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彻语人生 > 第127章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

第127章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


心之所向,性之所行,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心性就在哪里。心善气自清,心恶气自浊,一个人的气质,清楚地写在脸上。心善即向道,心恶是背道,一向一背,人生的际遇也大自不同。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俗话讲红尘炼心,入世即修炼,身在红尘而不迷恋红尘,心在世间而不沉沦世间,如此才能超凡脱俗。事实上,真正的修行是红尘修炼,出世入世都在世间,只是心态不同。唯有在生活中、在创功立业中、在服务社会中,去磨炼心性、去提高智慧、去净化心灵、去改变思想,才算是真正的修行!躲在深山里、躲在寺庙里、躲在道观里,一味地念经参道,又能悟出些什么呢?没有生活就没有现实,没有经历就没有成长,没有磨难就没有成熟,没有凡心就没有道心,没有人生就没有真理,没有红尘就没有净土!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内心清静,在哪都是净土;内心痛苦,在哪都是地狱。心态变了一切都变,思想变了一切都变。有的人觉得什么都好,千辛万苦想去,在他的观念中,我们这边是人间最黑暗的地方,结果到了,却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这种外在的比较,本身就是愚蠢,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心灵更加扭曲。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改变思想、改变内心去适应环境。执意地逃避现状叫做我执,只要有着逃离的心,就永远没有办法真正出世或入世。不能入世,何谈出世?不能出世,何谈入世?心态不改变,仍然抱着固有的思想,既出不了世,也入不了世!只要存在我执,出世入世就会傻傻分不清,但是真正拥有了良好的心态,就不用去分辨什么是出世、什么是入世,时时刻刻都能在大清净、大自在当中,如此一来,极乐世界也就在我们的心中!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出世是转变思想,净化心灵,修身养性,并不需要放弃家庭、放弃生活、放弃世间的一切。我们要在出世的途中积极地入世,把悟到的真理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改变我们的心态和观念,用一颗超然物外的心来处世,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业,承担好在世间的角色,人生将因此而春暖花开、阳光遍地!

人字两笔,  一笔顺天,一笔法地。顺天是顺应天道,顺应客观规律、社会规律、时代规律;法地是依道而行,效法自然,效法社会,效法时代。人生两步,一步出世,一步入世!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出世即脱离世俗,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红尘,以更理想的心态来生活。我们应该鼓励有更高思想境界的人存在,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中流砥柱,建立了人们的正确信仰。我们也应该努力成为其中的一员,一旦我们拥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便能够超然于物外,获得解脱,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和谐,从而离苦得乐。世俗之人为小利、为小名、为那些七情六欲而劳费其心,终日操劳不休,身心俱疲,却享受不到生命真正的乐趣。出世便意味着淡定,看世界、过生活,都怀着一颗淡定的心。诸如生气、发怒、嫉妒、仇恨之类的情绪,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心神不宁。而出世的人,则有着一颗难得的平常心,面对任何事都能风淡云轻!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心不为红尘万物所迷,即为出世;努力在尘世建功立业,即为入世。出世是悟道,入世是行道,只有知行合一,方为证道。出世是看空所有,入世是获得所有,只有“空”中求“有”、“有”中求“空”,才能建立健全的三观。出世是身在物外,入世是身在物内,只有内外兼顾,才能真正逍遥自在。人生,首在修心,次为见性,再者明志,然后践行。当不离入世,不废出世。其实,出世入世是对立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当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在修心,入世在见性;出世在明志,入世在践行;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当以道心出世,以儒心入世;当以佛心出世,以善心入世;当以无我之心出世,以有我之心入世。当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当以入世之作为,补出世之精神!

出世的人,说白了就是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人,这种力量来自于对自已、对人生、对世界清醒的认识。历史上大凡有作为的人,一般都是出世的人,所谓的世外高人,说的就是他们!一般人无法驾驭自己的心,无法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自然地,一旦心累了,身也会累,事实上心累更比身累!许多人都只是被动地活着,为了一张嘴、一套房、一个孩子而劳累一生,并不明白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出世的人,往往更容易收获成功。思想决定心灵,心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伟大的精神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出世当超脱,入世当平和,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人的思想!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总感到鸭梨山大,很多时候,我们总想逃避这个去追求那个,或者逃离这个城市,去躲避某些人或事。城市太喧嚣,世人太市侩,人情太淡薄,世态太炎凉,仿佛只有远离这一切,才能寻得一片安宁。但正好相反,妨碍我们的不是这些事,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情,如果不能转变自己的思想,那么在任何地方都会心无所依。与其离群索居,不如学会内在的独居。只要内心安定,在哪都是一片净土;只要内心欢喜,在哪者是世外桃源。古之圣人之所以为圣,不是因为他逍遥自在、超然物外,而是他已混同万物,和光同尘,出世和入世在他身上已完美合一!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出世和入世,两者并非紧张的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可以协调统一越来。出世,就是不食人间烟火、“躲进小楼成一统”吗?入世,就是汲汲于功名富贵、活得庸俗卑琐吗?答案是否定的,出世和入世不是身在何处的区别,而是精神与心灵皈依何处。出世,精神游离于世外,心灵不囚于红尘;入世,精神融合于世内,心灵潜在于红尘。出世,完美自已的精神乐园,打造自己的心灵净土;入世,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出世在一心,入世也在一心,出世入世只在一念之间。并非隐居在深山老林中,才算出世,身居繁华都市,只要内心安定,一样可以“心远地自偏”。并非身居高位,才能为国尽心竭力,只要有那颗心,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心有桃源,则为出世;心有红尘,则为入世。出世和入世,只是心态不同而已!

出世当超脱,入世宜平和。人生,只有既出得了世,又入得了世,才能完美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0548/10548123/570720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