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反元 > 第三百零三章 小明王立大宋

第三百零三章 小明王立大宋


第三百零三章    小明王立大宋

        砀山,以开凿纹石而闻名于世,此处,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石场。在砀山东,有一条夹河,河水清澈见底,潺潺而过。

        一员高大魁梧的猛将,骑着高头大马,矗立在河岸旁,一直在向远方张望着。

        在他的身后,是几千士兵,人人头系红巾,衣着鲜亮,他们排列成整齐的队伍,一杆帅旗,在冷风中猎猎作响。

        已经十一月了,天气变得寒冷,但是,这仍然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火热。

        自从起事以来,刘福通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他的内心,在不住地感叹着。

        自从至正十一年五月起兵,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教主韩山童不幸被捕,没有看到今天的这个局面。

        起义之后,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兵马像滚雪球似得越来越大,天下响应者更多,四处兵起,眼看鞑子就要顶不住了,却出来了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两人,再加上鞑子宰相脱脱将芝麻李杀害,起义在一瞬间,坠入低谷。

        不甘心,刘福通怎么也不甘心,还好,天不负人,让自己终于等到了机会,泰州盐场的张士诚也起事了,而且,在高邮府,将元朝由太师脱脱亲自率领的百万大军,打了个溃不成军,这一仗,沉重打击了鞑子的根击,四周的义军,顿时又开始星火燎原。

        刘福通也率领着红巾军,漂亮地打了几个仗,收复了几处战略要地,尤其是收复了毫州。

        看着四周的局势一片大好,刘福通终于按捺不住,认为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到了,该是建立汉人政权的时候了

        所有的红巾军,都应该听从一个统一的号令,这个号令,只能发自白莲教的新教主,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之口

        必须明确这个口令,刘福通深知,眼下虽然几处红巾军响应,但是,想要彻底推翻鞑子的统治,一个统一的政权是必须要确立的,其他的红巾军,郭子兴,朱元璋,徐寿辉等人,必须遵从韩教主之命。

        而今天局面的开创,让刘福通更是喜出望外,如今,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政权,拥戴韩林儿为皇上,正式地封百官,统一战线,将其他处的红巾军,拉拢在一起。

        现在,他就正在等待着韩林儿和韩林儿的母亲杨氏从武安而来。éng古鞑子。”

        和丈夫比起来,自己的这个儿子,xìng格中多了些柔弱,并不是当皇上的料,不过,杨氏仍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推翻méng古鞑子,恢复汉人河山的好皇帝。

        “母亲说的,可否指刘将军?”韩林儿悄悄问道。

        杨氏看了看外面,轻轻叹了口气,自己的丈夫,自然能制约得了刘福通,可是,自己的儿子,并没有那么大的资历和威望,说白了,现在的整个局面,都是刘福通打下来的,他能够拥戴韩林儿为帝,那是他的忠诚,否则的话,他自己黄袍加身,也未尝不可。

        所有的人,都是刘福通的,韩林儿这个皇帝,目前只能是重用刘福通,逐步笼络人才,等到全国都打下来了之后,再学当初赵皇帝那样,杯酒释兵权。

        “你的父亲,为宋徽宗八世孙,你一定要有皇室子孙的气质,不要堕了家族的威望。”

        “是,孩儿知道了。”

        与前来迎接的众人相见之后,韩林儿和母亲进入了毫州城,来到了自己的宫殿内。

        “韩教主,现在还是战事连连,实在没有能力给您修建太多的宫殿,这里是毫州最大的州尹家的宅子,给您改来的,等到战事平息之后,再给您多起宫殿楼阁。”刘福通和韩林儿说道。

        “现在还是战时,一切从简吧。”韩林儿说道:“等到我军日后打下大都,自然当以大都作为国都。”

        “对,我们打到大都去”刘福通看着韩林儿,两眼放光。他真心拥立韩林儿,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鞑子赶走,恢复汉人河山。

        “请各位大人都到前厅来商议立国之事吧”韩林儿说道。

        “这…”刘福通说道:“教主路途劳顿,先休息吧,明日我们再商议这些大事吧”

        韩林儿还想坚持,杨氏在旁边说道:“那就听刘将军的,我们明日再议不迟。”

        “那属下就告退了。”刘福通说着走了出去。

        “刘将军深谋远虑,以后还要多听刘将军的。”望着刘福通远去的背影,杨氏说道。

        “是,孩儿遵从娘的教诲。”韩林儿知道,母亲这么说,是因为旁边多出几个伺候的丫鬟和家丁,这些人,肯定都是刘将军的耳目了。

        第二天,在宅子中部的大殿之上,韩林儿终于开始与各位大人商量立国之事。

        “教主,承先教主的在天庇佑,我们红巾军终于有今日的局面,实乃百姓之福啊”刘福通首先说道。

        “是啊,不过,这一切还都是刘将军治军有方,指挥得当,有莫大的功劳,以后,还得倚靠刘将军啊”韩林儿说道。

        刘福通听到这句话,心中高兴:“既然教主看得起我刘福通,我定当奋力抗战,万死不辞,为了我们大宋国的万世基业,尽自己的全力。”

        大宋国?韩林儿问道:“刘将军,我们的国号还是大宋?”

        “那是当然,教主你就是前朝徽宗九世孙,如今再次荣登大宝,反元复宋,国号自然还是大宋了。”刘福通说道。

        “对,国号不可更改,这样可以让百姓再次忆及前朝啊”杜遵道在一旁跟着说道。

        “好,那我们国号还是大宋,年号…”韩林儿说道。

        “年号龙凤,都已经定好了。”刘福通一开口,就滔滔不绝:“现在在外面正有着“明王出世”的预言,以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来到,所以,皇上的号就为小明王,以应天意。”

        韩林儿还没有chā言,刘福通接着说道:“后天就是黄道吉日,我们先到城西去祭天祈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后回到太庙祭祖,再回大殿举行登基仪式,皇上接受百官朝贺。”

        “那就一切听刘将军安排了。”杨氏在旁边说道。

        “是,太后娘娘,属下一定会尽力安排好此事的,还有,就是关于各种机构设置,我们应该仿照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六部,其中,靠近毫州的江南、益都、淮安、辽阳、曹州几处纳入中书省,其余各地划分为几个行省,下设府、州、县。还有我们的管军机构,设置统军元帅府、管军总管府、管军万户府等,均属枢密院管辖,各行省另设行枢密院,相应的军职则有百户、千户、万户、总管、统军元帅等。”刘福通侃侃而谈。

        韩林儿有了一种窒息的感觉:这皇上,究竟是谁来当?

        “在最高机构,请以杜遵道、盛文郁两位大人为丞相,罗文素和我两人任平章,吾弟刘六任知枢密院事,这些人,一定能够担当重任,请皇上定夺。”刘福通已经改口称韩林儿为皇上了。

        韩林儿微笑着说道:“如此甚好。”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8/18729/11288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