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荒境传说——落月之子 > 第29章 说修行 释修行

第29章 说修行 释修行


熹微晨光将天空染成鱼肚白,安生从他深沉的梦中醒来。

        安生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孔,又确认了自己的四肢,如释重负的吐了口气。昨夜的梦境太过于真实,如一张巨大的黑幕,遮在他的心尖之上。

        他的眼珠儿骨碌碌的转了一圈,打量着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院子。这里的环境摆设与三法寺相似,只是一切显得井井有条。显是经常有人打理。

        院子的矮墙坍圮了多处,看上去有些凄惨。但从坍圮处的痕迹看起来,应当是被新撞塌的。

        安生依稀记得,昏迷之前,他曾在这里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长着尾巴的女人,比如巨大的山羊之类。

        于是,他有些担忧,担忧自己是不是真的从奇怪的世界中出来了。

        这个时候,他终于看到在他身边守了一夜的老和尚,神色有些激动的说道:“大师傅,可算是见到你了。”

        老和尚淡淡的说道:“现在还要喊什么大师傅吗?”

        安生微微一怔,绕了绕脑袋,醒悟过来,严肃的说道:“师父在上,受小子一拜。”言罢,安生双膝跪于地上,挺着腰杆。左手手掌贴着地面,右手手掌贴着左手,额头缓缓磕在手背上。行了一个帝国最庄重的大礼。

        老和尚乐呵呵的看着安生的一举一动,枯守寒寺三十载,终是等到了宿命轮回中的这个人。

        安生抬起头,同样憨憨的笑了起来,“师父,我现在可以修行了吗?”

        “你现在已在修行了。”

        安生不解其意,问道:“师父,虽说和尚都爱打机锋,而你恰好是个老和尚。可徒弟我是个俗人,可听不懂这些机锋。您能不能说的明白些?”

        “哪个打机锋了?哪个打机锋了?”老和尚抬手在安生的头顶敲了一记,有些恼火的说道:“我说你已在修行,就是已经在修行。这都听不明白吗?”

        安生捂着头顶肿起的大包,他方才见到老和尚动手,本能想躲,却不知为何竟是动也不能动。但他此时心神沉浸在老和尚的话中,有些忘记头上火辣辣的疼。

        他傻傻的笑着,问道:“您是说,我已经学会修行了?”

        “修行一事,乃世界最深奥的学问。谁敢说自己学会修行?不过,你确实已经在路上。”

        安生深吸了口气,平复激荡的心神,继续问道:“那么什么是修行?”

        “你这个问题虽不像前几个问题那般白痴,只是过分刁钻了些。”老和尚略作思索,说道:“方才同你说过,修行实乃世间第一复杂之事。既然,没有人能够完全明白什么是修行。那么,你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

        “天地万物,以息相吹。这里的息,便是天地元气。自荒神开天辟地,创造世间万物。这些天地元气,便存在于世间。依我来看,修行就是讲这些游散于天地之间的元气,转化为自己的灵气的过程。”

        “这个说法到时简单易懂。只是如此说来,修行的过程岂不是就好像强盗抢劫一般。将天地元气劫掠过来,贮藏在自己的身体之中。”安生蹙眉问道。

        老和尚面色复杂,答道“正是如此。我辈修行中人,皆是逆天而修。也因此,修行人往往最敬畏天意。”

        逆天而修与敬畏天意,看似相互矛盾。安生却从中读出其间的无奈。安生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前贤,在一条崎岖坎坷的道路上,艰苦的摸索前行。这条道路并不好走,途中遍布荆棘陷阱,一步行差踏错,就会跌落到无尽深渊之中。

        不计其数的人,前赴后继的行于这条道路之上。这条道路不断吞噬者旅人的生命。但是更多的人,加入到探索之中。

        渐渐的,人们终于踏出一段相对平坦的路。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

        这段路相对于漫长的道路本身,还是太过短小。只是有了这么一段路,后来人终于可以更快的走向那些还没有被现的前方。

        这些人走向前方,或者死去,或者消失,但终究有一个两个探到正确的方向。

        安生苦思许久又问道:“修行既然是逆天而行,最早的人是如何开始修行的?”

        老和尚摩挲着眉毛,说道:“很久很久之前,人族是不能修行的。那时候的人族,过得甚是凄惨。人族没有虎豹的度,没有熊狮的力量,没有羊鹿的机敏。兢兢战战的存活在天地之间,只能沦为猛兽凶禽腹中的血食。”

        “白龙上神怜悯人族的悲哀。赐人族以修行。从此,人族的日子相对好过了一些。”

        “白龙的赐福并不是绝对的。不是所有人族都能修行。相对人族的人口基数,修行者的数量还是少的有些可怜。为了让修行法门能够一代一代继承下去,那些前辈修行者,从各个部族挑选拥有天赋的孩童,自小培养,以期能够薪火相传。于是,就有了宗派。”

        “自人族能够修行开始,直到如今,已有数十万年之久。这些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不知多少修行宗门,也不知多少修行宗门湮灭,被历史所掩埋。”

        “那么,佛宗呢?”安生问道。

        “佛宗的思想由来已久。佛宗的创建却是在五千年以前。”

        “五千年前,最初之佛,晓阴阳之事,悟死生之理。他收集整理了过往年间,佛宗的各种思想,成就他一家之言。这才有了佛宗。”

        “在此之前,佛宗的修行者,都是些于乡野间苦修的比丘尼,凄惨孤苦,如孤魂野鬼。在此之后,方才有了正统的传承。”

        “为了感念他的恩德,佛宗奉其为最早之佛。”

        这段话的信息含量有些大。安生吞咽着口水,现自己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于是,他出自己的质疑:“您的意思是,佛祖曾今也是一个修行者,也曾生活在这片大6之上。”

        老和尚理所当然的答道:“佛祖自然也是人修过来的。他不生活在大6之上。难道还要活在天上?”

        “那可是佛祖,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怎么可能会是个修行者?”安生还是难以理解。

        老和尚抬手又敲了他一记:“佛祖不是个修行者。难道他是怪物吗?”

        安生捂着肿的小山似的头皮,乖乖的蹲下,继续问道:“好吧。这个问题先略过。继续下一个问题。”

        老和尚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世间如此的修行者,如何来区分他们的强弱?”安生问道。

        “一般而言,我们通过境界来区别修行的深浅。修行一共分五种境界。”

        “最初之境称为明心。此境界的修行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感觉到天地元气存在的痕迹。明心境就像是修行的门票。能够明心的人,便拥有修行的资格。修行者的数量之所以如此之少,就是因为能够明心之人,着实太少。”

        “第二个境界称为阴阳。日者阳也,月者阴也。日升月落,阴阳流转。修行人通过特殊的法门,将天地元气吸收进自己的身体内,通过一系列的循环,转化成自己的灵力。这个过程与阴阳流转相似。一次天地元气的循环,便是一次阴阳转换。”

        “此一境界的修行者,开始拥有自己调配的灵力,并以此施展神通道术。这一境界也被称为实境。只有到这个境界,才算是真正意义的修行者。”

        “第三个境界称为星象。修行者通过日夜引纳天地元气,使得灵慧魄中的灵力不断积累。当量变引质变的时候,便是阴阳进入星象。星象境可以说是阴阳境的增强。”

        “进入星象境界之后,修行者对于天地元气的流动变得更加敏感。天赋好一些的修行者甚至开始明白一些天地之间的至理。这种感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境界的修行者已经算得上是世间少有的高手了。”

        “你询问修行者的强弱之分。很多时候,境界相差仿佛的修行者,孰强孰弱,就在于这种感悟的深浅。”

        “第四种境界称为不灭。此间的不灭,非身不灭,乃神不灭。这一境界的修行者,他的神慧魄在经年累月的修行过程中,被磨砺的无比强韧。这种强韧无比的神慧魄,也可以称为元神。”

        “元神修成之时,修行者已经开始越肉体的生死。修行者的元神是可以脱离肉体独自成活的存在。只是这种元神离体的状态,非常凶险。元神无法离开肉体太久。”

        “第五种境界称为通神。通神之境也被称为神通之境。这一境界若是修道最高深处,念起之时,可令天地变色,可使江河倒流。”

        “你不必如此看着我。很多年前,我确实已经修到了通神上境。可惜,从此之后,便止步难前。至于传说中,那些移山倒海的大神通,我怕是这辈子也难修成了。”

        (本章完)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05/105890/4795235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