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成清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179章

第179章


  “那得再亲亲。”胤礽凑过来,  踮着脚尖又亲了亲康熙的脸,笑吟吟道:“桃崽也最爱皇阿玛了。”

  “啾咪~”

  心中愿望被满足,胤礽嘴巴都变的甜了很多。

  康熙被他哄的眉眼带笑,  大掌揉了揉胤礽的头,心想这崽一如既往的甜。

  就听胤礽大胆开麦:“我有个稍微大胆点的想法,不知道皇阿玛同不同意?”

  康熙难怀柔情的想,有什么不同意的,他这么甜这么乖,鲜少提过分要求,  他可以同意。

  然而等胤礽开口,他只想邦邦给他两拳。

  “不如让我去法国?”他说。

  康熙冷笑:“你觉得呢?”

  俗话说,  这君子不立危墙,  更别提千里迢迢往海外去,他根本不可能同意,能够失去这门生意,但不能失去桃崽。

  他甚至不敢想。

  胤礽鼓着脸颊,满脸怅惘,嘟嘟囔囔道…“皇阿玛,把崽拴在身边,  是成长不了的。”

  康熙就冷笑:“我把崽拴在身边确实可能成长不了,  但是把崽扔那么远,直接就没了。”

  胤礽摊手。

  不服气的看向康熙,然而不用说就知道,定然是不愿意让他去的。

  胤礽望着法国的方向,  可怜巴巴道:“再见了我的国际旅游。”

  康熙苦口婆心的劝,  告诉他这路途遥远,  一路上要从南绕,  那路并不好走。不说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光是孤寂就能把人给憋坏了。

  “哦。”胤礽慢吞吞的应了一声,脸上不改向往之色。

  他这幅表现,让本来打算徐徐图之的康熙觉得,还是趁早把人派走的好,由于是头一次,没什么经验,以自愿为原则,然而会法语、英语等人的人并不多,而且还得熟悉一路小国的文字,并不容易。                        

                            

  纵然有白晋指导经验,也还是出来的人少,后来还是淡修竹应下,他决定带头去。

  一是他会法语,再者他敏锐的察觉,这次的需求定然是太子放出来的,想要快速的接近太子,还是得响应他的政策。

  他也想搏一搏,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趣味些。

  然而作为文人,他的体能很一般,想要长途跋涉很难,因此还要进行一场集训,文人训体能,侍卫训语言。

  不需要多精通,但是要记住一些最基本的需求。

  胤礽醒了想,教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话:“我乃东土大清之臣淡修竹,去往法国友好交流。”

  我是谁我去哪我要做什么。

  一句话就说完了。

  大清的名头虽然不如大唐好使,但是这些年,好歹也闯出了名堂。

  “要是大清不好使,你就说大明,大明不好使就说大唐,反正平安为主。”

  “当然也要立马告诉对方,我大清每一个臣民都至关重要,每日都会报平安,若出任何差池,大清会派大军来接。”

  反正以震慑为主,怎么装怎么说,至于具体操作流程,到时候自己有计较。

  胤礽拉着淡修竹的手,殷殷嘱托,一脸不舍道:“路上千万小心。”

  淡修竹翘了翘唇角,垂眸低声道:“臣谢太子爷挂念。”

  说完他就骑着马,带着部众和货物走了,第一次是试探,所以带的不是很多。

  康熙看着人群,有些无语:“你这是贸易?拉了个百夫长?”

  胤礽笑吟吟的:“桃崽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是想要看看各国情况罢了。”

  扬我国威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进行的,人总要知道对方有多强大,才能不敢随意的伸爪子。                        

                            

  “你这都能灭小国了。”康熙捏了捏眉心,这军火带的属实充足,看见那深深的车辙了吗,都是弹//药。

  本来以为他是个傻白甜,没想到内里是黑黢黢的弹//药,这谁敢惹。

  胤礽一弹自己粉色的长袍,笑吟吟道:“我不过是个比柿子还软的水蜜桃罢了。”

  康熙瞥他一眼。

  他觉得自己得早些把综合书院给折腾出来,等胤礽再来弄的时候,谁知道他的小脑袋瓜会想出什么主意。

  康熙的预感很对。

  “不拘男女?”他瞪圆了眼睛。

  他素来老成持重,然而在胤礽面前,终究还是露了些许的不稳重。

  “现下女童裹足成风,屡禁不止,便是下禁令也没用,但有个法子有用,那就是裹足带来的效益,没有其他的高。”

  胤礽沉声道。

  康熙捏了捏眉心,突然有些忧虑自己的晚年生活,像胤礽这样大胆跳脱的性子,为了防止大清被他玩进去,可不得乖乖的活他个一百二十岁,自己盯着才好。

  “你容朕想想。”

  胤礽捧着茶水喝,粉釉的茶盏衬得他小手特别白。

  他笑的一脸软绵绵。

  “你快走,朕看见你头疼。”

  康熙大手一挥,开始赶人了,不光他懵,就连朝臣也懵,这男女同在书院读书,你当是梁祝化蝶呢。

  索额图看着康熙,一脸纠结:“万岁爷,这自古以来……”

  一旁的张英一听,就知道这出自谁手,闻言轻笑:“自古?自哪个古?”

  有些话他不用说,众人都明白。

  这满人没有那个自古,汉人的古已经被断了,现在是新的开始,拿古时候说事,说的哪个古。                        

                            

  唐时女子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做官。

  索额图瞪了他一眼,突然反应过来,这提议一听就不是万岁爷的路子,那张英整日里老神在在装深沉,如今突然窜出来表态,自然是因着最亲近的人出的主意,比如太子。

  他瞬间不说话了。

  装聋作哑他在行。

  而他能想明白的事,明珠也能,这俗话说的好,敌人不好过我就好过。他头一个站出来反对,拿着程朱理学说事,拿着男女大防说事。

  “女子就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头相夫教子才是,这女子无才便是德,学学女工便是,读书这么苦,谁舍得自家的姑娘如此受苦。”明珠说着,又引经据典。

  康熙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朕舍得。”

  公主们都被胤礽拉去读书,现在愈发的懂事知礼。她们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明珠噎了一下,差点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却还是坚持道:“女子若得势,如吕雉武皇之流……”

  张英皱眉,执着芴板上前,低声道:“明珠大人还是多读些书,免得满口狂妄之言!”

  他一开口,明珠的面色登时一僵,看向张英的面色有些不大好。

  索额图看了看,笑着打趣:“奴才的祖母还在说,想念儿时可以随意在外头奔跑的日子,骑着马,就能满世界的窜,就连哄小羊也是极有意思的。”

  提了从前,明珠不说话了。

  以前还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习俗,再者女子也是很好的劳动者,一家缺了这个劳动者,根本转不开。谁敢把一家女主人给圈在屋里,她能拿马鞭抽死你。

  然后带着你的财产再嫁。

  根本不愁。                        

                            

  也就进关了,整日里想着礼义廉耻,互相矫枉过正,先前家里的姑娘还能打马游街,前些年被人嘲笑,险些不好出门。

  好在这制衣厂开了,外头到处都是青春貌美的小姑娘,家里头的姑娘出门才有好玩的。

  康熙觑着众人神色,心里就有数了,直接板上钉钉,将这事给敲定下来,至于修建的事,就交给工部去办。

  当这个风声放出去后,众人顿时沸腾了,粗纲已经出来了,这细节还没敲定。

  就很多人来问,说是这工商二户行不行,女子可报,又有什么限制。

  康熙看向一旁正在吃点心的胤礽,笑着问:“你觉得如何?”

  胤礽就笑:“头三届只认成绩,其他的都不限,罪犯不要。”

  康熙无所谓,男女都开了,其他的就是小事。

  等这个消息再传出去的时候,女人比男人还疯,都是人,聪慧的数不胜数,这没有希望的时候尚且能按捺住,如今有了通天梯,谁还愿意被关在家里,为着爷们的一个眼神而揣测的一晚上不敢睡了。

  “可男人读书能科举,你招这么多女人做什么?”培养出来都是有目的的,培养一个人成才,耗费甚重。

  胤礽放下手中的点心,用锦帕擦了擦手,这才低声道:“只要说了,肯定是有目的的。”

  男人确实可以科举,并且大部分人的目标只有科举,但女人学成,就算暂且不能科举,也能成立研究院,做一些研究类的工作,这是现在还没有的行业,一切都是未知的。

  很多男人有成熟的路子去走,根本不会冒险去走没有未来的未来。

  而女人不同,如今这岗位对她们来说,就是孤注一掷。                        

                            

  最后的希望。

  不努力读书,是要回去做大家闺秀,贤妻良母的。

  但这些话,他没有跟康熙说,只是一点点的布局,等世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无力回天就好了。

  现在慢慢去讲,根本讲不清。

  综合性的书院还没建好,就涌过来一批人,不仅仅是男人,还有全国各地过来的姑娘。

  胤礽叫人妥善安置了,派侍卫日夜巡逻,以确保安全。

  考试用的跟科举同一个路子,特别严。

  而胤礽整日里还在关注着淡修竹,他现在走远了,他才真的明白什么叫鞭长莫及,在走的时候交代的再好,中间难免是还会断联。

  康熙见此,不由得庆幸,这没叫胤礽去,实在是个明智的决策。

  “皇阿玛,你说大清以后会走上什么样的路子?”胤礽问。

  提起这个,康熙一脸幽怨。

  “这得问你。”

  今儿想一出,明儿想一出,他觉得自己像是被赶鸭子上架了。

  胤礽心虚的摸了摸鼻子,“那你畅想一下。”

  “能恢复大唐荣耀,你爹就可以瞑目了。”

  胤礽沉默。

  试图委婉开口:“亲亲这边请你做梦不要做太大呢。”

  康熙呼吸一滞,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冷笑道:“把嘴闭上。”

  胤礽从善如流。

  这老父亲是恼羞成怒了。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胤礽更担心的是掉队,他永远忘不掉当初在枝头,他的树下有两个小姑娘在看视频,说的是李鸿章出使外国,只一眼便老泪纵横。

  他好担心掉队。

  “今年麦子收成很好。”康熙突兀开口。

  胤礽茫然的看着他。

  “也就比去年增了百分之五。”他有些遗憾。                        

                            

  这个成绩根本拿不出手。

  “那你知道一个问题吗?”康熙问。

  看着胤礽茫然,他没卖关子,直接说:“当初你出手时,这小麦亩产不过二三百斤,还是丰年,碰上点天灾人祸,根本就不敢想。”

  可现在呢,才几年功夫,就快翻倍了,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

  这能吃饱了,百姓高兴,他的心里也高兴。

  “只是甘肃地区一直受灾,整日里不是大旱就是大涝,旱涝急转,弄的百姓苦不堪言,这多这点粮食,还不够给甘肃拨过去。再者还要建粮仓,真的钱不凑手。”

  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用时直接没有。

  胤礽若有所思:“你派人下去看了吗?”

  这时节不应该,理论上来说,国有国运,当处于上升期的时候,总是风调雨顺的。很少说如此夸张的旱涝急转连着两三年。

  “派了,回来说确实如此。”康熙惆怅,朝廷拨款自然也谨慎。

  胤礽挑眉,低声道:“远的先不说,近的就叫暗卫去调查一番,看有没有异常。”

  他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康熙是一个很听劝的人,他当即就派暗卫去调查,不过看向胤礽的时候,还是调侃:“怎的,不信朕能处理好?”

  胤礽含笑摇头,温柔道:“我自然是信你的,只是不信这国运不昌盛。”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6  18:32:43~2022-06-26  23:58: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繁月  3瓶;蓝梓汐、SYRDAC、5814267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7683/17683765/94276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