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极品逍遥王 > 第七十八章 荣光

第七十八章 荣光


逍遥府外,随着杨贤妃一声令下,郭行余、安王李溶带来的人马瞬间走了个干净。[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com]当天下午,被京兆尹陈实查封的书肆也重新开张,被罚没的《白氏文集》也如数送了回来,不过在这之后没多久,市面上便出现了大量的盗版《白氏文集》,李荣光的书籍价格受到冲击,重新回落到一本一金的时代。

        大和八年四月望参,一套《白氏文集》摆上了宣政殿文宗皇帝的龙案上,这一套是李荣光送给郎宁公主李乐君的,郎宁公主回宫后就把这书拿给自己的母亲王德妃看,王德妃仔细读完之后便叮嘱郎宁找个机会将这些书带给文宗皇帝。

        大殿之上,文宗皇帝郑重问起众人对此书的看法。

        李德裕、郑覃、王涯、路随、令狐楚等人都看过这书,抛开本身的价格不说,单说内容,这书的价值的确可作为科举取士的考题。

        文宗皇帝笑呵呵问道:“可知这书是何人所书,又是何人所印?”

        郑覃旋即回复道:“正文是白老侍郎亲笔所写,封面是柳侍书的字,序言是最近几月在国子监任教的清河崔氏当代第一人崔博士所写,至于封底那句则是逍遥王的佳句。”

        尽管郑覃和李德裕不大喜欢现行的科举制度,但不得不说,他们这些古老的门阀贵族在适应了新的科举制度之后同样能出成绩,所以现在抵制的心也淡了,而更关键的是他也知道逍遥王李荣光的价值非同一般,与其让清河崔氏独自占便宜,不如先做点人情投资,反正也不吃亏。

        “逍遥王?你说皇弟李荣光?”文宗皇帝一惊问道,“他能写出这样的好句?”

        文宗皇帝很是欣慰,这种豪情与他的志向不谋而合,他目前正在反复思考李荣光所献的除宦之策,可总觉得没有合适的肱骨之臣可以用,而李荣光这句诗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于是乎,满朝文武皆开始述说这位逍遥王的神奇之处,从他进入国子监到改良印刷术再到印刷《白氏文集》这样的事情一字不落地讲着。

        甚至有人将他在平康坊要赎鱼幼薇的趣事也讲了出来,文宗皇帝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翰林院两位院士说起那日斗诗之事,更是听的文宗皇帝神清气爽。于是,他当即下令将李荣光的“逍遥游”敕封为天下第一书肆。

        当天朝散之后,文宗皇帝兴致未减,带着仪仗护卫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逍遥王府。

        王守澄这两个多月来几乎连紫宸殿都不曾去过,没有人知道他窝在自己的老家中做什么,但对于文宗皇帝来说,这些日子他很开心,开心到看见往日讨厌的宦官朝臣也似乎觉得顺眼不少。

        刘弘毅早就传话仇公武将李荣光从国子监接了回来,康约言越来越少在宫里行走,听说前些天又病了,文宗皇帝恩准他一个长假,回家养病去了。

        文宗皇帝被刘弘毅带着来到逍遥王府的时候,才知道李荣光受赏的宅子早已经破落,为此,他便将李德裕嫉恨上了,发誓一定要找个机会将这个罔顾君命的自大狂贬出宫去。

        李荣光带着所有下人在门口迎接,文宗皇帝一下龙辇便说道:“皇弟,快快请起,朕委屈你了。”

        “不委屈,不委屈。”李荣光跪谢说道,随即起身迎文宗皇帝进了正厅。

        正厅简陋,文宗皇帝越看心里越塞,直接让刘弘毅传诏度支司、内侍省和宣徽院,一方面预支李荣光一年的薪俸,另一方面按照亲王制配齐王府各种设施器物车马人员,同时从宣徽院的贡品库里提出诸多赏赐,光品质上乘的红绡一项就有一千匹。

        李荣光跪地推辞不受,哪知文宗皇帝托起他说道:“皇弟,朕知道你受了委屈,前些天朕的爱妃还在你这胡闹了一场,你也没有放在心上。如今这些绵薄赏赐就当是朕替爱妃赎罪了,那事就算到此为止了哦。”

        李荣光心下一叹,才知文宗皇帝终究不是单纯地信任他,比起一个祸国殃民的杨贤妃,他李荣光的地位确实不值一提。

        李荣光再次跪地拜谢说道:“陛下言重了,荣光诚惶诚恐,贤妃娘娘也是关心陛下,荣光怎敢怪罪贤妃,数天前的事情荣光已经忘记了。”

        “好,这就好。”文宗皇帝大声笑着,又把他搀了起来,他虽贵为天子,却似乎并不格外讲究,径自就在李荣光简陋的榻席上坐下,萧冰赶紧上前斟茶,文宗皇帝看向她的时候似乎愣了一下,好奇问道:“你是仇士良从内侍省选过来的?”

        “回陛下,是刘公公亲自来掖庭局叫走婢子的。”萧冰赶紧跪下回话,李荣光站在一边目光深邃,原来,这些下人还是刘弘毅给他送来的好处,看得出来刘弘毅是尽心尽力了,之前他还以为是文宗皇帝或者仇士良呢。

        不过刘弘毅做这些事竟然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倒似乎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也难怪他被郎宁那疯丫头欺负。

        听到是掖庭局,文宗皇帝一阵沉默,少顷又问道:“不知你进宫前是哪家府上的?”

        萧冰正要回话,文宗皇帝却突然摆手说道:“算了,你下去吧,朕有话要跟逍遥王说。”

        萧冰眼角有些失望,施礼退下。

        文宗皇帝就当方才之事没发生过一样又问李荣光:“朕听闻《白氏文集》是你从白居易那个倔老头那里弄来的?”

        “回陛下,是老侍郎的孙子白崇禧从洛阳带回来的。”

        文宗皇帝旋即细思起来,少顷才想起白崇禧其人,知道他是白行简的亲孙子,也是裴度举荐进入国子监的人。

        “皇弟可曾去过洛阳?”

        “没有。”

        “唉!”文宗皇帝一叹,有些失望。

        “陛下可是要问裴国公的事?”李荣光接着说道。

        “是啊,裴国公不在朝中,朕倍感艰难啊。”文宗皇帝感叹着说道。

        “臣府上有一先生之前在国公爷府上做事,陛下不妨与他谈谈?”

        “有这事?快请,皇弟可真是朕的福星啊。”文宗皇帝满面笑容,仿佛知道裴度的消息就足以让他心宽体胖了。

        当天下午,文宗皇帝与奚乐山促膝长谈了整整一个下午,李荣光自在一边作陪,因此一事,宫里人终于重新认识了李荣光的地位和价值,原来他才是真正的帝王新贵。

        文宗皇帝听说奚乐山在宝善寺做事,离开的时候又传了一道诏敕:重修逍遥王府和宝善寺,所有费用由朝廷承担。

        等这些事情传开之后,李荣光这个名字才真正走上历史的舞台,在那一个个昏暗的晚唐之夜,划出绚丽夺目的荣光。这光不仅划破大唐的天空,也划破回鹘汗国的天空,那蔚蓝的天空下一个倔强的少女笨拙地练着剑术,少女身后站着一位长发掩住半个面目的高挑女人,女人背上背着一个大号滑板,红衣胜血。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3/13579/73383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