如此熟识,这让胡茂实在不解。

        “小鱼,这两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啊?”胡茂在兰瑜耳边悄悄问。

        “运气好,帮了别人的一个小忙。”

        “一个小忙?”胡茂的小眼中充满了怀疑。

        温老先生年近古稀,但是对于那些宝贝书籍,一定要自己亲自查找,亲自将它们从书架上拿出,再亲自查阅,他动作缓慢,双脚会时不时的颤一下,却又执意要踩着那梯子上架,看得那位学生是心惊胆战。

        然后那位老先生脸上挂着那厚重的眼镜还有豆大的汗珠抱着一摞书缓缓而来,示意让他们去一楼的书房。

        “河东道花鼓楼……那地方是好啊……”他口中喃喃道。

        待走到书房,兰瑜,胡茂还有周炽星又等了一阵,因为那老先生又不知道去哪里找寻他的什么宝贝了,待他抱着一盒纸箱走进来,他那学生跟在后面抱着一堆书画满头大汗的跟进来,吓得周炽星带头站了起来。

        “来来来,全部放下……你们都坐。”温老先生一步一步走到书桌前示意大家坐下,然后深吸一口气,那状态就像在准备给学生授课一样。

        老先生扶了扶眼镜,从当年吴越崛起到改革开放,故事般的将坤州历史娓娓道来,听得兰瑜和胡茂云里雾里,两人早就忘记自己来这里是做什么的。

        周炽星看着胡茂和兰瑜,还有那个面露骄傲的学生,知道这一次肯定又是白来,不由无聊得站起来到处走动。

        温老先生几乎没看到周炽星的反抗行为,他已经入迷了,直到周炽星翻弄放在桌子上那个大纸盒子里的一副画卷。

        “你做什么!放下!”

        邵氏学生一声激喝,吓得周炽星手中的画圈扑咚一声掉在地上,然后无论是说故事的还是听故事的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周炽星身上。

        “那可是重要文物!怎么能随便乱动!”那位学生斥责道。

        周炽星似乎是没受过这么大的责备,脸上露出了少有的不安,直到温老先生发话:“简彬,这画若是文物,就不会在我手里了,早就躺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了,而过,就要蹲大狱了。”

        温老先生呵呵地笑道,那个学生脸上一阵羞红,本是紧张的气氛又缓和起来。

        “这幅画的原画,是明朝画家黄晋的手笔,”文老先生从自己的椅子上站起来,弯着腰走到周炽星面前,将那画卷接过来,然后在自己的桌子上摊开了半截,道:“这个是解放后请画家朋友们临摹的,出自几个人之手,虽然缺少了原画的神韵,却也是极其相似。”

        兰瑜看着那本渐渐展开的画卷,一种熟悉的构图方式映入眼帘,兰瑜马上想起了国宝《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名字叫《河东春禧》,展现的是明朝正统年间坤州城内的百姓迎春后的喜庆生活,作者是想借用此画表达当时明朝的繁荣景象。

        此画虽小,但是里面的人物居然刻画的活灵活现,就连路人身上衣饰的花纹,都刻画得极为仔细,整幅图将画师那高超的绘画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幅画,画的就是当年坤州古城的繁荣景象,你们看看……”

        温老先生手在画上摩挲着,兰瑜和胡茂的视线就顺着温老先生的手指游动着。

        “真奇怪,难道那时候的坤州就没有徙游河么?”

        周炽星看着整张画疑惑道。

        “这位小朋友,你知道以前徙游河是做什么的么?”温老先生慈祥的看着周炽星问。

        “护城河!”胡茂拍手道。

        “是……”温老先生慢悠悠地点点头:“你们可知道,在清嘉庆元年以前,燕子堤就只是这么一丁点的小地方,而且燕子堤后面,全部是厚实的城墙,直到清嘉庆三年,这堵城墙才被拆除。”温老先生用手指比划着说。

        “那既然是护城河,那就不存在河东道一说了?”兰瑜惊道。

        “要说河东道,也不是没有,只是以前坤州城内也穿插着一些小河,那些小河现在有的还在,有的已经是没有了,但是以前某些地方的的确确是用那些小河来命名的。”

        周炽星一边听着,一边在画上寻觅着,他看到那副画上的确是画了一条很小的河,小河可以容得下四艘小舟并排而行,周围还有货郎卖货,他顺着那条河寻去,却意外地看到一个熟悉的东西,让他不由得使劲拽了拽胡茂的衣袖。

        胡茂被周炽星这突然行为吓了一条,眼神立刻落到他纤长的食指上,只见他指着画上一只白色的毛茸茸的猴子。

        兰瑜也被胡茂和周炽星的反应吸引了去,看着那只毛茸茸的猴子不由心里一惊:这只白色猴子,不正是和苍猿一样么?三人的眼睛同时在那只猴子周围游动着,然后三人同时发现猴子附近的那个人。

        这个人虽小,但是神态却是像极了彩色梦境中的罗炎热。

        “看这个小楼!”胡茂指着一个高大建筑物叫道。

        这个建筑物的顶部有个鼓,周围全部用花装饰着,建筑物周围看似很多江湖伶人,或唱,或弹,他们周围那些观看的路人皆是神采飞扬,或说,或笑。

        兰瑜心里突然无比确定,这就是罗炎口中所说的河东道花鼓楼。

        “温老师,这块地是什么地方?”兰瑜指着画上的楼问。

        温老先生带着厚实的眼镜和他那弟子瞅了许久,道:“这片区域在以前明代的坤州,就像我们清朝北京的天桥,我们现在的群众广场一样,是城中最中心也是最繁华的地方,你们看,这里有一条小河,徙游河的分支,但却没有具体的名字,这条河横跨东西,故人们喜欢用河东或河西来命名。”

        “那请老先生告诉我!这块地现在在哪里?”

        “这片地自清朝嘉庆年间后就渐渐荒废了,那时候坤州有个知府,叫赵煜贤,他上任后的三年内,坤州都遭遇了空前的大水,那时候有个风水先生告诉他,此次大水乃坤州之劫,并且劫期会长达十年之久,因为徙游河两岸有阴阳,阴阳由人口决定,两岸人口数量不齐,长久以后则阴阳不平,风水便失调了,只有将城建在徙游河两边,才能保证阴阳平衡,保城内百姓长久平安,于是后来,他就上书朝廷,以防水患为由,将城东迁,才有了现在的坤州城。”

        “那皇帝是猪脑筋么?迁到离河越近的地方,一下大雨岂不是闹腾得更厉害!”胡茂跳起来说。

        “但是还真就那么奇怪了,自从那次大规模的迁城后,坤州还从来没发过一次大水。”温老先生说到兴头上,不由眉飞色舞。

        “给你们说这些,你们会觉得奇怪,但是历史上的很多东西,本就是无法说清楚的,因为历史不像化学物理,实验可以重复做,历史只能经历一次,不是被人记下来,就不会存在了,所以,这些史料可都是说明事实的根据啊。”温老先生使劲用手敲敲那张画。“我所承认的严谨历史,也都是根据他们而来。”

        “那老先生知道这块地究竟在现在坤州的什么地方?”兰瑜也迫不及待的用手敲了敲那张画。

        “现在那块地,叫‘周冢’。”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44/44134/23285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