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东宫同人重生之锦瑟华年 > 第11章 赐婚

第11章 赐婚


近来皇上上朝总是黑着脸的,底下大臣也都胆战心惊。原因很简单,太子不喜欢西凉公主,大婚在即,日日愁眉苦脸。心爱的小儿子晋王喜欢男人,闹得满城风雨,眼看这一脉就要绝后。后宫里德妃天天哭的他脑壳痛,这都是些什么事啊。皇上想他这一生也算文成武治,怎么到了下一代如此不成气候,真是气死朕了。

        忽然他看见底下也有一个人和他一样愁眉苦脸,仔细一看原来是赵将军,他想起最近上呈的情报,想他必定是为了爱女之事烦忧,这么一想,顿时觉得和赵将军惺惺相惜,都是这些小辈不省心啊。忽然他冒出一个主意,可以把最近心烦之事解决十之七八。

        “赵卿,听闻你有一女,才情过人,温柔贤淑,好像满了十七岁吧?”

        赵敬禹还在神游,被裴况踢了一脚才回过神来,“回皇上,是。”

        “朕的老七,风流蕴籍,容貌和性情和你爱女很是相配,朕想下旨赐婚,你意下如何?”

        “啊臣的女儿她”赵敬禹吱唔道。

        “那些少年人的荒唐事朕也听说过,过些时日自然就好了”皇上不以为然道。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难道你对朕的主意不满?”

        听到皇上隐含着深意的话,赵敬禹不得已跪下谢恩,虽然雷霆雨露具是君恩,但是心里却想,就算我闺女最近也有些问题,可难保她过几日自己又想通了,晋王这样,这不是明摆着要我闺女去守活寡吗。于是脸色比锅底还黑。

        皇上却不甚在意,反正他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看见自己的臣子黑如锅底的脸,又觉得有些心虚和愧对,想人家征战一生为自己立下犬马功劳,临了一个闺女还被自己给坑了,心道合该在婚礼的规格上给提上一提。

        还有个脸色不好的就是李承鄞,虽然近日赵瑟瑟传出的流言让他颇为恼怒,可钓了这么久的鱼没个结果让他有些不甘,正还在纠结是否继续下钩子的时候,这鱼被他的亲父皇打包送给了别人,这下就算他有心放弃都难咽下这口气。可看赵敬禹的样子也不想私下与别人有了什么交易,只恨自己下手太晚。

        唯一高兴的可能就是李承邺了,但是不能笑在脸上,又故意把脸色黑了三分,活像是被逼婚又无可奈何的小可怜,这种样子连李承鄞看见了都怪不到他身上去,只能怪他的父皇想一出是一出,坏了他的大计。

        尽管皇上非常想快点促成此次婚事,可太子大婚在即,礼部已经是忙的团团转了,现如今徒添晋王娶妻,规格又是传了圣意小不得的,加之皇后与德妃娘娘都盯着呢,实在不得已将日子推到了三月后,但这也够礼部忙的鸡飞狗跳怨声载道了。

        天通二十四年立春日,□□太子李承鄞与西凉公主曲小枫大婚,曲小枫赐封太子正妃。我没有资格观礼,但听闻场面甚是浩大,因为皇上想借此机会像诸国展示国力,我笑笑便之脑后,在家安心绣我的嫁妆。做为亲王妃,礼服是不需要我亲自缝制的,但是多少要做个小绣件,彰显女儿家的慧巧,我思来想去决定为他做一套中衣,我针线上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毕竟我曾视皇后为囊中之物,而皇后是要亲祭商蚕的,我觉得有点可笑。想通了之后,再回想起往事,心态放开了许多,不管曾经目的是什么,如今我所有的都是我付出过努力才拥有的。

        父亲和哥哥见我安心在家绣嫁妆,又是心疼又是可惜。每日见我不免长与短叹,我实在受不住了将实情告诉他们,气的父亲胡子都被吹起来了,三哥还要火上浇油:“我原先以为我是家里最胡闹的,比起妹妹来真是差远了。”

        “你说的晋王之事也是真的?”父亲问到。

        我点头,顺带将太子可能已经知晓淑妃之死赵家曾有过的小动作。

        父亲静默了许久,方才扶了扶长须长叹,“我赵家以富贵滔天,确实没什么必要再去争个从龙之功,何况太子心思慎密,难道日后不会卸磨杀驴,瑟瑟你的意思爹爹明白了,以后我们家收敛起那些不该有的心思,要记住我们效忠的永远只有皇上一个人,你们都听清楚了吗。”说罢看向几位哥哥与我,我们纷纷点头称是。

        这三个月里,我在家中听闻许多事情,比如太子殿下厌恶太子妃,大婚之日摔袖边走,丝毫不给太子妃留情面。比如太子爱慕李阁老的孙女李韵华,听闻李韵华喜爱珍珠,便亲手用南海的珍珠给编了个兔子送给她。比如太子像皇上请旨,愿意良娣之位聘李氏韵华,帝允。比如太子宠爱李良娣甚,在东宫辟了个与太子妃的康雪殿不二大的宫室取名珍意殿金屋藏娇,比如太子心疼李良娣,怕太子妃为难她也不愿心上人屈居人下,命李良娣不必每日像太子妃晨昏定省。听闻太子将东宫室外内务均交给李良娣,大扫太子妃颜面,被皇后责骂,依旧不改。

        至此,李良娣独宠于东宫,众人皆知。

        我笑了笑,纵使我逃脱了既定的命运,李承鄞还是会不急不忙的捧上另一个棋子。没了赵瑟瑟,还有李韵华。没有赵良娣,还有李良娣。在李承鄞的眼里,女人无疑是付出最小代价却收效甚高的东西。李阁老背后是整个朝堂乃至清流里的砥柱,掌握了这样一张嘴,就是掌握了天下文人的嘴。真是好算计,可惜李氏不是当年蠢钝如猪的我,被情爱蒙蔽双眼。

        我知道,东宫,不会太平了。

        贤妃李氏,育一女朝阳,我见过的。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24899/24899030/80352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