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极品逍遥王 > 第十三章 灞桥柳无名

第十三章 灞桥柳无名


柳芽车行里,出了六枚钱买柳芽的怪老头答应给李荣光做副滑板,他在车行里转了几圈,挑了一块厚度适中的枫木,随后向店主要了一间封闭的工坊叮叮咚咚开始制作起来。看书神器wwW.YAnKuAi.COm

        众人本以为这样一件精密而奇特的物品制作起来一定不易,恐怕没有个两三天做不出来,谁知那怪老头只用了约莫盏茶的功夫便提着一个大号的滑板走了出来。

        这次不光是周围之人,就连李荣光也乍舌不已,虫儿没看明白这滑板的精妙之处,只觉得是一件好玩而罕见的东西,但李荣光光凭眼力就能看出它的不俗。

        枫树木做的板面轻重合适,有刻意凿出的摩擦槽,铁铜浇铸金属板桥似乎做过特殊处理,散着幽寒的光泽,一看就牢固之极,唯一令李荣光看不透的是那一对车轮,不知道是用什么木料做出的。

        “敢问先生尊姓大名?”李荣光对着邋遢老头一拜,恭敬问道。

        “老夫名叫奚乐山,贱名不足挂齿,倒是小娃娃你,今后可要多多保重啊。”邋遢老头似有深意地说了句,说完之后再次走回工坊,背对着店主喊道:“给我足够的木料我要做车辋。”

        车辋是马车、轮车等车辆车轮中央的联合部位,容易损坏,是各个车行的必备车件。秦老头顾不得纳闷和震撼,急忙令伙计搬来做车辋的物料。

        谁知奚乐山回头看了一眼李荣光却奇怪说道:“这些木料不够,给我准备更多的。”

        秦老头哭笑不已,眼前的木料已经够做四五个车辋,这不够是什么意思?秦老头不好明说,索性要伙计搬来库房里全部的木料,那木料足以做六百车辋。

        奚乐山对着李荣光挥手告别道:“小娃娃,去吧。”

        不等李荣光回应,奚乐山兀自关了工坊的木门,门内“听听哐哐”此起彼伏,看来外人不能轻易打扰了。

        李荣光辞别店主,抱着可供两人乘行的滑板离开了车市,顺着长乐坡远远朝灞桥走去。

        虫儿对这滑板有抑制不住的好奇,不等李荣光想明白奚乐山的怪异之处便央求他带着她玩滑板,李荣光这才醒觉,轻轻一笑,扶着虫儿在滑板上站好,便熟练的滑行起来。

        滑板曾经是小偷李荣光跑路的必备工具,因为它轻巧、方便、不易追踪。

        沿着长乐坡一路滑行而过,李荣光只觉脚下滑板轻便舒适,速度极快,更令他不可思议的是看似是木头做的滑轮居然弹性十足,无论是上坡还是障碍,均是事半功倍,他对那位名叫奚乐山的邋遢老头佩服之至。

        两人走走停停,玩玩闹闹,正午时分才到灞桥。

        仿佛为了印证灞桥存在的意义,李荣光刚走上灞桥的时候便有一对年轻恋人依依惜别,似乎是男子新授东都洛阳闲官,即将启程,女方无名无分不便跟随。男子再三叮嘱女子说自己在东都安排好一切之后便会差人来接,女子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眼睛,把新折的柳枝递给男子,呜咽着说郎君珍重,切莫忘了奴家。

        虫儿看得眼睛红红的,方才的兴致消减下来,李荣光也顾不上给她说说灞桥的沧桑,拉着她赶紧走过灞桥。

        “幺郎,那女子为啥要给那男子一根柳枝?”虫儿一步一回头,受这场面影响,她想到了自己与李荣光即将分别的事情。

        “我……柳是‘留’的意思。”李荣光默然说道,这种解释说了还不如不说,平添几分伤感。

        李荣光带虫儿来灞桥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让虫儿知道他舍不得她,可此时此刻,反倒第一时间让虫儿意识到了分别的事情,李荣光想好的话便说不出来了。

        虫儿使劲抓着李荣光的手,默默地往桥对面行去。李荣光夹着滑板,也准备说些安慰体贴的话,哪知就在此时桥对面传来一个略带挖苦的声音说道:“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要走便走,要留便留,何苦折了柳枝,湿了锦帕。”

        这话不仅令李荣光一愣,也让那对依依惜别的男女有所收敛,那男子似乎觉得被人轻视,竟故作镇定拂了拂衣袖,当先大步流星而走。

        虫儿的眼中满是凄苦,眼泪直欲夺眶而出,世上的男子果真都是这般无情吗?

        李荣光紧握着虫儿有些颤抖的小手,一边向那位在桥头替人写家书抄文章的少年郎走去,一边用略显稚嫩的口音说道:“既如此,你为何不走?”

        “某自待夕阳西下而走。”那少年眼神中透着倔强与冷晦,倒是明白了李荣光话里的深意,李荣光自是讥笑他空有文人的情怀却无文人的傲骨,而他则表明自己更有文人的坚持罢了。

        “夕阳?”李荣光笑着说道,“夕阳是好,无奈黄昏。”

        少年郎一愣,始觉这话格外的有味道,他想起自己的经历,默默一叹。

        “足下是何意思?”少年郎眼神灼灼地望着李荣光说道,现如今天才辈出,面前这孩子看似年少,也不可否认是京师哪家的神童。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不知道樊南生做到否?”李荣光笑着问道。

        樊南生就是李商隐,大和七年令狐楚调回京师任职,作为幕僚的李商隐辗转于河南与京师之间,入仕无门,家中拮据,不得已在灞桥附近摆个捉笔摊,替人代写家书,抄誊诗文。院长奶奶对李商隐的诗歌比较推崇,受其影响,李荣光也成了铁杆商粉,光从一句“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便推出是他。历史上的李商隐此后三年在王屋山学道,固然影响了其诗风,但对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他来说这三年无疑是最最可惜的三年。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这话是他早年诗歌《韩碑》中的一句,因为与皇家意思相左,传唱并不广泛。李商隐不知道这孩子是如何认出他,但是与当初评述韩碑时的刻苦和志气相比,现在的他也的确颓废了很多。

        “足下竟然识得我,受教了。”

        李商隐说完之后豁然开郎,连捉笔摊也不收,大笑着往京师行去,因果轮转,是非难说,此后的起起伏伏又有谁能说定。

        “李兄要是不要这笔墨纸砚,我可就收了啊。”李荣光在背后喊道,如此一闹,虫儿也转悲为喜,她的幺郎会写诗,说出去该是多么骄傲的事啊。

        大唐不比后世,诗风文风大行其道,连带着笔墨纸砚书籍也贵得可怕。

        “足下若能告知名姓,区区纸笔,何足挂齿。”李商隐穷则穷矣,士子文人的清高还是不减当初。

        “这……”

        李荣光第一次露出了无奈之情。

        “义山冒昧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李商隐以为李荣光有难处,兀自笑着解围,扬长而去。

        李荣光想当然地把自己叫李荣光,虫儿也从来没说过他叫什么名字,真被人问起的时候,他竟无言以对。

        院长老奶奶再文青,再感性,再艺术范,也不曾说过光王有个儿子,被逐出了王府……xh118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3/13579/73382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