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应偏爱[娱乐圈] > 第34章 左耳

第34章 左耳


摄影大哥看到郜栖手中的东西,又见他们灰头土脸的,忍不住笑了一声。

        他回答:“刚刚导演通过无线说,你们手中的东西就是线索。接下来你们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思考一下,通过这个的下一个线索是什么。”

        郜栖真想对着无线大喊:导演你多给点儿线索啊,你给一个核桃是什么意思!

        但抓狂的郜栖不可能出现,故这个想法只是转瞬即逝。

        郜栖无奈地看向陈落,问道:“阿落,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陈落有两个想法,但那一个实在是太离谱了,便弃掉。

        至于另一个想法,说实话,也有些不太靠谱。

        郜栖见陈落蹙眉便知她有了想法,但没什么依据,不敢轻易说。

        他温声道:“阿落没关系的,反正我们也没有思路。”

        他抬眼望了一下周围的美景,深深吸了一口气,莞尔一笑:“而且,就算错了又有什么关系,‘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嘛。更何况,一路的美景才是今日的重点,不是吗?”

        陈落点点头,她的确是比郜栖少了几分豁达。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享受旅途,不去担心输赢问题。

        陈落开口道:“核桃在古代其实可以被用来酿酒,甚至在某一时期声名大噪。”

        郜栖有些疑惑,问道:“可是这个季节不适合酿造核桃酒。”

        核桃酒一般是在核桃刚成熟时期酿造而成,如今已是春天,是酿造梅子酒的季节,貌似跟核桃无关。

        陈落继续道:“但我知道核桃酒是因为我去博物馆曾看到仿核桃所做的瓷酒杯。而当地有丰富的瓷文化,我便在想会不会跟瓷器有关系。”

        王榆听此,内心六个点飘过。

        郜栖转头看向摄影大哥,道:“大哥,您能问一下导演我们方向对吗?”

        王榆拿起对讲机对郜栖这边的摄影吩咐道:“自己上下求索吧。”

        摄影无奈地把话转送给郜栖。

        郜栖听言对陈落笑道:“看来你的方向没错,我们便去村里的瓷器坊看一下吧。”

        陈落点点头,在郜栖问完路后,跟着郜栖一同去了瓷器坊。

        路上,摄影师跟郜栖闲聊,他道:“郜哥,我拍过综艺,但如此明目张胆跟导演询问的,您是第一人。”

        郜栖笑道:“主要是跟导演熟点,要是一开始我也这么皮,就真的是胆大包天。”

        郜栖回完,看向陈落,忽然问道:“阿落,你是不是还有别的想法。”

        他没有错过在说完这个,陈落的眉头并未松弛太多,且隐隐有呼之欲出之感,定不只是核桃酒器这一个想法。

        陈落点点头,回道:“的确还是有个想法,但是感觉有些偏,且费时间长,就没说。”

        郜栖好奇道:“另一个想法是什么?”

        另一个想法其实很简单。

        核桃是埋藏于地,一般是九月左右核桃成熟之后才被埋在地中,让核桃外面包裹的青皮在泥土中慢慢腐烂,只剩下金黄色的皮。

        而通过地势可以发现这里丘陵为多,那核桃树肯定是种在山上。

        只需跟当地百姓打听出这里哪座小山与核桃有关,或许就能寻到下一个线索。

        但纵然是小山,要爬上去也是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但那时已经天色昏暗。

        用时过长,不像是王榆的风格。

        郜栖问道:“倘若没有跟核桃树有关的山呢?”

        说完,郜栖忽觉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

        若是没有有关核桃的山,这个想法自然而然就是不对的。

        陈落没有看出郜栖对自己忽然停机智商的懊恼,而是答道:“那便问问哪座山上种着”

        郜栖本想等着下文,就感到自己的衣摆被陈落拉住。

        陈落抬头看向一旁的酒记,便道:“郜哥,我们到了。”

        郜栖踅身望去,上面挂着一个牌匾写着红酥,同时迎风飘扬的旗帜中,亦用隶书写着红酥两字。

        郜栖对陈落点点头,两人便迈了进去。

        一进屋内,里面摆满了各种酒器,同时还有各种老照片,纷纷是酒器畅销国内外的照片。

        可新的照片却寥寥无几,只有挂着的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与酒器还透着新意。

        屋内的人一见两人找到,还惊愕了一番。

        年纪较轻的那个小姑娘道:“你们动作好快啊,我们以为你们下山可能还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找到这里也得一个小时,没想到你们现在这么快。”

        她低眼看了一下手中的核桃酒器,道:“我们才刚做好,还没放进炉内呢。”

        陈落摇摇头,道:“不着急,您们先忙,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可以看一下架子上摆的酒器吗?”

        小姑娘看了一眼年纪较大的老师傅,见师傅点头,便道:“当然可以,不过要小心,瓷器易碎。”

        陈落点点头。

        郜栖见陈落屏着气息看向这一件又一件酒器,也不由跟着她细细观赏。

        话说郜栖也是大开眼界。

        郜砚虽然生意做得很大,但他并不迷恋古董之类的东西,更何况对现在而言已经并非实用的酒器。

        郜砚如此,郜栖亦是如此。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形式各异的酒器。

        郜栖指着一个小船,道:“阿落,这也是酒器吗?”

        陈落看向郜栖所指,回道:“这是船酒杯,是罚酒所用的酒杯。”

        郜栖见到这种酒杯,不由笑道:“见到这种酒杯,我总算是可以畅想古代曲水流觞的酒杯为何不会翻倒。”

        陈落回道:“这虽然是罚酒用的酒杯,但是否用在曲水流觞之中,我并不知。”

        小姑娘把酒杯放在炉内后,扶住老师傅走出来,听此,便赞道:“您知道倒是不少。”话落,她疑惑道:“对了,你们没有上山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陈落便把核桃酒杯的事跟小姑娘说了一番。

        老师傅听此点点头,笑道:“古人在酒这方面,的确把模仿事物这一天性发挥到了极致。源于生活,却又十分雅然。”

        陈落点点头,回道:“是啊。”她满怀情绪地摸了摸一旁的酒杯,继续道:“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隐藏了不少故事。”

        老人听此,不由看了陈落与郜栖一眼,旋即意有所指道:“是啊,世间万物,人都把自己的情绪赋在其中,给予情感,留给后人去感触。”

        郜栖听完,看着一件件精美的酒器,灵台不由也被一双无形的手拉回古代,在晚宴上,看着古人用着这形式各异的酒器把酒言欢。

        他仿佛透过他们手中所执之器,窥看到此人身上所带有的故事,或春风得意,或晦雨失意,更或是对人生洒然。

        或许是节目安排,但更是自然而然。

        陈落与郜栖跟在老人身后,听着这酒器先祖的故事。

        老人讲到最后,道:“其实,这些酒器承载最多的便是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蕴含在过往的故事中,等待着人们去察觉,并与之交融,与自己情感契合的,便被收藏回家,甚至激励收藏者的一生。”

        陈落赞同道:“我们老师讲课时也是这么说得——书籍浩如烟海,最后记忆剩下的是自己想要记住的2,或许是根本人有关,亦或是民族千百年积累下的情绪3。”

        当酒杯出炉的那刻,就代表他们任务的完成。

        陈落与郜栖接过酒杯郑重跟老人道谢。

        这段时间,并非事关任务的输赢,而是自己灵魂的洗涤。

        出了酒记,陈落忽对郜栖道:“哥,我想去爬一下山,你先回去吧。”

        郜栖怔了一下,旋即他把酒器交给一旁的工作人员,对陈落道:“那我陪你一起去。”

        陈落连忙回道:“不用了郜哥,这里的山已经开发了,不会出现危险的。”

        郜栖摇摇头,道:“不光是你一个人危险的问题,我也想去爬一下山,亲自去思考为什么就算没有核桃树,那条线索仍然为对。”

        陈落无奈,只好随郜栖去。

        陈落问好附近哪座山与核桃树有关,便跟着郜栖一同去爬。

        正如郜栖所想,现在村里不太种植核桃了,首先是因为村里开展旅游产业,没有人会专门来看核桃树,其次也是因为古上核桃酿酒的方子已然消失,只剩下梅子酒的酒方。

        于是在老早之前,这边便种满了梅花。

        不过因为核桃有关的酒器仍在,所以这里曾大片种植核桃树的记忆仍在这里流传着。

        山真的很低,左右不过200米,虽然也挺费劲的,但是修了路,也算好走,两人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爬上了山顶。

        郜栖与陈落坐在古香古色的小亭中休息。

        郜栖喝了一口气,看向周围种满了的松树,忽然想起王榆的话。

        郜栖不由轻笑。

        陈落听到郜栖笑,不由看向郜栖,疑惑道:“郜哥,你为什么突然笑。”

        郜栖回道:“我是觉导演可能玩了一下谐音梗,他说让我们轻松一下,的确是入眼皆‘青松’。”

        陈落听此,也不由莞尔。

        两人坐了一会儿,都没着急说下山。

        当太阳渐渐西移,余辉大片大片散落在松树上时,形成一番无与伦比的美景。

        那种震撼,久久难消。

        郜栖忽然道:“阿落,我明白你为什么说就算没有核桃有关的山,这个想法也非尽然是错。”

        核桃埋于九月,九月为秋。

        而《朕宫》男女主起名则是来自一句含秋的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4

        或许诗的本义并非如此。

        但对于朗晖与秦苫而言——所有风花雪月,所有人世间所传唱的种种美景,在我眼中皆有关于你。

        我对你的爱矢志不渝,万古长青。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22382/22382665/113665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