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百万神王 > 关于人工智能

关于人工智能


其实我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不过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个人的思考,因为就靠我自己一个人,实现的概率非常低。不过有一丝希望还是坚持下去比较好,谁知道哪天一旦实现了呢?另外中国区,百度已经开始考虑人工智能这个问题了,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可用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你我的有生之年可以用得上。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一旦中国人准备玩了,那么这东西十有八九得被中国人玩坏。

        现在说说人工智能,其实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只有一项,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能让一台机器获得这个能力,那么这台机器就是智能的,因为只要有了学习能力,在无限的时间之中,任何一种属于人类的知识,或者什么其他的项目,都可以用学习来获得。

        其实人工智能一直很乱,分支很多,这一点百度贴吧稍微一了解就知道。而且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在民间是几乎没有成气候的,因为前期投入大,没有确定性的产出,在中国这一项基本就灭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凡人。日本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整外在,不得不说日本人的机械设备确实猛,但是他们做的机器人,基本上是没有灵魂的,对比日本的人偶文化,不过是这么多年无限精致化一个外壳而已。也许现在高速发展的软件技术,能让他们有所改变,不过细节我是不可能知道了,又也许人家是以武证道呢?由肉体发展到精神也说不准。

        目前看来实现人工智能的最直接的技术就是软件程序。其实软件程序和神经还是很像的,因为程序最终是靠操纵电流,来实现你屏幕上的一切,而神经也是操纵电流来传导一切。而且这两者的电流都非常的微弱,频率都非常的高。不过具体到程序操作的电流的电压范围,和神经生物电的电压范围是多少,我没有细致的去了解,总之两者都是一个小电压。

        综上所述,也就是说用程序去实现学习这一功能,那么人工智能就算成功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用程序去实现学习功能了。

        然后讲什么是学习。初级的简单解释,就是复制和搜索。这一点专家系统就很好,也就是说复制了大量的已有经验,根据搜索给出答案。在我个人看来这已经可以算是智能的应用了。这里需要重点标记一下,搜索。搜索自身的数据库,对比人类就是搜索记忆,仙侠就是搜魂。搜索在人工智能里处于必选的地位。

        数据库,这个相当于记忆,一切的基础,必有。

        也就是说初级只要数据库和搜索两项。

        目前初级水准人类已经完成了。

        下一步是自主,如何让一台机器有“自我”这个意识,因为哪怕对于人类来说,“自我”这个东西,也是属于隐藏选项的,很多时候潜意识里就忽略了“我”这个问题,而自我却是必须的,是一种区分,没有可不行。有了自我,才能有自主,才能有研发的能力。

        对比人类,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自我这个意识的?受精卵的时候想必是没啥自我的,胎动的时候呢?自我这个东西,是后天慢慢建立起来的,但是作为一个生命,是先天就具有这个属性的。详情请对比初生的婴儿,不加制止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婴儿啃了自己的某些地方,啃完了还不知道。或者对比某一部分精神病,也会获得有效数据。

        题外话一下,其实人工智能在前期仔细观察婴儿和精神病患者是有帮助的。因为人类虽然有智能,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个体的智能都很高,其实一个人并不如你所想的那样具有智能,生活中被你认为傻哔的人比比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根本就无法理解另一个脑袋里面装的是什么,这种感觉在面对重度精神病和所谓童言无忌的小朋友时感觉会很深刻,你会觉得我怎么就说不明白呢?而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或者觉得这么想居然也行?所以,对比这些,人工智能的初期最好还是定义为单纯的逻辑型比较好,转换成动画片的模式就是初期最好还是呆萌女主比较容易上手。这会使工作量极端减少,如果上来就准备整带感情的,绝对会让你死的奇惨无比。

        再题外话一下,精神病人观察多了,你就会怀疑人生,这一点真的相当要命。但是不观察的话,很多有效数据是很难获得的。

        回归正题,自我,从人类的角度讲,自我并不实体存在,一个人的一切,综合起来才是我,但是每一部分都是“我的”,我的胳膊,我的腿,我的小鸡鸡,等等等等,但是“我”本身,并不实体存在,参考人类的存在形式,是不是可以定义一块啥也没有的空白存储空间,为“我”,然后一切的一切都挂在这个空间上,我的数据库,我的房子,我的老婆,你也许觉得我的老婆可能不属于“我”这个范围,但是我觉得如果延伸出去的话,不仅仅只限于身体部位,那么“我”所拥有的是一个很大的范围。

        现在所使用的编程软件,大部分都是在一个框架下的,也就是说有一个外围环境,如果一台机器没有安装这个外部环境,那么那些软件就和废品一样,一个也跑不起来。不过也有不需要框架的,或者自身就包含了所有必备的程序的软件。而制作一个人工智能,说不准就要制作一个人类框架。

        有了人类框架,人工智能的移植性恐怕能得到保证,而且各种具有专业化的机器人分支将变得容易生产。不过这都是做出来以后的设想,现在还没做出来呢。所以现在讨论这个就属于偏了,由此也可以知道,人工智能是很容易就让人偏了的,因为里面看着合理的道路好多,而且看着合理的研究顺序也好多,这都属于扰乱型因素。

        那么先确定一下“我”的重要性吧,起手第一件事先编辑出来“我”,然后以我为中心,慢慢发展功能,那么下一波功能是什么?有了我以后作为一个自主学习的智能型,第二最需要的是什么?

        第二是记忆,数据库。必须得有的功能与结构。

        现下1:怎么构建“我”

        2:数据库的问题。

        ;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33/33012/17713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