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道汜 > 第十八 偶识外敌真面目

第十八 偶识外敌真面目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道汜》更多支持!

        一颗热辣辣的大火球从远处的青山中一跃而出,不一会就将露台上原本凉爽的空气烤的让人难受起来,但是米教授依旧打完了他那套不太标准的太极拳,而昨天晚上不期而至的那两个女孩,此时正带着道人带来的小男孩,在露台另一头边做边玩的教小家伙做广播操和瑜伽,把小孩子逗得很开心,当然两个女孩子也很开心。

        和这欢乐活泼的一切反差极大的是,道人站在自己房间的阳台边,端着一杯茶安静的看着大家。

        时间会快就到了早饭时间,早起的人们又分头洗漱完毕,重新聚在了多边形大厅的靠近西侧一个空气膜墙后面,准备开始享用丰盛的早饭,但是发现曲薪和陈仁迟迟没有出现。米教授有点生气了,刚想起身去曲薪和陈仁的房间,这时发现远处的大露台上又一次发生昨晚发生的事情,但是不太一样的是从露台上的圆柱体里走出了三个长毛的生物。两个正在给大家分盘子和分发食物的女孩,笑着的赶紧放下手里的活,从她们放在大厅中间的背包里的那种金属制的枪形工具,向三个长毛生物小步跑去。而那个三个生物也是蹲在那里双手抱膝,把头尽量深深的埋在两膝之间,刻意的把颈椎暴露出来给两个坐过来的女孩。两个女孩分别对三个长毛怪物的颈椎使用过金属工具后,缓缓地后退几步给那几个长毛生物让开了一点空间。同样的过了一小会,那三个生物也开始又蹦又跳,又不停的抖着胳膊,没几分钟,只见大片的毛发从那些生物身上脱落下来,接着那三个生物开始大片大片的撕扯着自己的皮肤,不一会它们身边的地面上堆起了一层长毛和连皮带毛的碎屑,样子多少有点吓人。

        这不,两个睡懒觉的年轻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三个和他们一样的人在撕扯完身上的毛发后,从口中拿出一个像牙套一样的东西,开始笑着和大家打招呼。这时大家才听到曲薪手里电动牙刷的马达声,都把目光聚集到他和陈仁两个懒虫身上,而直到陈仁竟然不自觉的把牙膏沫“咕噜”的咽了下去的时候,这一刻的安静,才被一片银铃般的笑声和小朋友无所顾忌的嘲弄声打破了。

        地上突然出现了垃圾,这时从那一大堆杂乱的皮毛垃圾旁边的地板附近,升起了几台灵活的机器,在向那堆皮毛杂物和那三个制造这些杂物的喷洒了点什么后,就将三个人和那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围在一个圈里。在早上阳光的照耀下,可以明显的看到很多像小蚂蚁一样的东西爬满了三个人的身体,并且像切叶蚁一样,高举着那些碎皮屑和被分剪过的毛发,晃晃悠悠麻利的回到周围的机器里,再空手回到圆圈里,周而复始着上面的工作,会快露台上的三个人完全恢复了原本样貌,原来是三个看上去和陈仁年纪相仿的年轻人。

        三个年轻人看到身边的机器又回到自己原本待机的岗位后,赶紧跳进空气膜墙,躲避一下室外越来越热的阳光。而曲薪刚想问些什么,看到教授不停的示意自己的下巴,看到两个女孩抱在一起笑好不开心,突然意识的了什么,拉起还在完全不知就里傻乎乎的站在那里的陈仁,一头钻进盥洗室。看到那两个不认识的年轻人,转头跑了,那三个年轻人也打起精神,在和两个女孩小声交流了几句后,和大家简单告别了一下,走进了隔壁的浴室。

        一个上午道人都和米教授在一起,听着米教授谈论着我们国家古代的匈奴人和北欧的维京人的关系,期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只有他们两人知道,总之两个人在东侧那个十几米高的书架上几乎呆了一个上午。而在大厅中央的地板上,两个女孩带着小男孩,在一块关于古代乌鲁克城的一个小稅吏向着自己兄长借钱娶妻的泥板旁,教小男孩学习苏美尔人发明的那些古怪文字,当然学习的过程本来就不十分的严谨,因为其中一个女孩的男友也在旁边。结果女孩们计划的寓教于乐的“教学计划”,彻底被这个自然兴趣主导学习方向的倡导者给打乱了,再加上小男孩的天性,教学活动就变成了一项纯粹的娱乐节目,当然也成为野外考察活动后最好的放松方式之一。曲薪和陈仁没敢闲着,在三个刚从野外回来的同龄人的帮助下,整理着那几块关于吉尔尕美仕传说的泥板,毕竟第九块到第十一块隐喻和晦涩难懂的地方太多,还是集体智慧比较好一点。至于最后那一个人,此时正独自整理和检查同伴们带回来的数据,为自己的导师们交待的下来的课题,做一些必要的实际观测数据的常规积累。

        工作中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的,时间快到中午的时候,一台如同放大了五六倍的烤面包机样子的餐点机器人缓缓地跟在事物机器人后面,闪着黄灯进入到大厅里,在西侧那个被曲薪他们霸占的餐桌前停下,提示着占据餐桌的人们,它需要在这里为大家准备午饭。而于此同时,那个长得像十爪章鱼的一样的事物机器人,不停的游走在人们中间,搜集着大家对午餐的需要,不停的将更改和添加后的菜单传回那台有点笨笨的餐点机器人,在最后一次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确认完菜单后,又将原本只适合五个人吃饭椭圆形的餐桌,改造成了适合十个人吃饭大圆餐桌,并且为大家调整可食用餐具的分解时间,毕竟人多了,大家的话题多了,用餐的时间也就更长了,看来这台事物机器人的工作方法和它的外形一样很灵活。

        丰盛的午餐准备好了,当然还是没有大多数人类喜欢的动物性脂肪和动物性蛋白质,但是必要营养成分是一点也不缺少的,由于大家都不太喜欢坐在空中聚餐的感觉,于是要求事物机器人降低了餐桌的高度,大家全部坐在了地板上,并且还给小男孩的空气坐垫刻意铺了一大条厚毛毯,让人感觉他是坐在凳子上一样。所有都坐下以后,都开心的合不拢嘴,完全像是在吃年夜饭感觉,即使初次相见,也没有羞涩感,完全没有陌生人的生疏感。

        山上的人们正在享用美食,互赠自己的情感,在距离那座隐秘的大山十多公里外的村寨里,人们依旧没有放松对对面大山上那个巨大飞行物的戒备,轮流的在第一道石墙的上面站岗放哨,防备着突发事件的发生。作为一直在山外那个小山村当村长的刘兴,此时看到自己有家回不去,不免有点着急,按照往常的经验夏天到了,暑假开始了,山外的一些驴友和背包客都喜欢到这种人少的地方住几天拍个照,要是让他们看到现在这一幕可就有点麻烦了。

        于是,老刘在和村寨里负责这次事件的官员商量了一下之后,大家想到小山村上游制造一起人造山洪把那座小竹桥冲毁,这样就没人可以穿过那条看似平缓其实湍急的小河,发现一个空无一人的“鬼”村了。虽然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派一大队人暴露在那个飞行器的下面,又可以很好的将小山村这个和外界交流的节点保留下来,是非常好的办法。但是大家都知道再好的事情总会有点不好的事情,这个可以付诸实施的计划,还是有个小问题,那就是必须要有人去确实的确认小竹桥被人造山洪给摧毁了,而且没有无辜者的伤亡,这就要求必须至少要有一个人进入到那个不知来由的飞行器的控制范围里,这是很冒险的。但是更关键的是镇上的官员明确说了,不许村寨以内的人员私自离开计划好的防御范围,不可以拿圣地的安危冒险,而且官员的态度非常坚决。当然这背后的重要性,也是这个小世界里的人们都知道的,但是他们又无法割断和那个小村庄的联系,毕竟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因为那个小村庄的缘故才可以存活下来,在这个祥和的世外之地平静的生活,如果彻底的放弃那个小山村,那么他们再也无法回去,缅怀过去的久远记忆,这里面掺杂了多少沉积在胸中的复杂情感是无法轻易割舍的。

        这天上午,负责第二道石墙寨门的值日官,特地来找老刘,告诉他镇子上已经同意他放洪水的计划了,并且给了他一块刻着深深的古怪花纹的金属牌,让他下就去西边山崖边,把金属牌交给前几年才被救进山里的女先生,她已经想出一个可以毁掉小桥,保住山村的好办法,但是村子毕竟是老刘一直管理的,所以特地让老刘过去实地见证一下,让老刘也好把这两天来的担心放下来,好好的对付对面那个大黑坨子。

        听到这里,开心的抢过金属牌,也没把值日官送出门,自顾自的跑出房门,慌慌张张的怎么也没法把鞋穿上,这时才发现,自己有一只脚穿的是值日官的鞋,赶紧又捡起门边地上自己的鞋,和院子里的一个妇人招呼了一下就飞也似的跑出了院门,但是很快又跑了回来,向院门外大路的另一边跑去,原来情急之中,老刘竟然跑错了方向。

        大约午饭以后,老刘带着金属牌大汗淋漓的来到那个湖泊细长湖湾的最西侧的尽头,一个修建着一座小巧但是十分结实的水坝前,在脚下的石头路通向水坝的一个下坡的拐弯处,一个一身现代女性打扮的年轻女人,正和一个裹着白头巾,手持长矛腰挎长刀的战士在等老刘。看到老刘从山脚的茅草后气喘吁吁的跑出来,那一男一女赶紧迎了上来,接过金属牌,扶着老刘来到水坝的一处控制室。这时,在控制室的一面墙上的投影已经可以看见河面上远处的小竹桥了。那个衣着和曲薪他们是一个风格的女人,告诉老刘虽然现在圣地的机器已经把所有的无人飞行的通信通道封闭了,敌我都没法使用无人机,但是可以利用水流加上可视镜,正好可以顺流观察小竹桥以及小河两岸的情况,于是可以利用这个简单小装置,破坏小竹桥下的竹马,让小竹桥在水流的冲击下自然解体,现在就等这把钥匙放水了。

        事情很顺利,竹马上束缚竹竿的麻绳,被那个用小枝组成的小竹排上的微型修理机器人,轻而易举的割断了,而修理机器人也顺利的回到了小河的北岸踏上了漫漫回家路。但是那个可视镜就留在了那个小竹筏上,留在了小河北岸农田边一处有点泥泞的河滩上,当然这在大家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完成了保护山村的任务,损失了一个可视镜,等到那个大问题解决了,再把可视镜找回来修好就可以了。

        但是接下来的事就让人放不下心来了,就在那个小水坝上的人们相互致谢,相互祝贺时,他们发现可视镜里传来一个不好的画面。

        在那最后的画面里,几个高大的身影来到了小竹筏旁,看着微型修理机器人离开的脚印,看着小竹筏上的可视镜,让这些身影知道小竹桥的被毁是有人故意而为,不是什么天然的意外,这让这些身影很气愤,他们其中的一个,拿起了小竹筏上的可视镜,摆在眼前仔细观察。而就在这时,水坝里的人们在屏息中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就在那个身影收起一直覆盖在眼前的护目镜时,人们发现那个黑影有着一厚一薄上下两层眼睑,而且他眼睛的虹膜是橘黄色的,从裸露不多的皮肤可以看到他的皮肤极其粗糙。他们不是人类。水坝上的人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可视镜的麦克风里传来奇怪的叫声,而那个在观察可视镜的黑影把可视镜收了起来,墙上的画面也变成了黑色。

        这时,水坝上的人们才意识到,那个飞行器里的生物不是人类,那他们是谁?从哪里来?来这里、来地球做什么?(我的小说《道汜》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36/36555/19494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