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越从美国开始 > 第十章框架问题

第十章框架问题


“哦?”邓首长没想到徐志飞会问出这种问题,也把握不住他说的框架指的到底是什么。

        “就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大体理论,没有详细的框架,更没有制定任何底线?”有没有底线才是徐志飞真正要问的,毕竟凡是新兴理论都处于摸索阶段,只有大体框架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个理论有没有底线,以什么为底线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也是前世徐志飞自己认为的事情。他认为前世改革开放之初之所以那么乱,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层出不穷就是因为没有制定底线的原因。

        “你说的底线是不得跨越一步的雷区?”邓首长稍微有些明悟,但还不是很清晰。

        “是的,邓爷爷。”徐志飞点点头。“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谁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可供借鉴的对象,所以各级政府的官员们都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情况下不犯错、不走错路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些人犯错那是属于摸错了石头踏错了脚,情有可原。可有些人却是故意的或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行差踏错,这样的人就不可饶恕了。”

        听到这里邓首长脸上虽然笑容还在,却已经没有了慈祥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威严。

        “志飞说的很有见地呦,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既定国策,可是这个路怎么走却需要一步步的摸索,而因为所有的党纪国法都是以前制定的,很多都不适用于改革开放政策,甚至有些法规条例还会和改革开放产生矛盾,而改革开放最需要的就是打破保守思想,所以这时候只能靠官员们的自身党性来约束他们自己的行为。因此志飞是不是想说需要再给官员们加上一道或者几道紧箍咒?”

        “是,邓爷爷,这就是我说的框架,我自己感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执行的时候好像就没有框架去规范那些执行者似的。所以······”

        所以什么后边的不用说在座的都知道,只是都很好奇一个15岁的小孩子,从哪看出来的这些问题,又是怎么会想到研究这些问题的。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在座的都有疑问,可这个场合能问出来的就只有邓首长一个人了。

        “嗯——”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至少对于不擅长瞎编的徐志飞来说是这样的,难道说前世就曾经想过这类问题吗,除非脑子秀逗了,可邓首长的问题又不能不答。

        “很难回答还是···”邓首长说着看了看李颖,她还以为这些分析是李颖曾经说过的呢。

        正在苦思怎么回答的徐志飞,突然间听到邓首长的“很难”两个字灵光一闪,想到了93年海南的楼市崩盘。

        “我是在海南的房地产项目中想到这个问题的。”终于找到借口的徐志飞,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海南问题不仅在起点的很多重生类小说中有相关内容,前世他还在网上略微查过相关资料。

        “哦?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邓首长更确信了这是李颖借着徐志飞童言无忌来说中国的经济问题呢,因为李颖之前就是金融时报的洛杉矶分部记者兼编辑,而且还是不少中产阶级的投资顾问,作为世界金融大报的编辑记者看出点问题并不奇怪。

        “我听妈妈说过海南的房地产业状况······”李颖心说我什么时候和你说过这些,可张了张嘴终究没有戳破儿子的谎言。“···说海南的房地产业很乱,有些人甚至都不看地皮就敢买地。而且在二楼一个房间买下一块地皮,下楼进到另一间房就能卖掉地皮转手挣到一倍的钱。还有那些能从政府手里拿到地皮的人听说大多都是···都是······”说到这里徐志飞一下卡住了,因为不敢往下说了。前世虽然在网上骂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甚至一些太·子·党不少回,可那是在网上,骂太·子·党的人那么多,谁会死盯着自己不放啊?可在这里就不同了,第一是听的人是邓首长。第二这里是中南海啊,无形的压力太大了。第三是何志军可不可靠啊,别到时候自己说的话传到那些太·子·党耳朵里,那可就糟糕透了。当然何志军要是靠不住他就不可能呆在邓首长身边了,这其实徐志飞也是知道的,只是起点里边也好还是其他地方对于太·子·党的描述都有些过于黑色性质,所以他还是不敢冒险。

        邓首长也知道徐志飞要说的是些什么人,所以直接接下了话头。“你是说海南的问题就是没有在开放房地产业的同时给他定出框框所导致?”

        “也不完全是,至少各级政府监管不力甚至没有监管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

        “可是志飞啊,你有没有想过,改革开放是要打破以前的条条框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结合中国自身条件,发展自己的同时,给自己打造新的条条框框,可无论是发展还是订立新框架,我们以前都没有经历过也没办法借鉴。所以这就成了不立新框就走不了路或走歪路,而不走路走看看又不懂得怎么立新框。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呦?”看来并不是邓首长不知道这个问题,而是他也很是无奈,所以才会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听邓首长的话这摸石过河,指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改革,还有政策上的改革呀。这时候徐志飞甚至有了将自己真实身份说出来的冲动,不过马上就压下了这种冲动,这可比骂那些权二代危险系数大多了。

        气愤沉重下来也没了继续谈下去的想法,谈话就这么结束了。只是临走徐志飞突然向邓首长提了一个要求。

        “邓爷爷,我能不能在国内做做调研啊。”

        邓首长又看了一眼李颖。“志飞你想调研什么呀?”

        “所有方面。呃——只要不是保密单位就行。”

        “可以,但是以半年为限,半年后你要给我一份调研报告,报告里看到的问题,解决的方式都要详细的写下来。”说这句话的时候邓首长很严肃,也没有看着徐志飞说,而是看着李颖说的。

        李颖也听出了这是邓首长对她的要求,虽然这本身就是一个误会,但李颖知道这个误会不能解释,而且这个报告也必须写出来。

        “邓首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帮志飞用心做调研,用心写报告。”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7/17083/92401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