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崛起之新太平天国 > 第三十四章 峰回路转

第三十四章 峰回路转


清军退居两岸,曾国荃部和陕西来援的那一万军队在宜昌和巫山中间地段的巴东汇合,汪海洋率领本部两万人马和他们对峙起来。曾贞干则一路退到湖南和杨岳斌部在张家界地区汇合,至此清军被太平军拒挡在了川云贵的大门外。

        文成被抓进了清军大营后打算看看这湘军到底什么个情况,他被分在了一个叫胡二的小队长手下。文成亲自见证了湘军强悍的战斗力。清军的配比是每个营六百八十人,二百人是长矛大刀队,三百人是火枪队,剩下的是裂炮队和勤杂兵。这些人每日都在训练,以增强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他们那用鲜血洗礼出来的气势是太平军比不了的,而且相互配合的那种默契也不是太平军短时间内能训练出来的,而且太平军如今的四十万兵力仍然有大部分还在使用燧发枪或是老式的抬枪,能一路击退贵州和云南的清军,皆因为他们不是湘军,大多数是清朝的遗旧军队,战斗力地下才会被战斗力也不是很高的太平军击退。如今湘军来袭,文成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希望能在火力上把优势提上去,要是他知道彭玉麟处的湘军被第五路集团军击退的话,他就不这么想了。不过第五路集团军的损失也很惨重,文成肯定没机会知道这些。因为此时的他正和新征的士兵聆听曾国藩的训话。

        校军场上,曾国藩站在点将台上,只见他顶戴花翎、身穿官服、脚穿朝靴,长得温文儒雅,相貌堂堂,七尺的身材,精神灼烁,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将士们,为国效力、出人头地的时候到了,兵,就是要效忠国家、效忠自己的将军,就是要血洒疆场,建立赫赫战功,光宗耀祖,将士们,如今叛军作乱,致使民不聊生,我等承蒙朝廷器重,担此重任,将士们定要尽心竭力、为国平叛,我们是所向披靡的湘军、是勇往无前的湘军,我们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杀、杀、杀!”

        随着曾国藩话音的落下,士气高涨起来,士兵们大吼着“杀杀杀….”人们完全被这浓烈的肃杀之气感染了,不禁全部严肃庄重起来。文成也是被这气氛感染,同时为自己的军队担心起来,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气势,尤其是陕西境内的这些太平军,他们现在战事不利,伤亡惨重,文成考虑着是不是回去激励一下士气。

        最终文成没能靠近曾国藩,其实看到湘军真正的情况后也知道没必要近距离接触曾国藩了,但是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打败他。

        文成趁机回到了柳开山的部队,没有人会注意这么一个小兵的逃走,除了胡二,虽然和文成相处仅有几天的功夫,却完全被他的平易近人、学识渊博、武艺高超所折服,知道他死也没弄明白这挺好的小伙子怎么就做了逃兵呢!

        文成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提高士气,他把精忠报国谱曲传唱,作为太平军的行军歌,随着歌声传遍四方,士兵们的气势果然提升了起来。不过这可震怒了清政府,这明显是汉人诋毁外族的歌曲嘛,现在传出来,明显是冲着朝廷来的,想到这里,慈禧一狠心,又拨了一百万两的白银购进大量军火,军火被迅速送往西部。此时除西安外,宝鸡、商洛皆被太平军占领。而彭玉麟部在刘铭传和何方的夹击下,逃往荆门,同曾贞干部汇合后长援西安。至此重庆至宜昌的长江沿线被太平军占领,攻打何方的三路清军也到达宜昌,将宜昌包围起来,而汪海洋部极力营救,却战事失利,一直未能解围。

        战事进入九月份,曾国藩补齐装备后对太平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同时清廷竟然借得英国援兵和“战和”号战舰。随着英军和战舰的加入,太平军开始呈现溃败之势,这是文成所料不及的,也超出了他的预测,他没想到清政府竟然能借着国外势力来镇压自己的太平军,这样的做法让文成十分愤怒,他传信给莫小海,让他在新成立的报社《实事报》和《上海报》上极力发表声讨清政府的文章,要让他们的丑恶嘴脸公布于世,不要以为这里地界偏僻就可以胡作非为,这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封闭的时代了,文成相信现在的舆论攻击是有必要的。就在文成率领太平军节节败退的时候,全国掀起一阵反英热潮,虽然清政府极力镇压,可是在北京、天京、上海等地还是出现了反对的浪潮,甚至一些激进的青年走上街头进行游行,这里面自然有小刀会的影子,反对清政府的声音铺天盖地,一度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慈禧听后勃然大怒,命李鸿章派军进行血腥镇压,清政府的所作所为给自己造成了更大的隐患,新一代的青年都见识了清政府对内的残暴和对外的无能,好多地下的组织开始蠢蠢欲动,清王朝开始进入风雨飘摇的时代。

        九月中旬,湘军组织规模更大的反扑,湖北地界的曾国荃部获得政府的强大军火支持,“战和”号战舰顺江而上,一路赶到宜昌后和彭玉麟两面夹击,开始进攻宜昌。而其余来援的三路清军则把宜昌包围的水泄不通。汪海洋有心支援却被曾国荃部牢牢牵制住。同时退到湖南的曾贞干和杨岳斌开始反攻来凤县的彭大顺部。由于清军得到充足的弹药补给,清政府更是购进了上百门克虏伯大炮,随着战力的增加,太平军出现大量的伤亡,且医药不足,死伤惨重。

        最后彭大顺只得退守武隆县地区,后方就是重庆重镇了,彭大顺抵死阻击。贵阳抽调出三万兵力援助彭大顺,结果在龙山县受到杨岳斌的袭击,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也因为长江的战事,莫斯新购进的军火一直未能送到太平军的手里。

        柳开山部也受到湘军的猛烈进攻,竟然一度退到汉中地区,只剩下安康和天水的太平军还在死守。前线的战事让文成焦头烂额,每天公案上都是索要军火的文书。

        正这时候,突然重庆和攀枝花的兵工厂传来消息说有几样武器已经试制成功了。文成兴奋起来,快马加鞭赶往这些工厂查看。

        文成到了后才发现这惊喜还不是一般的大。诺贝尔的**研制成功了,并且把**成功装到了手雷里,而且随着钢铁的炼成,机械厂开始大批量的生产手雷。文成也是第一次正式的会见了这些科学家,上次他们来的时候他只是匆匆见了一面就离开了,如今见到满身疲惫却依然兴奋的这些科学家,文成新潮澎湃。他告诉杜文秀要给他们再提高一下待遇,让他们更好的工作,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量压榨他们的能力,要让他们的才华得到最大的发挥,这些政策的颁布也让这些科学家激动莫名。

        同时莫里斯和爱迪生的无线电设备也研制出来了,正在试验阶段。加特林的机枪也按照文成给的图纸改进,成了后世的马克沁机枪,虽然有些不稳定,可总算是世界上的一大进步了。至于那些机枪和更先进的步枪由于设备和认知的缘故还在研制中,不过有的机械厂可以生产简单的机床了,只要有了机床,那么这些先进武器的诞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万永和没有辜负文成的信任,在六月份,农民的庄家获得大丰收,并且税收一次性补足了赤字,这让文成甚是兴奋,见四川经济复苏,文成开始向银行借钱开设工厂,工厂在云贵川地区如雨后的春笋大量出现,并且文成试着把一些不太重要的轻工业和矿业放到了那些商人的篮子里,虽然是啸王府(文成还没设立政权,所有的命令只从啸王府发出)控股,可这也等于给了他们一个大蛋糕。文成知道现在还不是实行私有制的时候,有必要把这些能影响经济的生意控制在自己手里。机械厂的增加也让大批的军火生产了出来。同时工作岗位的增加,也让云贵川的经济进入空前的繁荣时期。

        工厂一开始就实施的是军事化管理,由于工资高、待遇好,人们工作起来热情高涨,大批的军火开始生产出来。

        就在九月底的时候,太平军终于扔掉了手里的大刀长矛,全部换装。三分之一的人用上了仿造的雷明登,各军配备了数量可观的铁炮和马克沁机枪,手雷弹药无数,全军士气高涨起来。

        在十月五日这一天,各地的太平军展开了猛烈的反击,一枚枚炮弹不要钱似得落在清军的阵地里。来凤县的杨岳斌和曾贞干部被彭大顺一路追赶到了湖南的湘潭地区。宜昌的汪海洋在得到炮火援助后,不分昼夜地攻击曾国荃的大营。曾国荃的装备也不差,只克虏伯就配备了十五六门,每次的攻击都让太平军伤亡惨重,这让汪海洋心疼不已。汪海洋一向不太信任特种作战,觉得那跟小孩子过家家似得,拿十来个人和几万大军去作战,简直就是开玩笑,虽然军队里也有建设的特种队,可是并未让他们执行过重要的任务,不过看这会儿空军用不上,只好派他们去把清军的炮兵干掉。结果不到两个时辰特种队就完成了任务,虽然有些伤亡,可是毕竟让清军的克虏伯变成了哑巴,还是很高兴的,也开始重视起特种作战来,每一次遇到难以攻克的地方就让他们上。曾国荃见炮兵变成了哑巴,让人查看才发现炮军阵地竟然丢失了。急忙联系英国人的战舰,希望借着船坚利炮扳回这一局面。

        ;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37/37055/19965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