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越从美国开始 > 第二十三章潜台词

第二十三章潜台词


“那个自由飞翔还没有成年吧?写出‘生化危机’这样的恐怖小说,他们家的家庭教育不会有问题吧?”

        “嗯,您的猜测是合理的。我认为那些儿童权益保护协会应该履行他们成立协会的宗旨。”

        这一段发生于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的对话徐家人没有听到,也不可能听到。但是这段对话所带来的影响他们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刚开始还仅仅是在一些报刊杂志的犄角旮旯不痛不痒的提一提徐家的家庭教育问题,然后是仿佛在一夜间就形成了媒体大讨论,之后就是数十个儿童权益保护协会之类的组织堵上门进行抗议。当然堵上门的不可能是几十个人甚至更多,毕竟现在徐家住在中产阶级密集的公寓区里,但看到被推选出来的代表递过来的一大摞抗议信也不由得徐家人不变色。特别是李颖,她可是知道在美国一旦被这些所谓的协会缠上了那绝对是非常难办的事情,像这种情况下,弄不好自己和丈夫都得被驱逐。李颖之所以如此悲观是因为她在那一摞抗议信中发现了好几个在美国排名前几位的律师事务所的名字。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就是律师的天堂,律师的世界,就是由律师控制的国度。这话虽然不太正确,但也显出了律师在美国这个金钱国度中的重要程度,试看辛普森杀妻案不也是用600万美元通过律师弄成无罪开释了吗?不过徐家人,特别是徐志飞并不知道辛普森在无罪开释13年后终于被判有罪,要蹲上一辈子牢房。当然按时间来算,辛普森现在还没杀妻呢。

        可是李颖在焦头烂额之余也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些在美国都可以算得上顶尖的律师事务所会和这些权益协会一起给他们递抗议信?这些律师事务所有几个不是唯钱是从,怎么会有兴趣管这些没好处的“闲事”?

        其实别说李颖恐怕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一时间都不会知道这是为什么,李安民打来国际长途的时候也只说了句“这次事儿有点大了。”却没说为什么大了,直到这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才琢磨出来里边的原因。

        要说这里边的原因想看透也不是太难,基督教箴言报的马修·费尔就在几天后看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生化危机”引起反战风潮,反战风潮又带动了退役老兵的抗议,而这些退役老兵是什么人?都是90年参加过海湾战争的人啊。在海湾战争中得到最大利益的就是那些石油企业和武器制造商,现在这些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大兵们需要补偿,怎么办?他们当然可以置若罔闻,毕竟名义上这些大兵是由美国政府、五角大楼派出去的,后事也该由政府和五角大楼去解决。可是现在又牵扯到马上就要进行的总统选举,这些退役大兵以及他们身后的选票将是个庞大的不可忽视的数字,所以无论是以助选金也好还是和五角大楼协商分摊也好,这笔钱很可能都要从这些资本家们的兜里出去。所以这些资本家们心里就有些不太爽了,所以徐家人就倒霉了。

        不过马修·费尔也看出来了,这些资本家们也只是想教训一下徐家人而已,并没有真正驱逐的意思。因为在无罪推定的法律准则下,像这种很难得到证据的家庭教育问题控告成功的可能性简直就是微乎其微,除非徐家人互相指正,或者聘请的律师是个二傻子。这些隐在幕后的美国的真正掌控者们真要想驱逐徐家人那办法有的是,怎么可能选择这种很难打赢的官司呢。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些人为什么会对徐家人网开一面?这一点马修·费尔有些想不通。

        只是这些自己所想到的是决不能见诸报端的,不是说美国是言论自由的国家就可以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些什么就写什么。美国的言论自由也是有着不能逾越的雷区的,而这种雷区不是说人家不让你说出来、写出来,而是等你说完、写完之后你会得到什么样的惊喜。比如收购报纸然后炒了自己,再然后不让人雇用自己,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如同挥挥手一般简单而又随意的事情。

        ---------------------------------------------

        想来李安民可能也猜到了美国的那些顶级权贵们的想法,或者是有人分析出了美国人的想法而告诉了李安民,所以他才给女儿打了那样一通没头没尾的电话。而徐家一家人加上欧阳夏雨接到电话后,虽然没有从电话中得到事情背后的原因,但他们也猜到了李安民打这电话的用意。

        首先,就是纯粹字面上的本意,事大了。对于之前闹出来的动静李安民都没说过闹大了,可这次却说事大了。以此推论就是这次的事比二次暴乱和宗教对峙更大,至少对徐家人能带来的影响比那两次大。

        第二,电话里李安民没说怎么应对,也没提示他们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事看着凶险,其实没太大问题。

        第三,国内帮不上忙。这一点没接到电话的时候四人就已经猜到了。

        除以上三点外还有些原因也是藏在极深处的,对此李安民没有给出提示,在美国的四人也根本不可能猜到。这个原因还是邓首长身边的何志军说给他听的,对于这个原因何志军倒是说了不少,但是归纳起来却只有两个字——利益。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一开始和徐家人关系不错,可为什么再后来徐海荣要拍电影的时候拒绝投资,更在需要找公司出品的时候连片子都不看就给拒绝了?新闻集团布局亚洲的战略在北京碰了个钉子,所以拒绝徐家人不能不说没有一点乱撒气的嫌疑,但是这仅仅是可以忽略不记的原因,真正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绝不相信一个小道具拍的电影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

        新闻集团的拒绝是出于利益,能源企业和武器制造商不驱逐徐家人又何尝不是因为利益?

        或许有人会说在中国大陆能源开采和武器制造是国家控制,而美国又肯定不会把石油和武器卖到中国,这两大类企业能在中国得到什么利益?再者就算能得到利益和不驱逐徐家人有什么关系?

        利益方面就太简单了,美国的那些大企业大都是一个个的家族控制的,而这些家族哪个不是多元化发展,中国又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谁不想进去分上一杯羹。

        至于徐家,能吸引全世界媒体视线的就算是个乞丐,其价值也无比庞大了。而这还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只要他们还能继续活跃在西方并吸引西方媒体的视线就是对中国大陆的非常大的益处了。这一点那些最高层的上位者们是绝对看得通透的。

        如此一来剩下的就不用多说了,事情背后的潜台词已经表露无疑——给你留下一扇窗户了,你北京拿什么回报我?

        ;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7/17083/92401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