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越从美国开始 > 第三十五章见面会1

第三十五章见面会1


到了香港那当然像上北京一样要住在爷爷家里,只是徐志飞心里还是有些抗拒,毕竟自己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徐志飞了。

        车驶进元朗,看着窗外的景物,依稀有点原来徐志飞小时候残存的记忆,快进村了更是有种久违的熟悉感。

        村口,得知已经一年多没见的孙子回来,徐志飞的爷爷奶奶早早的等在村口。

        “爸、妈,”李颖在村口就让司机停了车,车是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司机也是。新华社香港分社一共派了两辆车到罗湖口岸,一辆接周南回分社,另一辆是专门用来送李颖母子的,当然还有个和徐志飞形影不离的欧阳夏雨。

        等徐志飞下车,徐奶奶就一下抱住了孙子左看右看,仿佛生怕那个地方缺了个零件似的。而这却也恰恰让他唤起了原来徐志飞记忆中的亲情,紧张感也就随之而飞了。

        晚上勉强吃下徐爷爷、徐奶奶给他夹到碗里的像个小山包的饭菜,然后又心里暖暖、但又有点无奈的接受了两位老人家事无巨细的关怀,特别是徐奶奶那种不同于李颖的处处透着宠溺的唠叨,更是让徐志飞温暖并痛苦着。直到换上睡衣躺到了床上,徐奶奶才给他掖好被、关上灯、走出房间带上了门。

        隔代亲、隔代亲,古人诚不欺我!——闭上眼,睡前徐志飞如是想。

        ~~~~~~~~~~~~~~~~~~~~~~~~~~~~~~~~~

        第二天,徐志飞从出了自己的房间门起,又被包围在了两位老人家的溺爱之下。但也只是半天,中午吃完饭,徐志飞和李颖还有欧阳夏雨就出了门。今天晚上有一场见面会,这个见面会是徐志飞听了李颖的那句“哪怕弄出世界大战也不是你的责任”之后开始形成的想法。

        他想的这个见面会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记者见面会,而是他想举办一个类似于座谈会但是有不同的见面会,请一些民意代表、媒体记者、还有一些所谓的各方贤达。当然他也知道大人物是肯定不会来的,但同样的媒体方面却会很感兴趣,而正是藉此因由他想让tvb或者亚视或者两者一起直播这次的见面会。至于他们会不会同意现在还没有得到答复。

        其实他知道自己虽然经过穿越后的这一段时间的锻炼,对话水平有些见长,但是面对那些记者肯定会连几岁第一次遗·精都会说出去,所以他不打算再见面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甚至都有可能不回答任何人的提问。他只想在见面会上讲出自己的想法,讲完之后直接走人了事,至于他讲的会不会引发世界大战,那就不是他该关心的了。

        所以在罗湖口岸简单的和李颖沟通过后,就请周南代为安排地点并把消息透漏出去。而周南的效率确实是高,不到傍晚,也就是徐志飞还在对着小山包似的饭菜进攻的时候,香港凡是有头有脸或者消息灵通的人都已经知道了徐志飞要办见面会的事。稍晚些从新华社香港分社得到确认的tvb和亚视也将此作为新闻播了出去,但却没说会不会对见面会进行直播。

        见面会安排在了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新华社香港分社紧急协调而定下的。

        傍晚时分会展中心的一个会议厅里已经密密麻麻的坐满了人,恐怕不少于千八百,这些人有的是公司白领,有的是小商小贩,还有大亨们的助手或者政府的官员,当然更多的是记者。

        虽然经刚刚历过北京的开机仪式,徐志飞刚进门的时候还是被如此众多的人数吓了一跳,但毕竟也算有了经验,还算从容的走到自己位置上。刚坐下来就看到了两侧以及最后头的十多个扛着摄像机的人,而且其中还有老外摄像师。心想看来来的不仅仅只有打过招呼邀请的香港的两家电视台啊。

        ~~~~~~~~~~~~~~~~~~~~~~~~~~~~~~~

        “噗噗噗”学着前世当官的讲话前的样子,敲了敲面前的麦克风,本是因为人们的交头接耳而乱哄哄的会议厅一下安静了下来。

        “呃——欢迎各位来到见面会,谢谢。”

        “嗯——这次见面会来的人很多,其中记者们是最多的,只是我首先要向你们说声抱歉。因为我今天不打算回答你们的提问,更确切的说今天我不会回答任何人的提问。”

        “那么既然不回答问题为什么开见面会?其实就是为了我在北京的开机仪式上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话,这句话又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在座的没有不知道的吧?所以我开这次见面会就是为了想说说我对这些相关事情的想法。”

        “我先说说我为什么会说那句话,就是那句‘再高速发展二三十年’,我不知道那些西方经济学家们是怎么计算的,再说我也不是很懂什么经济学。但是按照我的理解中国——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大陆,要想再高速发展二三十年虽说有困难但绝不会做不到。我甚至都敢断言二十年之内中国的GDP增幅不会低于7%,年平均增幅有可能在8.5%或者8.5%以上。”

        看到下边有的惊讶,有的不屑,有的甚至开始收拾东西走人,徐志飞接着说道:“其实拉动经济对于像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而言说容易就真的非常容易,当然说难也难。那么容易在哪又难在哪?最近我也看过西方一些学者的论述,可是这些论述里面,我觉得这些学者们真的是拉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土面积。东亚其他国家会因为连续20年的重点投资,使得国家的各个行业处于投资饱和状态,或者按那些经济学者们的话说就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达到了增长极限,但是那些都是国土面积不算大的国家,所以20年就很容易达到极限。可是中国不同,中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大,所以要说20年后中国的发展达到极限那也仅仅是东部沿海地区,中国的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还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如果这些地方都想要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的话,我想请问西方的那些经济学者们中国需要多长时间,5年、10年、20年还是30年?”

        徐志飞没有把前世听过的双重转轨理论说出来,只是把中部崛起、开发西部和振兴东北换了一种方式说了出来。前世的这三个大战略,可都是在02年之后提出来的,可都还在努力当中,特别是西部开发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真的能基本完成西部大开发战略。

        ====================================

        太困了,先写到这。

        另:这一段故事结束后,时事问题将会停一段时间,毕竟是娱乐小说。

        以后时事问题也将会少一些,但不会没有,因为有个关于电影的事情,我需要让主角得到很大的影响力才能付诸行动,要不然弄不好主角真的可能“被车祸”。

        ;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7/17083/92401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