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极品逍遥王 > 第四十五章 史无前例的封赏

第四十五章 史无前例的封赏


在柳公权的心里,李荣光即便不是转轮王转世,也该是韩愈转世才对,所以他毫无私心地建议厚赏李荣光。

        只不过柳公权比谁都明白文宗皇帝的性格,若真是获利太多又不为他所用,那结果便是被舍弃,有神策军这样的怪物存在,朝中任何权势都是浮云。

        柳公权的建议让文宗皇帝和诸位大臣一时错愕至极,难以接受,李荣光即便再神秘,再有才,也还是个孩子,现在要如此隆重对待吗?

        倘若如此,怎么睹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凭紫宸殿门口柱子上的几句破诗?

        文宗皇帝虽然惊愕,但也不觉得哪里不妥。李德裕却越想越怒,大声呵斥道:“柳侍书,你这话是不是有点过了?”

        柳公权是朝中的老人了,如今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因为文宗皇帝厚爱,一直留在身边不曾迁转高官要职。他不与朝中俗臣交往,好与文人墨客唱和。此时此刻,他想着也许做不了几年官了,像这样跟皇帝直接推心置腹的机会恐怕也会更少。今日已经得罪了李德裕、王涯等人,他日恐怕连这侍书也做不成了,既如此,索性把心中所想一股脑说出来。

        柳公权伏地拜道:“圣上文治武功自不必说,然而朝中宦官势大、人才凋零却是不争的事实。前宰相宋申锡果真是谋反之人吗?老臣听闻宋相公去年在贬所忧愤而死,圣上真能视而不见?宋相之事令四朝元老裴公心寒隐退,若李荣光果真是救世之才,就一定要重用。”

        “柳公权,李荣光还是个孩子,你想让他进政事堂吗?”李德裕今日里心绪格外烦乱,诸事不顺,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前尘黯淡的结局了。

        “曹冲八岁称象,甘罗十二为使臣,有志不在年高,如今朝廷人才凋零,有青黄不接之嫌,等我等这些老人全死了,圣上还能重用谁?”柳公权继续叩首说道,他与李德裕据理力争,也说得李德裕无言以对。

        “柳侍书多虑了,我朝年年科举取士,天子脚下人才济济,哪会无人堪用?”王涯随即说道,也算是和的一手好泥。

        “取士?且不说取进来的是不是可堪造就之才,单说这个取法,你们觉得问心无愧?大和一年的刘蕡如今在哪里?”一直不说话的令狐楚突然插了一句,竟隐隐有些质问李德裕、王涯、郑覃之流的意思。

        此三人名门望族出身,蒙荫入仕,向来与科举取录的寒门士子不对路,牛李二党如何形成,说白了,这也是原因之一。

        刘蕡太和一年参加“贤良方正”科举考试时,秉笔直书,主张除掉宦官,时任考官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餗等赞赏他的策论,但不敢授以官职。后令狐楚、牛僧孺等镇守地方时,征召为其幕僚从事,授秘书郎。然后来还是因宦官诬害,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如此人才被埋没,柳公权实在觉得可惜。

        文武百官面对宦官威势万马齐喑,甚至投其所好,暗通款曲,平日里大家都不说,自然不觉得脸上无光,但今日偏有一个不顾安危前尘的老顽固讲了出来,所有人能老脸羞红,暗自避过头去。

        李德裕、王涯、路随、郑覃等人无言以对,如今的四千岁之首王守澄可不仅是一个宦官,他还是一个王家人,太原王氏如今败落,其琅琊分支走了一步宦官的险棋,合力维持着昔日的声名。

        从这个角度来讲,李郑王三人并不想与王守澄做对,这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事情。然而,朝中很少有人能明白这些隐秘。

        文宗皇帝轻轻一叹,柳公权所言又何尝不是他所想,可李荣光却也难成为他要大力依靠的左右手,别的人他哪怕不在乎也行,可是郭家,他不能不在乎。

        “老柳啊,你不去做言官亏了,那依你之见,该给李荣光给多大的封赏才好?”文宗皇帝苦笑着说道,以前他总指望王涯能热血一回,学学裴度当年平藩镇的威仪,谁知道他越老越糊涂,越老越胆怯,与路随两人安分守己,连与李德裕据理力争都不做,更遑论王守澄,着实令他失望。

        不得不说有这种指望的文宗皇帝也确实太过年轻了。

        但是今天,文宗皇帝见识了柳公权的刚正和胆识,他很欣慰,他决定以后要更多与柳公权谈谈心。

        柳公权又一次叩首说道:“回圣上,老臣以为封李荣光从一品嗣王爵,可继承光王亲王爵,授勋上柱国,正二品,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赐紫服金鱼袋,至于职事官吗,则是国子监的学生,微臣知道圣上有疑虑,那如此安排就能有个缓冲了。”

        “啪啪啪啪!”

        文宗皇帝拍着手说道:“妙,老柳你这法子果真是妙啊,妙,妙极了。”

        文宗皇帝越说越高兴,心中的石头算是落地了,王守澄如今与郭家走得近,而他又不得不同样依靠郭家。

        文宗皇帝心里装着这些事,如今殿上的人无人能想透此节,本来以为柳公权一味礼遇李荣光会让他与郭家的关系再度恶化,谁知细听之下倒还是可行,如果再做一番粉饰,完全可以麻痹所有人的神经,也能对全天下有个交代了。

        “圣上英明!”柳公权热泪盈眶,高呼道。

        “好了,快起来。”文宗皇帝亲自前来扶他,柳公权诚惶诚恐,哪敢等皇帝来扶,赶紧起来,没想到起身过猛,反倒晕了过去。

        五十多岁的人将近一天不眠不吃,如今又顿首进言,心事拂动之下晕倒也算正常,文宗皇帝深深一叹,嘱托中人将他送往太医署好生医治。

        “方才柳爱卿的建言诸位可有什么补充的?”文宗皇帝一直等到中人抬着柳公权消失在门后这才重新回到龙椅上问道。

        堂下无人进言,众大臣面面相觑,他们都对李荣光没有什么好感,不知从何言起。

        “好了,没什么为难的。”文宗皇帝眉宇中充斥着对李德裕、王涯、路随三人的失望和不满,斩钉截铁地说道:“黑天之劫是朕的无德所致,朕下一份罪己诏堵住朝中异议,然后大赦天下堵住百姓之口,另外赐给李荣光一座宅院,堵住光王府之口,其余就按柳爱卿说的办,你们这就起草诏命去吧。”

        文宗皇帝甩了一下衣袖,冷哼着进入了内殿,紫宸殿众人看着眼前的美食好酒,却无法下咽,恭送文宗之后便苦笑着离开了紫宸殿。

        留在众人心头的唯一欣慰可能就是李荣光虽然备受尊崇,但一个个都是荣誉证书,无实权,无事权,可能也于他们无害了。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3/13579/73383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